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公安局:经侦“核潜艇” 有“颜”更有智

[探索] 时间:2024-04-28 20:07:3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78次

    苏志超和同事热情接待群众。核潜艇记者 唐光峰 摄

    长着一张娃娃脸、厦门浓眉大眼的安局他,是经侦同事们公认的“警营帅哥”。有“颜”更有智的有颜他,工作起来既像“法医解剖”一样精细,核潜艇还能让数据“说话”。厦门他不急不躁有耐心,安局层层深入,经侦妥善办好百亿元涉税案。有颜他勤奋好学,核潜艇每办一起案件就“解锁”一个领域的厦门知识和技能,还利用工作间隙学习,安局通过一次考试就取得了法律职业资格。经侦他有情又有理,有颜与犯罪嫌疑人推心置腹谈心,教育感化嫌疑人如实交代。他就像一艘“核潜艇”,能在经济犯罪的“数据海”中潜行,精准狙击违法犯罪……他就是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第一大队二中队指导员苏志超。

    900万条数据“说话”

    12个犯罪团伙“现形”

    经济犯罪最大的特点是数据量大,而在茫茫“数据海”中潜行,找出犯罪证据,就是苏志超的工作。他能像“法医解剖”一样精细地对数据进行剖析,让数据“说话”,达到“自述罪证”的效果。

    今年4月,省公安厅组织了一场“反洗钱数据穿透”比武,考题是从900万条数据中挖掘犯罪线索,线索多质量高者胜,这也是省公安厅首次以这样的形式进行比武。分析数据,人脑比不上电脑,于是苏志超在考题下发的当天,就连夜搭建了两个数据分析模型,还分别起了名字,叫“云锋”和“猎手”。模型筛查出2000多个可疑账户,苏志超逐一分析,历经3个月时间,最终锁定了12个“地下钱庄洗钱”犯罪团伙。但苏志超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发起集群战役,“落地”抓捕犯罪团伙成员。

    提交比武答卷时,107页、3万余字的研判报告体现了苏志超的工作成效。他还代表支队到省公安厅作汇报展示,最终凭借扎实的成效和稳健的台风,为厦门赢得团体一等奖。

    7年坚持不懈

    终破百亿涉税案

    要处理的数据多、卷宗多、办案耗时久,是侦办经济犯罪的重要特点。有一起涉案百亿元的部督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苏志超用了7年时间侦办,这也是他工作以来用时最长的案件了。

    据介绍,这起案件线索少、案情复杂,主要证据均在外地,需驻扎外地开展调查取证。苏志超每次一去就是1个月,从资金数据分析入手,展开多轮次资金查询工作,在数百万条交易数据中迅速摸清涉案资金走向,在证实受票企业购买黄金业务虚假性的同时,也为锁定犯罪嫌疑人身份提供了重要线索。在此基础上,警方一举抓获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造成国家税收损失10亿元的犯罪团伙成员12人。

    但嫌疑人到案后,拒不交代犯罪事实。苏志超便以超乎常人的细致和耐心,在数百GB的数据、聊天记录中,寻找指证嫌疑人犯罪的有效证据。最终,主要犯罪嫌疑人以“零口供”移送审查起诉,被判处无期徒刑。

    

    苏志超(右二)与同事探讨案情。

    11年写了25本笔记

    侦办案件全部有记录

    “要找店铺隐蔽,还要与店员打招呼……”苏志超笑道,这是11年前,他刚入警时写在笔记本上的,现在回想起来,感觉“有些幼稚可笑”。苏志超有记笔记的习惯,11年来,所有他侦办的案件全部有记录。

    苏志超依然记得,他入警的第一天,就被拉着一起去抓捕卖假药的嫌疑人。当时他既紧张又兴奋,满脑子都是电影里追捕罪犯的画面。他模仿电影里警察的样子,找店铺隐蔽侦查。最终,老民警顺利将嫌疑人抓获,而他回去后就记下了这些经历。11年来,苏志超写满了25本笔记本,现在他还偶尔会翻看,除了找一些青涩的回忆,也希望找到对办案有启发的东西。

    用“碎片时间”来学习

    一次“拿下”法律职业资格

    经济犯罪种类繁多,苏志超入警11年来,侦办过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非法经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伪造货币、出售假币、合同诈骗、伪造印章、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职务侵占、骗购外汇等30多种100余起案件,涉及黄金、税务、土地、金融、知识产权、烟草、海关、外汇等多个领域。而每办一起案件,他就“解锁”一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还学会不少“行话”,如假币的“红货”“绿货”等。

    作为侦查员,要有深厚的法律功底,苏志超通过“以考促学”,不断提升自身法律知识水平。平时工作任务重、加班多,他就利用午休、下班等“碎片时间”学习。付出总有回报,苏志超仅参加一次考试,就顺利取得了法律职业资格。

    特写

    审讯诀窍竟是“留胡须”

    浓眉大眼、娃娃脸,苏志超的“年轻帅气”让人羡慕,他却摇摇头说,对警察来说,“脸太嫩”在审讯工作上“会有一些吃亏”。因为审讯时,狡猾的犯罪嫌疑人本就会想方设法“避重就轻”,再看到审讯民警“年轻、没有经验”,还以为民警“好对付”,失去敬畏之心,从而让审讯工作变得不太顺利。对此,苏志超的诀窍就是“留胡须”,每次审讯前的几天,他都不刮胡须,让自己“多些沧桑感”,使审讯对象不敢轻视自己。

    苏志超说,虽然每次在抓捕现场初审时,他就能了解嫌疑人的性格、想到审讯方法,但审讯前他依然会做足“功课”,“这样后续审讯就会事半功倍。”

    个人名片

    

    苏志超。记者 唐光峰 摄

    苏志超

    男,汉族,中共党员,1989年10月生,毕业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经济犯罪侦查系,2012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厦门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第一大队二中队指导员。荣获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5次、厦门市公安局爱民敬业先进个人2次、厦门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2次;获全国打击假币犯罪成绩突出个人、全省公安机关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成绩突出个人等荣誉;入选“福建省公安经侦专家人才库”。

    (晨报记者 张玲玲)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