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热点 >岭南文化代表人物:林墉 正文

岭南文化代表人物:林墉

[热点] 时间:2024-05-07 04:27:0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00次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胡妍

1663208932889271.jpg

林墉,岭南林墉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文化广东省文联顾问、代表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人物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岭南林墉研究员,文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代表广东画院艺术顾问、人物一级美术师。岭南林墉

  林墉,文化1942年生,代表广东潮州人,人物196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岭南林墉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文化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代表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副院长、广州美术学院院外教授及全国人大主席团成员等。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广东省文联顾问、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画院艺术顾问、一级美术师。擅人物,又及花鸟、山水,兼擅文论及插图,风格潇洒、唯美、清新、明丽。

  数十载从艺,期间历经四度变法,林墉毕生致力于近百年中国画最重要的变革点——中国画写实人物写意风格创作。而如何将中国传统笔墨与现代写实造型色彩做到真正地良性结合,得益于其异常扎实的学院派造型色彩功力,“折衷中西,融汇古今”。林墉秉承着岭南画派开派以来的“艺术要关注现实”“艺术要真诚地表现一个人的情感”的精神传统,创新表现形式,扎根人民与大地,扎根热气腾腾的生活,形成其唯真唯美的具象写实的代表性画风,开创了南方画派特有的明丽酣畅的 “南方美感”,为中国当代人物画再上新阶的守正创新的一代艺术大家。

  1958年至1966年,林墉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和学院中国画系。1970年,林墉抽调参加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历史画创作组。他先后创作了《好得很——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70年,现藏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调查归来》(1973年,入选广东省美展,现藏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战地新歌》(1975年,入选全国中国画展)、《八路秧歌进村来》(1976年,现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大型历史画主题创作,这批大型历史题材主题性创作,深思熟虑的笔墨、优美真实的造型、简洁热烈的色彩和气势磅礴的场面体现了他对人物绘画高度的成熟的驾御能力,在中国当代人物绘画史上具有典型的时代意义。

1663209321742624.png

《调查归来》 1971 年 250x200cm

1663209321713767.png

《山那边好地方》1993 年 132x67CM

1663209322685004.png

《再画印度 - 作品十二》2005 年 138x70cm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后,林墉对传统绘画语言的现代探索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从历史题材到平凡人题材的转换标志着他由对生活意义的探询走向了对生命状态的诠释,一大批洋溢着现实主义精神的南国都市女性题材写生创作进入了群众的视野。他的这批人物绘画可谓形神兼备,人物形象塑造非常讲究瞬间表情描写,如《白天鹅》(1979年)、《侯玉婷》(1979年)、《工艺师》(1979年)、《红与绿》(1979年,现藏中国美术馆)、《宋庆龄》(1981年,获广东省美展二等奖,现藏广东美术馆)等,表现出南国都市生活日新月异的平常态,传递着鲜活扑鼻的时代气息。在艺术的追求上,注重笔墨的趣味性,长期的写生训练使他的线条在造型上极为准确且富有很强的概括性与情感表现力,光影与色彩的结合使他的绘画在平面空间上有了多层次的体面效果,写实的形象、饱满的色彩和笔墨的意趣在他的画面上是高度协调的,丰富的画面语言与多种艺术因素的协调处理为中国当代人物绘画的创作带来了全新的审美面貌。

  1978年是林墉艺术生涯中至为关键的转折点,这一年,他以“中国美术家友好代表团”成员身份出访巴基斯坦。回国后在江苏省国画院举行了第一个个展“林墉作品观摩展”,后又在广州文化公园举办访巴大展。他的访巴写生作品如《新娘》(1981年)、《初秋》(1981年)、《虔诚》(1981年)、《喜雨》(1978年)等,富有表现力的中国式线条和笔墨与热烈明快的色彩相结合,引起很大轰动,最高潮时一天参观人数约有三万多,是建园以来从未有过的盛况。应巴基斯坦总统邀请,1981年、1983年林墉与妻子苏华第二、三次访巴,并在巴基斯坦五大城市举办巡回画展。次年,林墉与苏华各获巴基斯坦齐亚·哈克总统颁发的“卓越勋章”一枚。1985年,中国文化部、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林墉·苏华访问巴基斯坦作品展”,并在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举行授勋典礼。《访问巴基斯坦组画》获广东省首届“鲁迅文艺奖”。

  由此,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他的绘画创作迎来了第三个高峰期,那就是对印度和巴基斯坦风光的描绘,那里的风土人情在他的笔下既充满了新颖浪漫的异国情调,又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内涵,特别是在1993年访印间创作的《下午茶》(1993年)、《紫纱笼》(1993年)、《影婆娑》(1993年)、《啊,恒河》(1993年)、《麦风》(1993年)、《喜气洋洋》(1993年)等,在艺术表现手法上 “似非而是”、“点到为止”,体现出一股笔墨与色彩的抽象性,而无论如何挥洒,他的笔墨与色彩结构始终建立在他对形象的准确把握基础之上。林墉这批访巴访印力作,无论是在思想性还是在艺术性上都体现出他综合性的艺术修养,艺术表现技法达到了非常纯熟的境界,奠定了林墉在中国人物画坛的坚实地位。

  1999年大病后,林墉对于生命有了新的深刻体验和认识,深居简出,悉心养病之余更专于创作。随着新世纪曙光的到来,林墉以不可遏止的激情投入到大型山水绘画的创作中去,更以全新的笔墨完成《再画印度》人物系列组画,以古稀之年开启四度变法。决绝抛弃数十年熟习的“形为先”模式,紧紧抓住中国画抒情写意的根本特质,弱其描绘性,强其表现性,一改而为“意在笔先”,而正是基于其原有精准圆熟的人物造型能力与笔墨技术功力,意到笔到,笔到形随,从心所欲不逾矩。林墉的衰年变法,打通了花鸟、人物、山水各画科界限,以雄健率直、纵横纷披的笔墨创造出既迥于传统又不流于时代的宏大水墨结构,点、线、面汇成笔墨的洪流从中恣意奔腾,生命力的纵横潜流使作品充满激越昂扬的气势,林墉怀着豪迈的激情走进新时代。

《好得很——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213x260cm 1969 年 -1970 年

《好得很——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213x260cm 1969 年 -1970 年

1663209322831119.png

《下午茶》1993 年 130X68CM 

  2002年,林墉入选全国政协“当代中国画名家优秀作品展——广东十人作品展”;2006年,在广东美协主办的评选活动中,林墉的国画《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宣传画《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与陈衍宁、汤小铭、伍启中合作)被评为“广东美协50年50经典美术作品”奖;2007年当选当代岭南文化名人五十家。多年来,兼具画家和作家两种身份的林墉,用绘画来描绘他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同时又用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性情。因此,画中有文,文中有画也可以说是他的艺术特点,计有出版文集画集《南蛮语画》、《林墉奇谈》、《大珠小珠集》与《林墉作品集》、《林墉插图选》、《林墉速写选》、《访问巴基斯坦画集》、《梦之女》、《林墉中国画作品选辑》、《林墉中国画小品选》、《当代中国美术家·林墉画传》、《林墉·霸悍的恣丽》、《再画印度》、《梦话·人语》、《林墉七十》等四十余部。

  作为广东美术带头人,林墉团结带领广东老中青文艺家,勇于探索、开拓进取,他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始创发掘青年美术后备人才的广东美协“星河展”系列,构建以高端美术优才柔性集结为模式的“广东美术创作院”等,从中培养产生出大批层次丰富的优秀专业人才,集结形成中国美术创作的“广东方阵”,为繁荣岭南文艺、推进广东美术强省与文化强省建设事业作出重大贡献。1998年,林墉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98年至2008年),同时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1995年至2007年)、广东省文联专职副主席(1995年至2000年)、广东省文联兼职副主席(1988年至2000年)、广东画院副院长(1988年至2000年)等,且在多个大学任教。同年,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2年9月中旬刊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