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上海金融发展史空白 《奋斗与梦想》见证40余年蜕变历程

[时尚] 时间:2024-04-29 16:40:1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54次

原标题:填补上海金融发展史空白 《奋斗与梦想》见证40余年蜕变历程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12月2日报道:在2020上海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填补目标达成之年,英国独立智库Z/Yen集团9月发布“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8),上海史空上海首次晋升全球金融中心前三。金融《奋斗与梦想——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叙事(1978-2020)》的发展出版,成为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白奋变历见证和记录。作者通过对大量参与、斗梦推动、证余见证上海金融业重大变革和发展的年蜕人物进行采访,挖掘了众多不为人知的填补幕后故事,全景式记录上海金融业40余年蜕变历程。上海史空该书入选上海“建党百年”“全面小康”首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金融

今天下午,发展《奋斗与梦想——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叙事(1978-2020)》新书专家座谈会在上海中心举行。白奋变历

“30年前,斗梦上海中心的证余楼下这条路叫烂泥渡路,是一条逼仄的小道,弄堂和棚户区密布。30年后,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先后拔地而起,成为了陆家嘴的重要标志,也成为了上海金融中心的重要标杆。今天,带着它的成长史走进了这幢大厦,我感受到了上海金融业奋斗与梦想的力量。”《奋斗与梦想》作者谢卫群说。

“整个上海的金融发展史,尤其是从1978年开始到现在,此前没有一本书来讲。”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建刚表示,“《奋斗与梦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历史报道,有质有文,轻重有序;见事见人,张弛有度;可信可用,于史有据。”

谢卫群说:“梳理了42年金融发展的历史,才知道今天的成就多么难能可贵,多么了不起。”42年前,改革开放开始时的1978年,中国的金融十分单一、单薄,甚至都称不上是一个行业。42年后的今天,金融业已经成为上海的第一支柱产业。2019年,上海金融业占上海GDP的比重已达11%;2020年前6个月,金融业占GDP的比重已达20%。上海金融代表中国正参与世界金融中心的竞争。

《奋斗与梦想》以1978年至2020年的42年间,上海重大金融新闻事件为线索,以资本市场、金融要素市场为主轴,以事件及事件中的人为主体写作而成,共有16章、70万字。书中最后提到的日子是2020年9月26号,这一天是首次外滩大会闭幕的日子。陆家嘴管理局副局长梁庆说:“刚发生的事情就写到书中,可见作者的敬业精神和专业能力,非常让我佩服。”

“今年上海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个人感觉基本建成的标志最主要的是上海金融要素市场全、规模大。应该说上海金融要素市场在全球可能是最全的,比纽约、伦敦都更全,我们有股票、债券、外汇、货币、票据、黄金、保险,还有资产管理。每个要素市场在全球排前五甚至第一、第二,要素市场之间也有协同效应。”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逖说。

在序言中,谢卫群写道: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兴起不是凭空发生的,是42年来,中国不断改革开放,坚定执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而带动的。1978年,中国的GDP只有3600多亿元,中国经济总量只占全球的1.8%;2019年,中国GDP达到99万亿元,保持全球第二位,经济总量已经占到全球的16.3%。42年前,上海的金融业在世界名不见经传,而至2020年9月,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8)显示,上海已位居全球金融中心第三位,仅次于纽约、伦敦,与中国经济地位正日益匹配。

谢卫群总结,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与成长,就是不断自我突破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有一个现象特别突出,这就是“基层+顶层”模式,可以称之为中国特色。金融改革开放的每一步都体现了这样的特色。“从第一个股份制公司的诞生,到柜台交易的出现,到证券交易所的横空出世,再到科创板的设立,都是‘基层智慧+顶层决策’的结果。”

上海市作协党委书记、副主席王伟表示,《奋斗与梦想》是一部题材稀缺的作品,有专家的角度、记者的视野、文学的笔力,既是新闻报道、纪实文学作品,又是历史著作,给上海现实主义纪实文学创作提供了启发。

“这是第一部完整梳理40年以来以上海为重镇,中国资本市场、金融外汇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过程的著作。”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杨表示,展望未来,在新发展的格局下,金融中心建设既面临着新的挑战又孕育着新机遇,我们还是要继续奋斗,深化金融中心建设。(包永婷)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