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 >城市内涝难题昆明如何应对 正文

城市内涝难题昆明如何应对

[综合] 时间:2024-05-06 19:57:2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47次

  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城市今年以来,内涝难题昆明排水设施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昆明排水公司”)等通过构建“智慧排水系统”,昆明不断提高防汛保障服务能力,城市确保主城区安全度汛。内涝难题

  管网老化 老旧小区逢雨必淹

  近期,昆明记者走访多次发生内涝的城市位于广福路和红塔东路交界处的滇池卫城小区。“在滇池卫城紫苑一侧的内涝难题整条道路都被积水覆盖了。”小区居民张女士反映,昆明积水最深处约有40厘米,城市最浅处约有15厘米,内涝难题已持续两三天出行不便。昆明

  据该小区物业透露,城市积水难退的内涝难题主要原因是周边河道水位上涨,导致河水倒灌进小区,昆明物业虽进行了连日抽排,但水位难以下降。

  “一到雨天正常生活就全被打乱了,门都出不了,两天就得泡坏一双鞋……”家住昆明市安康路一老小区内的居民刘女士向记者诉苦。据安康路106号院的居民介绍,该小区已有50多年的历史,由于排水不畅,每到雨天大家就会因为淹水头疼不已。

  记者在东寺街芙蓉里、卢家营等老小区集中的区域了解到,每逢下雨,这些地方都是严重的内涝点。对此,昆明市排水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老小区之所以常常被淹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地势低洼,容易积水;另一个是管网陈旧、老化。工作人员表示,这些老旧小区居住的人员较多,管网改造施工的难度非常大,此外,垃圾清运不及时也会造成管网阻塞,但清理疏通下水道需要支付费用,而一些老小区正是受困于费用问题,使积水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据不完全统计,昆明主城区历史易淹水点共有101个,平均分布在主城各区,其中大部分都是立交、路段交叉口。今年6月至8月,昆明12345市长热线平台受理淹积水类案件908件,比去年同期增长36.3%,比2019年同期增长65.4%。在这些淹积水报案中,官渡区有295件,占比32.5%;西山区有230件,占比25.3%;五华区有124件,占比13.7%;盘龙区有65件,占比7.2%;呈贡区有19件,占比2.1%。分析显示,官渡区、西山区淹积水问题较为突出,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从增长率来看,盘龙区、呈贡区、五华区增幅较大。

  地势原因 防洪压力较大

  针对昆明为何屡屡被淹问题,昆明市防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低洼地区是城市内涝的易发区,尽管这些地段已作为排涝重点区域,但排水问题不易彻底解决,城市道路的排水能力不足,管渠淤积严重。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局部地区改造后也会造成暂时性排水不畅。同时一些小区因烂尾问题,小区主污水管未施工,造成小区污水无法正常接入市政管网,这也是新增积水点形成的原因。

  昆明市排水公司副总经理赵思东介绍,昆明市境内山多地少,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地形以高原陷落盆地与陷落河谷相交错,且河流纵坡大、流程短,遇强降雨天气会导致河流水位暴涨,易暴发山洪内涝。同时,每年6、7、8月为昆明主汛期,降雨集中,极易形成洪涝灾害。面山洪水排放通道受限就会造成雨季来临时,洪水直接涌入城市,大量山洪携带泥沙进入管网和河道,水量增加的同时易造成阻塞,防洪压力较大。

  同时,昆明主城区部分区域地势低洼。城市开发过程中,在低洼区土地开发时,部分地块地坪标高未达到规划控制要求,雨水排放困难,极易造成内涝。

  “智慧排水系统” 精准监测及时处置

  如何破解上述难题,提前了解城市淹积水情况,确保昆明主城区安全度汛?昆明市排水公司自去年以来与昆明市气象局建立了24小时联动机制,创建了一个有位置坐标、管道水高度、距离井底高度、时间等数值指标的排水管网液位在线监测系统,推动“智慧排水系统”构建。

  “以前只能通过人工巡视才能发现积水问题,而现在积水问题还没有暴露到地面,监测人员就能通过信息系统发现问题。”赵思东介绍,防汛排涝从事中、事后的反应,变成了事前的预判和布设,节省了大雨或单点暴雨过后应急反应的时间,提高了事件精准处理的程度。让大部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昆明排水管网液位在线监测系统投入使用后,积水还没有上路,我们就根据积水的上升状态,提前把该运行的闸门运行起来,北站隧道等老淹水点再没有出现淹积水问题。”昆明排水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以前要想知道昆明主城区淹积水的情况,只能通过前端的巡查人员远端传回来的碎片化信息,感知到现场,而排水管网液位在线监测系统可以让监测人员在后台就了解到水的位置及水位上升趋势,提前知晓、精准定位,通过可视化手段,远程监控、远程指挥、远程调度、远程协调,高效快速地处理好淹积水问题。

  今年在排水管网液位在线监测系统建立的基础上,昆明排水公司构建起“智慧防汛和排水系统”,通过实施排水现代化泵站创建,推动泵站运行管理由无人值守、有人管理向无人值守、科学管理转型升级,39座泵站实现无人化值守。推动排水管理模式由传统管理到智慧化管控的本质转变,逐步建立完善智慧防汛系统和智慧排水信息化系统。

  同时,建立防汛排涝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制定泵站“一站一策”、调蓄池“一池一策”、水闸“一闸一策”。同时,加强防汛队伍建设及应急物资储备,昆明排水公司移动抽排设备总抽排能力从2020年的每小时7.5万立方米提升至每小时11.25万立方米,有效提高了防汛排涝应急抢险能力。

  云南网记者 王怡文 李海球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