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岭故事回响不绝 见证中美民间友好交流

[知识] 时间:2024-04-29 21:55:1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48次

    87岁的鼓岭故事美国人蒲光珠在孙女的搀扶下,穿过儿时记忆里的回响老街旧巷,鼓岭邮局依旧在山林环抱间。不绝蒲光珠在明信片上亲手加盖邮戳,见证交流郑重地投进邮筒并动情地说:“这是中美我重回鼓岭的珍贵礼物。”

    

    6月28日,民间出席“鼓岭之友”座谈会的友好中美各界人士在鼓岭共同植树留念。 记者 魏培全 摄

    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鼓岭故事“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28日在福州举行,包括蒲光珠在内的回响中美各界人士出席论坛,他们中有曾在鼓岭旅居过的不绝部分“鼓岭之友”,来此重温跨越百年的见证交流鼓岭故事。

    鼓岭,中美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郊鼓山之北,民间20世纪初曾是友好旅居福州的外国人的避暑之地。许多像蒲光珠一样的鼓岭故事外侨儿童在这里度过了童年。

    蒲光珠1936年出生在福建,她的父亲蒲天寿曾在福州协和医院担任院长。每年夏天,蒲光珠姐弟四人都会跟随父母到鼓岭度假,直到她12岁时全家返美。

    已是白发苍苍的蒲光珠仍记得儿时在石厝木楼比邻的街巷,和村子里的伙伴嬉闹玩耍的时光。“我们在这里有很多朋友,住在带门廊的房子里,可以俯视云雾缭绕的山谷,美得像天堂一样。”她说。

    

    6月28日,嘉宾在2023“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上。 记者 姜克红 摄

    72岁的美国人穆言灵是鼓岭旅游文化研究协会高级顾问兼首席研究员,她的公公穆霭仁20世纪40年代来到福州,曾在鼓岭生活多年,她的丈夫也在福州出生。

    近年来,穆言灵坚持发掘整理与鼓岭故事相关的文字和口述资料、图片、实物,已超过1000余件,还与中国学者合作,将这些珍贵资料整理成数字档案。

    穆言灵说,一些“鼓岭之友”的家族在福建生活多年,他们对中国有着深沉的爱。她的公公穆蔼仁部分骨灰撒在闽江。常年在闽北乡村行医的福益华医生在鼓岭结识了妻子并度过新婚时光,他留下了“我热爱中国人民”的遗言。曾在鼓岭生活过16年的柏龄威家族后人林恩,拍摄的照片对复原鼓岭当年风貌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穆言灵最喜欢鼓岭邮局旁边的一口古井,古井石基上刻着“外国本地公众水井”。据她回忆,当时本地居民与居住在鼓岭的外国人共饮这口井水。

    “鼓岭的历史告诉我们: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建立友好情谊并代代相传,我们都是这份遗产的继承者。”她说。

    近年来,鼓岭故事逐渐传播开去,激荡起更多回响。“这是我第一次听到鼓岭故事,感到很震撼并且深受感动。”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就读的美国留学生伯兰德·伊莉斯说,鼓岭是中西方文化相互交融、和谐共生的典型样本,希望为美中两国民间交流尽一份力。

    “美中两国友好交往的基础在人民,尤其是年轻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艾奥瓦州友好委员会董事会成员、萨克米(美国)公司总裁卢卡·贝隆认为,美中两国人民的友谊、民间往来交流对促进合作有着积极影响。“我们需要面对面地交流,这更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林松添在论坛上表示,100多年前,“鼓岭之友”的祖辈们来到中国,积极帮助当地人民改善民生、发展教育,当地人民也把他们当作客人和朋友,为他们在当地安居生活提供支持,留下了许多佳话。

    “中美两国人民尽管存在诸多不同,但只要双方相互尊重、守望相助、互学互鉴、珍惜彼此友谊,双方完全可以和平、和谐、和睦共处,而且可以继续友好下去。”他说。

    “互帮互助的精神改变了鼓岭。”在穆言灵看来,鼓岭承载的是“和平、友谊、爱、理解、尊重”的可贵精神,“只要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就能建立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记者李慧颖、宓盈婷)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