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知识 >香港再出发 急需再工业化 正文

香港再出发 急需再工业化

[知识] 时间:2024-05-03 19:35:5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97次
中评社北京1月5日电/据大公报报道,香港需再香港大学经济学教授邓希炜表示,再出基于经济学研究,发急高科技工业路线可以令向上流的工业阶梯更加持续,以及生态链更加完整。香港需再根据他过往研究,再出香港有两类服务性行业,发急分别是工业金融及金融相关的行业,如法律、香港需再会计、再出保险等高收入行业,发急以及餐饮、工业旅游、香港需再运输业等收入较低的再出服务行业。但当全球出现去中介化,发急加上工业式微,疫情下更加“去旅游业化”,大部分人收入减低,贫富悬殊加剧。  “如果有一个科创工业链能重新在港出现,就能提供更多中层的就业职位,填补这中间的空缺,这些职位亦具备向上流动的机会。”这也是邓希炜提倡再工业化的初衷之一。邓教授指,现今欧洲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实行工业4.0的模式,已非旧时那种污染大、需人手操作的工业,而是高度机械化,甚至可以透过物联网(IoT, Internet of Things)控制生产程序。  吸纳人才 推动科研市场化  他表示,以往工业的晋升链中,入职者往往是先做厂工,再做主管、厂长,在工业4.0模式中,员工可先做操作员,控制先进机器,写写电脑程式,再有机会晋升到管理层,甚至独立出来做自己的小生意。“21世纪的经济模式是很碎片化的,不会说有5000员工规模的公司才谓之成功,好多人开中小企,只要有适合市场的(生意),都可以做。”  如何实现再工业化?邓希炜认为,接近私营企业模式的研究机构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吸纳人才,另一方面这些机构能将大学里的科研市场化、产品化,这需要政府带头建设。“有初创企业的朋友反映,他们做出一个产品原型,进入测试阶段,却在港无法找到制造原始版本模型或者测试的地方,只能到大湾区的城市找厂房,原因是香港已经没工业基础。”久而久之,企业发觉更靠近生产点,才能更好地研发,因而人才、资金亦随之流失。他慨叹,当一个地方失去了工业底蕴,机构、大学所研发的成果便难以让社会大众得益。  另外,内地和外国均有不少正蓬勃发展的科技公司,邓希炜指,政府亦可利用香港国际化的金融特色,吸纳这些龙头企业在港投资和发展,比如提供减税、免租金等诱因,以吸纳高科技专才和团队来港工作,并招聘和培养更多本地科研人才。邓希炜所在的港大经管学院亦将于一月中旬发表经济政策绿皮书,从崭新角度提出更多经济政策中不同范畴的改革建议。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