【四川书画·唐林说】乐山、雅安:处在南丝绸之路上的书画名城

[娱乐] 时间:2024-04-29 15:54:1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40次

原标题:【四川书画·唐林说】乐山、川书处南雅安:处在南丝绸之路上的画唐书画名城

川网传媒·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2日讯(记者 何佳欣)“四川乐山和雅安是两座历史悠久的文化之城,是林说乐山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近日,雅安美术史学者唐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丝绸上的书画

乐山,名城处在南丝绸之路、川书处南长江经济带交汇点,画唐是林说乐山成渝城市群规划建设的成都平原中心城市之一。乐山有人类活动的雅安历史可追溯至石器时代,境内留存着上万座汉崖墓,丝绸上的书画特别是名城麻浩崖墓内的石刻浮雕和壁画,极为珍贵。川书处南

处在南方丝绸之路必经之路上的画唐雅安同样历史悠久,境内有人类活动的林说乐山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其中“富林文化”是我国旧石器文化的典型代表。公元前316年秦并巴蜀,置严道(治所在今荥经),这是雅安最早的建置。

“两座城市在书画方面,均可追溯至汉代。”唐林说道,乐山崖墓题刻在我国书界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乐山崖墓书法系统”,独树一帜。乐山崖墓的汉代画像石,如《荆柯剌秦》,是汉代的重要美术作品。宋末元初有乐山井研县人牟巘,与元代书法大家赵孟頫合作颇多,赵孟頫所书的许多碑刻都由牟巘撰文。牟巘长子牟应龙,与赵孟頫、钱选等大家并称“吴兴八俊”,是著名的中国书法史上里程碑式的经典巨制《瑞鹤诗》的题跋书家之一。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夹江年画是四川著名年画之一。现代,来自乐山的一代文豪郭沫若,其书法闻名全国,被书法界称为“郭体”。他的《领袖颂》书法列入中国100书法名作之一。此外,乐山还产生了在中国颇有影响力的地方性绘画流派“嘉州画派”,有如李琼久、李道熙等一批著名画家。

唐林谈道,雅安的书画历史同样悠久,汉代雅安荥经的《何君阁道碑》为“汉隶之首”,芦山县《巴郡太守樊敏碑》是东汉时期碑刻书艺代表作,雅安芦山有汉代画像石棺《王晖石棺画像》等,这些汉代的书画作品闻名天下。而近代,雅安名山有“尊经四杰”吴之英,是成都人民公园“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的书写者之一。

如今,乐山、雅安两地的书画家人才辈出,如余龙、李开能、黄仲新、何兆明、戴雨椎、周德华、张亨山、彭家敏、代大权、王堂兵等,引领着两地书画新潮。

唐林谈书画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淞南小隐图》:乐山人留传下来最早的纸质绘画作品

杨基,为蜀之嘉州(今四川乐山)人,是元末明初的著名诗人、画家,以诗著称,亦兼工书法、绘画,尤善山水竹石,“能诗,亦善山水竹石”。善写墨竹,得文同、苏轼之法,为明初画竹名手。

“杨基《淞南小隐图》是迄今为止乐山人留传下来最早的纸质绘画作品。”唐林介绍道,本幅取平远构图,山石树屋呈S型展开,近为坡坨,中为树木掩映的二层茅舍,远为峰峦。松树远山茅屋中有一人盘膝而坐。画上有明初大画家王绂(1362—1416)题诗:“层层楼观当湖曲,瑟瑟松风生夏寒。最好玉蟾波面出,此时谁供倚栏干。洪武廿五年夏五月题淞南小隐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何君尊楗阁刻石》:东汉隶书之冠

《何君尊楗阁刻石》铭刻于雅安市荥经县古栈道首段左侧石壁上,下临荥江,刻石镌于高约 350厘米,宽约150厘米的页岩自然断面上,上面岩石呈伞状向前伸出约2米,形如屋顶,有效地保护了刻石免遭日晒雨淋。刻石四周随字体变化凿成一不规则梯形,全文共52字,阴刻,凡七行,随字形简繁,任意结体,行八字、七字、六字、九字不等。字迹清晰完整,最大字径宽9厘米,高约13厘米。

“此刻石书法风格极具早期汉隶典型特征,结体宽博,横平竖直,波磔不显,古朴率直,中锋用笔,以篆作隶,变圆为方,削繁就简,反映了由篆及隶的演变过程,总体上,保留了西汉隶书无波势和简朴的特点,同时开始了东汉隶书的萌芽,是由篆向隶演变过程中的中间字体。”唐林点评道。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巴郡太守樊敏碑》:在汉隶中当属大器之作

“东汉末年,碑刻书迹宏富,气象万千。《巴郡太守樊敏碑》作为方正古朴一路的代表作之一,历来受到金石学家们的推崇,成为传世汉隶名碑。”唐林介绍道,传此碑书写者为东汉末雕塑家刘盛。他的石刻艺术雄浑大气,粗犷生动,神形兼备,构思独到,尽展汉代精湛的工艺技巧。

《巴郡太守樊敏碑》,又称《樊敏碑》,位于雅安芦山县沫东乡石马坝。刻于东汉献帝建安十年(205)。碑嵌峙于巨石龟背上。碑首中稍偏右镌 “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12字,为大篆体,字迹清晰完整,碑身刻汉隶八分书,22行,行9字,全文共计558字。

《巴郡太守樊敏碑》碑文内容记叙樊敏家族世系源流、东汉时代动乱情况和四川地方史事,还记录了樊敏与古代少数民族青衣羌、哀牢夷的密切关系,是上古史、民族史、地方史等方面研究的重要实物例证。碑阴一段镌刻文字为北宋芦山县令丘常的书跋,记叙他发现和扶植樊敏碑经过;碑阴下段镌刻为南宋县令程勤书跋,仍为记叙其发现和扶植樊敏碑经过。

“《巴郡太守樊敏碑》立于荒僻山间,保留着一种古朴天真的山林野趣。结体化规范,横扁为方纵。点画尽量缩短长波雁尾,用笔饱含篆意,并多以圆转代方折,颇有楷书笔意。碑文书艺精湛,与著名的《郙阁颂》风格相近,皆以肥胜,以拙胜,笔画短而丰满,妙处在于形短而气长,空灵逸宕,布置巧妙,错综变化,字体厚重华茂,形拙而神巧,整篇文字布白绵密,颇有气势,在汉隶中当属大器之作。”唐林说道。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启门图》:西蜀由来多名工,芦山僻地竟尔雄

“‘启门’是中国墓葬艺术中的一个常见图像,表现的是人类希望打开一扇现实世界和神话世界之间对话之门的意境。”唐林谈到,“启门”题材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当数现藏雅安市芦山县博物馆的王晖石棺。

“王晖石棺是四川出土较早的石棺,被中国美术史列为‘汉代重要的美术作品’,图像非常精美。”唐林介绍道,1942年秋,王晖石棺发现于芦山县沫东乡石羊上村。石棺红砂岩制,盖首和四壁分刻图像5幅,是一组突出驱鬼镇墓与升仙的组合画面。前和刻双门,左门紧闭,门上刻墓志汉隶35字;右门半掩半开,门缝中有一仙童站立。仙童头挽发髻,面目清秀,神态严肃,着衣,衣下露足,右半身露于门外,右手抚门,依门伫立,好像在迎候主人的归来,神情悠然而专注,表现出一种地下人间的悠悠相通之情。门上盖首刻饕饕含环图像,盖上刻六条弧底的渠沟。身有背鳍和腹鳞之虬龙,右壁刻一虎头龙身,肩有双翘,身有环节和腹鳞之螭虎。二兽皆曲身扬爪,作凌空腾飞之状;后和刻一蛇缠龟身,两尾相交,两首欲吻之玄武图像。

“画像石棺是绘画与雕刻相结合的产物,其手法独特,技艺精湛,内容丰富,已达到较完美的艺术境地。”唐林说道。

系列稿件:

【四川书画·唐林说】千载诗书城眉山:以盛产各类文化与文化名人声名远播

【四川书画·唐林说】千载回望古绵州:李白、文同、欧阳修……为世人留下珍贵遗迹

【四川书画·唐林说】德阳书画传统深厚 涌现出众多大师和杰出作品

【四川书画·唐林说】“两杯酒”撑起宜宾泸州经济“半边天” 书画文化同样源远流长

【四川书画·唐林说】南充、广元:自古崇文尚学 颜真卿、武则天等曾留珍贵墨迹

【四川书画·唐林说】“大千故里”内江、“千年盐都”自贡:人文相亲 书画成就引人注目

【四川书画·唐林说】“中国书法之乡”遂宁、“三贤故里”资阳:翰墨飘香 画韵悠长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四川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327203。(何佳欣)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