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整村搬迁安置,改造水库移民村庄危房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推动乡村振兴

[百科] 时间:2024-04-30 05:40:4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59次

原标题:东方整村搬迁安置,东方改造水库移民村庄危房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整村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东方市美丽乡村后壁村。搬迁

风情靓丽的安置房屋并排而建,水泥路面干净整洁,改造主干道旁的水库椰子树摇曳生姿,村民围坐屋前自在交谈……这是移民近日笔者在东方市大田镇报英村看到的场景。

近3年来,村庄产业全省水库移民村最多的危房东方市,共投入5680.44万元推动水库移民村庄美丽家园建设,扶持让这些搬出库区20余年的力度村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水库移民的推动人均年收入从2008年的2570元增加到如今的1.5万元。

12月1日,乡村东方市委书记田丽霞在水库移民村庄现场办公解决难题时,东方强调持续推进黄土裸露整治工程,整村振兴坚持“花小钱办大事”,因地制宜开展美化、绿化,发动老百姓共同种植共同管护,着力提升乡村“颜值”。合理利用移民资金,结合村庄规划打造美丽乡村,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金利用率。持续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扎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步三回头 离别家门口

东方市东河镇冲南村移民新村全景,1989年摄。

东方市大中型水库7座,其中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4座,涉及移民安置的水库共3座,分别为大广坝水库、天安水库、陀兴水库,移民搬迁安置涉及大田镇、东河镇、板桥镇、感城镇、天安乡、江边乡等6个乡镇、33个村委会、45个自然村。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大型水库的建设,东方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搬迁。

在报白村委会,墙面上一张张陈列的是最初水库移民时的场景照片,该村党支部书记符锦荣感慨万千。“要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最初是万分不愿意的,但是为了响应政策,不得不搬离。”符锦荣说,搬离的时候,老百姓把家里的猪、牛、鸡、鸭都赶上车,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

从大广坝库区搬到大田镇,村庄重建是大家面临的又一难题。“最初水库移民房建造时条件艰苦,规定人均7.5平方米的瓦房,而且只能就地取材,不到3年就出现墙皮脱落、墙体断裂等情况,成为危房。”符锦荣说。

“危房改造前,我们住的可是‘房中房’。”说起危房改造,符锦荣用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解释,“房中房”即为下雨天时,屋内漏雨,需要在屋内搭建一个帐篷方可落脚。

2009年,经有关部门鉴定,水库移民安置区房屋大部分已成危房,为此,省、市领导多次深入到大广坝水库移民安置村对住房问题进行调研,对大广坝水库移民安置房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房,率先全省在大田镇报白村进行水库移民危房改造,让村民在安置区得以安居乐业。

同样作为水库移民村庄建设的典型报英村,如今产业兴旺,村民生活幸福美满,是该市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缩影。

“如今村庄环境焕然一新,村民生活富裕,大家逐渐接受了移民搬迁的政策。”报英村党支部书记符林城介绍,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如今的报英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更是产业兴旺的典范。目前,村里正在全力打造特色种养产业园,不仅吸纳村民就业,年底还给予分红,水库移民的生活水准会进一步提高。

完善基础设施 建设美丽乡村

1994年,东方市江边乡移民搬迁现场。

2010年,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海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确定每位移民危房改造面积13平方米,每平方米建房单价1120元,确保建好的房屋具备防风、防雷、防震的功能。该市根据方案精神,结合当地黎族风情特色,设计了一套完整的8种户型建房设计图纸,由施工单位统一施工,设计要求建房寿命50年。

2009年,大田镇报白村库区移民危房改造整村推进,共改造333户1526人,建房面积19838平方米,建房主体工程和村政配套工程投资3150万元,其中省财政投入2209万元,市配套资金941万元。

笔者在报白村发现,村庄内的房屋统一规划建造,具有黎族风情,一改当初的破败模样。

走进村民符运早家中,精心打理过的屋子,物件摆放得当,沙发、空调、洗衣机等现代化家具电器一应俱全,二楼的小阁楼上更打造成了雅致的茶室,别有韵味。

“以前住的房子破烂不堪,一到刮风下雨非常担心。得益于危房改造的好政策,否则这辈子都没想过能住上这么舒服的楼房。”符运早对如今的日子非常满意,如今住的房屋按照一家6口人,平均每人13平方米的标准建造,住得舒适。

危房改造完成后,水库移民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村民拓展了增收渠道。2019至2020年,东方通过组织实施农田水利、生产开发及生产技术技能培训等项目,使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收入大幅提高。

报英村移民产业基地工程,报英村基本农田灌溉水利工程、陀牙村灌溉水渠建设工程等项目建设先后落地建成,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2020年,移民村人均年收入15986元,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村里的1000多米的灌溉水渠修缮后,大大改善了农民的农业生产条件。”陀牙村党支部书记王中明说,陀牙村主要种植芒果、玉米等农作物,去年,在市移民服务中心的帮助下,年久失修的水渠终于得到硬化。

随着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移民村人居环境也逐步加强,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东方通过加强对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公益性基础设施的投资,扩大移民群众的受益面。

近年来,南尧村、报英村、公爱村、佳头村美丽家园建设工程等10个移民村庄在东方建成,同时该市结合脱贫攻坚等工作的开展,移民村的道路、供电、饮水、通讯、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移民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南尧村,颇具特色的民房整齐排列在村道两旁,村道旁的绿化带里种着黄花梨和各色花草,村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

“村里干净漂亮了,以前怎么都不会想到生活能这么好,我们村子像花园一样美。”在村口路边休憩的王贵珍阿婆一脸喜悦地说。

“美丽家园项目建设前,我们召开了群众代表会议,充分考量群众的意见,建设完工后,由我们自己负责打理,我们将维护好环境,让群众生活舒心。”大田镇南尧村党支部书记林亚月告诉笔者,是党和政府的关心,水库移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南尧村大力推进美丽家园建设,使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2020年,“南尧村美丽家园建设工程从项目计划制定,到审批到完工验收等每一个步骤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严格保障项目进行。”东方市移民服务中心副主任黄业权说。

发展特色产业 移民增收致富

在报英村40余亩的移民产业基地里,分片种着番石榴、芒果、菠萝蜜等热带水果,同时养殖有鸡、鸭等禽类,水塘里还养有甲鱼,以“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运行,同时吸纳本村村民就业,这种特色种养结合的产业是该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依靠。

“我在产业园做工,一个月3000多元工资,年底还有分红,能给家庭增加不少收入。”报英村村民符亚故说,今年1月他进入产业园工作,主要登记用工情况,平日里也帮忙除草、耕地、浇水。

产业发展是切实增加移民收入的有力抓手,为此,东方依托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投入约300万元的资金,结合以往生产开发项目经验的基础,利用村集体土地,在报英村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种养业等特色产业,有效促进移民村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为移民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基础,促进移民增收致富。

据了解,2019年,上级部门共下达东方市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3248.02万元,其中项目资金2029万元,移民补助资金1219.02万元;2020年,上级部门加大扶持力度,下达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3940.46万元,其中用于项目发展资金2721.44万元,移民补助资金1219.02万元。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东方市始终坚持把落实水库移民政策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有针对性的加大对扶贫领域投入力度,用于水库移民村庄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东方市水库移民村庄建档立卡户2194户共10049人,2019年底全部实现脱贫。

脱贫后,水库移民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在报白村,由村民合作成立的黎家香农民专业合作社在2019年运营起来了,主营花梨加工及销售,同时还有黎锦、藤编等手工产品售卖。

“合作社的配套设施是政府给予支持建设的,目前合作社产品主要通过网上渠道销售,能增加一部分收入。”黎家香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符明征告诉笔者,最初团队只有3人,现在已经发展成了6人,还吸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加入,开展黎锦织锦培训,形成了集产品制造、销售与培训相结合的发展体系。

与此同时,东方还在水库移民最为集中的大田镇发展光伏产业,根据当地日照发电量充足、移民村庄民屋整齐有序等有利因素,将具有“造血、绿色、环保”等特点的光伏发电装置引进大田镇各村庄,走出一条光伏发电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位于东方市大田镇的容益(海南)东方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光伏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基地。袁才 摄

“在屋顶上安装发电板可以赚租金,没有成本,而且还能隔热,年底还能分红。”玉道村村民符贵富说,这个项目能稳定增加收入。

据了解,每户村民的屋顶大概可安装40至50块发电板,每块板付20元租金,每户每年可获得800至1000元的租金,达到一定年限可实现分红。

目前,光伏产业已在南尧村、玉道村、俄贤村获得产业效益,大田镇正在保丁村、报英村、冲报村、俄乐村等移民村庄加紧推进光伏产业项目。

发放移民补助资金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发放水库移民补助资金是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重要一环,关系到水库移民群众的直接利益。为保障资金发放准确,做到不漏一人、不错一人,2018年以来,东方市移民服务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水库移民主管部门关于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口的核定工作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每年组织工作小组深入到6个移民乡镇、45个移民村庄核查核对移民后期扶持自然减员人口。

“今年2月,我们按村委会上报的移民减员人口,依据乡镇计生办及派出所进行人口减员信息核准,并在村委会公开栏公示后上报省水库移民处,做到每个村的移民扶持资金发放人口信息准确无误。”黄业权说,通过自然减员人口核定,今年东方市大中型水库移民人口19769人,其中现状移民人口19533人,新增陀兴水库二期建设库区移民后期扶持人口236人。

在移民补助资金发放的过程中,存在堵点、难点问题,东方市移民服务中心多举措推动问题解决,维护水库移民村庄稳定。

2006年该市进行水库移民人口一次性登记时,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村民未能及时登记为水库移民,造成群体性上访多的问题出现。截至2020年底,各移民村庄登记漏报人员365人,为了解决这部分人员能享受到国家水库移民政策,东方利用历年结转结余资金解决部分人员补助问题,维护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稳定。

“以前四处租房子住,现在多亏政府帮助才有房子住,生活得到了保障,困扰多年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今年,大田镇马龙村村民吴春连终于住上了移民保障性住房。此前,由于水库移民人口信息登记不准确,本应享受移民政策的她却没有享受到,为此她多次向市移民服务中心反映诉求,市移民服务中心积极为民解难题,将本村闲置房屋交由她居住,为她解决了住房问题。

开展技能培训 助力乡村振兴

东方市移民服务中心通过开展培训,不断提升库区移民群众生产技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自2018年起,该中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班,2018年举办了“东方市大中型水库移民生产技能(互联网)培训班”、2019年举办了“东方市大中型水库移民生产技能暨乡村振兴培训班”、2020年举办了“东方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产业发展、美丽家园建设培训班”、2021年举办了“东方市水库移民乡村振兴暨产业发展培训班”“2021年东方市库区移民生产技能培训班”等培训班,组织移民村庄第一书记、村干部及有劳动能力村民参加,参训人数共1000人次。

今年7月2日至4日,水库移民2021年乡村振兴暨产业发展培训班(第一期)成功举办,组织移民村庄驻村第一书记、村干部65人,先后赴三亚、陵水、五指山3地,开展为期3天的参观学习活动。学习内容包括“庭院+基地”的联动种植模式、农作物先进种植技术、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

“感谢省水务厅、市委市政府、市水务局、移民服务中心,给我们这次培训的机会,让我学习到发展产业的新模式和建设美丽家园的新思路,回去后将结合本村实际,全力谋划发展产业和美丽家园建设工作。”参加培训的大田镇玉道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永军说。

东方市移民服务中心主任李华表示,培训的目的在于让水库移民第一书记、村干部特别是新任村干部尽快转变角色,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努力当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火车头、领头雁和主心骨,不断开创水库移民村庄工作新局面,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东方还将发展休闲生态旅游,因地制宜建设富美库区,如东河镇俄贤村、江边乡新明村安置区“娜姆河”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建设旅游配套设施,发展旅游项目。同时还计划发展庭院经济,利用地理位置和环境优势,进行集约化经营,打开农民致富新路经。(撰文/静淑)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东方市移民服务中心提供)(静淑)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