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知识 >昌宁:金黄的面馃喷香的乡愁 正文

昌宁:金黄的面馃喷香的乡愁

[知识] 时间:2024-04-28 20:41:1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200次

打面馃蒸饭

  面馃,对于许多人来说,金黄可能是馃喷一个脑洞大开的词语。其实,香的乡愁这是昌宁昌宁农村一种用玉米面做成的颗粒状主食。对1980年代以前出生的金黄昌宁农村人而言,面馃饭不仅仅是馃喷一种填饱肚子的食品,更是香的乡愁乡愁记忆里最难忘的元素。

打面馃蒸饭

  现在昌宁的乡村中老年人,时不时总会想吃上几顿面馃饭,金黄“忆苦思甜”饱饱口福。馃喷许多老人都说,香的乡愁虽然这几年条件好了,昌宁天天都吃过去想吃也吃不上的金黄大米饭,却很难吃到过去“黄霜霜”的馃喷面馃饭了。越是吃不到,就越是想吃。

水磨坊

  面馃饭看似是简单,其实有很多讲究。要好吃,首先玉米就很讲究,最好的要选老品种细黄玉米。然后才是磨面,最好是用水磨磨的面。

水磨坊

  水磨房,过去几乎村村寨寨都有,现在却基本成了珍稀物品。水磨房一般建在村脚的河边。磨面前就得仔细打扫一番。先撬开磨盖,把磨齿和磨盘打扫干净,然后在磨斗里倒入金黄的老品种细黄玉米,调整好磨的高低,把水从水沟里放下来,冲动下面的“伞盘”开始磨面。

 

打面馃蒸饭

打面馃蒸饭

  磨面的汉子,用长满老茧的大手试试面的粗细。看着旋转的石磨和不断涌出来的面粉,眼里似乎看到了那金黄的面馃饭,还有过去磨房里堆积如山的玉米和磨房外等着拿面的乡亲。对于这个山里汉子来说,水磨的旋转声、催面棍敲出的节奏和磨房下的水声,是他生活里听过的最美旋律。

面馃饭团

  做面馃饭的过程,在昌宁农村叫“打面馃”。

  开始打面馃,主妇就变成了魔术师,有规律、有节奏地摇动着簸箕,一个个小面团如水波浪般,在簸箕里跳着欢快地舞蹈。 “编这簸箕、懒筛的人都已经不在好多年了,现在没人会编这东西了。”说起打面馃用的筛子和簸箕,许多主妇都宝贝得不行。

水磨坊

  打好面馃后,细心地用手把面馃分散,便开始蒸饭了。蒸饭用的叫甑子与蒸笼不同,是不分层的。今天所用的甑子,大多是现代的工业产品了,不再是传统用木块箍起来的那种,因为现在很少有人会弄那个。即使过去,箍甑子可是木匠活里的细活,往往几村几寨才有一个箍得好的,因此也非常吃香。

  蒸面馃饭,得先等蒸汽上来后,让甑子热了再放下去,不然饭容易结成大面团,不好吃。看着上汽后,先在最下面垫一层生米饭,也就是米淘洗后经过适当煮后,还没完全熟透的米饭。然后,把打好的面馃轻轻抖入甑子中,用手摊平,然后再在上面撒一层生米饭,盖上甑盖。大约半小时后,一甑散发着玉米清香的面馃饭便好了。

  “以前困难的时候,能天天吃饱面馃饭就很幸福。现在日子越来越好过了,能吃上正宗的黄玉米面馃饭同样是幸福。”这就是山里老人的幸福观:一家子人和和睦睦、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是啊,无论是吃什么样的饭、住什么样的房、走什么样的路,都比不上和睦、平安、健康。人们苦苦追求的幸福,其实就如这面馃饭一般平常、简单。

  云南网通讯员 吴再忠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