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百政法英模|于勇:他离死亡只差一声枪响

[综合] 时间:2024-05-09 04:29:3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31次

原标题:双百政法英模|于勇:他离死亡只差一声枪响

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大队长于勇。双百

红网时刻记者 郭薇灿 实习生 谭苏昕 长沙报道

他,政法有不服的英模于勇倔强,有请战的离死血性,有冲锋的差声胆量,有柔情的枪响真心。他,双百在离危险最近的政法地方冲锋陷阵,离百姓最近的英模于勇地方保驾护航,离死亡最近的离死地方义不容辞。他,差声从警17年,枪响赴四川抗震,双百赴新疆维稳,政法赴湘西处突,英模于勇使警徽熠熠生辉。

这位特警名叫于勇,现任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大队长。面临一次次生死考验,他用实际行动上演星城特警“战狼”。

于勇执行任务。

不服

只剩三分之二的半月板,是于勇不服的倔强写照。

2004年,22岁的于勇从武警部队退役,来到长沙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工作。“青春有很多样子,”于勇说,“我很庆幸,从橄榄绿到藏青蓝,我的青春是穿警服的模样。”他下定决心,要让胸前的警徽熠熠生辉。

但现实狠狠给这位突飞猛进的年轻人上了一课。2006年的夏天,在一次障碍训练中,意外受伤的于勇被战友们抬进了手术室,再出来时,他的右膝半月板只剩三分之二,再也不能正常地弯曲受力。

刚出院时,每一次上厕所,必须前后站立才能蹲下;每一次简单的起立动作,都要靠双手支撑来完成。医生告诉他,今后不能再进行高强度训练,“再练,你就废了。”

医生的话就像一盆冰水,于勇不停问自己:“是放弃,还是努力再拼一把?”

在康复期间,他坐在训练场边学习课程,慢慢尝试让右腿做动作。身体恢复后,他克服原来的身体习惯导致的困难,开始偷偷训练左手持枪,左腿跪地。半年后,于勇竟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射击、擒拿格斗、综合体技能、攀爬速降、武装越野等科目的考核。

“练为战,战必胜。”于勇做出了选择。10多年来,于勇喊着这句口号在一天天的训练中挺了过来。

每一次训练考核后,膝盖的旧疾都隐隐作痛,于勇已经习惯随身携带热水袋,热敷一会儿,继续训练。在跪姿射击时,于勇起身总是比其他的队员们慢了2秒,除急速发力的百米短跑他无法胜任外,其余科目门门优秀。

“在训练场上,我绝对不能输。”这是于勇对自己所热爱的特警工作,一个倔强的信念。

2015年,于勇赴新疆维稳。

请战

“祖国有需,人民有召,我不上谁上?”这是于勇当了一辈子兵的老父亲总放在嘴边的一句话。于勇成为特警后,有了切实的感悟:“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在一线,是特警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5年3月,听闻长沙特警要远赴新疆喀什担负反恐维稳任务,于勇以血书请战,决心深入暴恐犯罪最密集、最严重的“南疆”地区守卫人民。而那时,距于勇与爱人的婚期只剩一个月。“越危险的地方,他越要去。”她理解于勇做出的选择,只希望他能平安归来。

经过七天七夜的长途奔波,3月12日,于勇抵达喀什。6小时前,当地刚发生17名群众伤亡的严重暴恐事件。于勇刚一落地便主动请缨,立即带队投入抓捕行动。

3月14日晚20时许,经过两天一夜的搜捕,终于找到了嫌疑人的藏身点。于勇不顾个人安危,带头破门进房,以雷霆之势击倒了企图引爆自制土炸弹跟他同归于尽的暴恐嫌疑人,并成功抓获两名主要嫌疑人,赴疆维稳首战告捷。

“在喀什的日日夜夜,我提醒自己要时刻做好战斗准备。”于勇不敢松懈神经,他站在喀什反恐维稳第一线上,永远像根紧绷的弦。“睡觉都带着两把枪”。他主动放弃了所有轮休的时间,从-27℃的寒冬,到40℃的酷暑,一天工作15个小时,迎着朝露而出,披着星光而归。

每天,于勇和队员们背着37斤的装备,出现在喀什的大街小巷,饿了就啃点馕,累了就轮流在装甲车上稍作休息。除日常的盘查入城人员、入户清查之外,为了保护学生,他们从路口到校门一字排开,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孩子们筑起一道铜墙铁壁;为检验快速处置能力,他们每天开展10多次的暴恐袭击模拟演练,“如果事件发生,我们的速度提高几秒或者十几秒,都有可能会多救下一个无辜的群众。”

“我的工作容不得一丝失误。”110个日日夜夜,于勇至少吃了150盒方便面。他带领队员完成265次护校,300多次卡点盘查、完成50多场次重大警保卫任务。

在他们钢铁城墙般的坚守下,110天里,喀什没有发生一起暴力恐怖事件。

冲锋

2016年中秋节前夜,两声凄厉的枪声在祥和的星城骤然响起。

“大学里打死了两个人!”“还有枪,不晓得什么时候还要杀人!”一时全城震惊,恶性持枪杀人案迅速传播,群众恐慌情绪瞬间蔓延开来。接到上级指令后,于勇迅速带队追捕,终于在凌晨1点锁定嫌疑人藏身地。

嫌疑人随身携带枪支和管制刀具,且正处于杀人后的情绪亢奋期,极度危险。为防止逃脱,队伍决定安排一名队员担任抓捕手,单独站在面对门敞开的一侧,嫌疑人一旦露面,立即冲上去将其控制。而特警们带着防割手套,不利于使用枪支,担任抓捕手的队员只能徒手行动,且站在暴露一侧,中枪受伤风险极大。

“我来!”这两个字,对于勇而言已成条件反射。

2点,3点……伏击守候近5个小时,最佳抓捕时机来了!6点40分,强攻命令下达,于勇猛地冲进房间,迅速避开枪口,将嫌犯制服在地。

“那一刻,我与死亡也就差一声枪响。”于勇记得,在嫌疑人的床头柜上,摆着一支上了膛的枪,枪里还剩一枚子弹。回到家,于勇的妻子听闻这惊心动魄的场面,哽咽着问丈夫:“那一刻如果出现了意外,怎么办?”

这是于勇10余次生死一线搏命战斗中的一次,也不是他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提问。不怕吗?打开房门,面对歹徒的前一刻,他也会感到紧张。但冲上去的瞬间,于勇唯一想到的,是如何制服歹徒,用冲锋的危险来获得保护自己和其他人的可能。

“我们也是血肉之躯,我们的身体挡不住一把刀、一颗子弹、一场爆炸。当所有人往外跑的时候,我们选择迎难而上。”于勇说。

柔情

儿子快要流泪的样子,于勇不忍心看。

“我希望…爸爸妈妈一起来接我放学回家!”这是于勇的儿子许下的最大心愿。但是自四岁的儿子上学以来,于勇和妻子从来没有同时出现在幼儿园门口过。因为平时很难见面,儿子便天天反复用手机看他的视频,怎么也看不厌。

为了执行任务,于勇曾进行80余天封闭训练。

“爸爸什么时候回家呀?我好想他!”就连儿子思父心切,妻子也只能带过来远远地看一眼于勇过得好不好。

隔着一层玻璃窗户,小小的人儿一直在车里静静地望着父亲,懂事地不做声。时间仿佛定格在这一刻。

玻璃倒影出来的人像轮廓,勾勒出于勇流着汗笑着的憨厚侧脸,这已让儿子内心欢呼雀跃。

于勇一回头,只看见儿子憋着眼泪使劲挥了挥小手。

“以前,我在特警实战部门,训练偏多。现在的管理工作更讲究方方面面统筹协调,甚至为此长了不少白头发。”于勇初带大队任务繁重,密密麻麻的工作笔记上一直有三支笔,黑、红、蓝,他会按照事情轻重缓急提前做好标记。

面对记者的镜头时,工作上再大场面也不慌不乱的于勇,却不断冒汗,一次次不好意思地笑着擦汗。他早已习惯用实际行动默默证明自己了,在镜头的拍摄下略显拘谨。

但这位不善言辞的警察,却写了五千字的长信叮嘱一届届年轻同事:“希望你们都能超过我,也相信你们一定能超过我!在你们不断取得进步的时候,我这个啰嗦的老兄,想一起分享喜悦。”

“于勇警官自带光环,却很接地气。”这是同事眼里的于勇。谭警官提起于勇,满怀感动:“我刚来支队时不懂事,既不懂工作方法,不愿意与其他同事沟通交流,也不服管教。有一次我的财务报账出现纰漏,他甚至替我挨骂担责。”而现在,谭警官在于勇的指导和培养下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很庆幸,今天我能完整无缺地站在这里。从警17年,我从来没有后悔。我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我热爱的特警岗位。”说这句话时,于勇的眼神里有光。

2018年,于勇被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2019年,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2022年,被表彰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

不负荣光,不辱使命,不负百姓。这就是于勇,一匹铁骨铮铮的特警“战狼”。枪响背后,仍留下无尽使命。带着使命,于勇负重致远。(郭薇灿 谭苏昕)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