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讲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的理论

[知识] 时间:2024-04-29 02:56:0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85次

  “静下心、坐下来,州讲住读原著、老百理论悟原理。姓听浸润着真理的得懂味道,初心愈发闪亮,红河使命愈加明晰。州讲住”郎朗的老百理论阅读声,反映着领导干部们对待学习的姓听认真态度;“热起来、紧起来、得懂干起来、红河强起来。州讲住”严肃细致的老百理论讨论中,浸透着对红河未来发展浓厚的姓听思考气息。

  学以致用、得懂学用结合、学用相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坚持基层群众的主体地位,创新宣讲方式,拓宽宣讲渠道,夯实宣讲力量,形成“网上网下齐发声、各行各业同步讲”的多层次、全覆盖宣讲格局,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等深入人心。

  “领头雁”勇当“宣讲员”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红河州委常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带头讲党课、带头开展研讨,精心研究制定学习方案,亲自抓组织实施、抓督查落实,推动学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在州委的示范引领下,通过组织领导干部带头讲、宣讲团成员示范讲、社科力量阐释讲、模范代表鲜活讲、青年讲师生动讲、网络媒体多形式讲等,全州上下学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热潮持久而澎湃:

  一场场思想盛宴让学习宣讲走深走实。在州级领导示范带动下,全州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认真悟、主动讲,各县市党政主要领导、州级各部门主要领导在各县市辖区、分管领域、深入基层单位宣讲。州委宣传部、州融媒体中心组织领导干部、社科专家、党校教师录制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州第九次党代会宣讲视频,通过“学习强国”红河州学习平台和云南红河发布等媒体开展“网上宣讲”;州少数民族影视语译配中心译制少数民族语音视频,以村村响应急广播等形式给少数民族群众宣讲……

  截至5月30日,全州共开展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主题宣讲6500场22.8万人次;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主题宣讲5351场19.7万人次;常态化分众化宣讲15937场55.9万人次。

  “小蜜蜂”讲清“大道理”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红河州紧紧抓住青少年群体这个重点,坚持守正创新,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组建了蒙自市“红色小蜜蜂”志愿宣讲队等特色宣讲队伍,厚植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为青少年和广大干部群众宣讲党的、革命的、英雄的故事。

  朗朗童声讲党史,阵阵歌声颂党恩。此后,“红色小蜜蜂”的宣讲舞台开始逐渐遍布蒙自市各个红色景区、敬老院、乡镇、社区、广场,有红色景点的地方就有“红色小蜜蜂”的身影,“红色小蜜蜂”飞到哪里就把红色精神传播到哪里。

  随着宣讲的深入开展,“红色小蜜蜂”的宣讲内容从党史延伸到了疫情防控、身边的榜样、传统文化……他们的宣讲阵地也从线下拓展到了线上。他们就像辛勤的小蜜蜂,在祖国西南边陲各族群众心中播撒“边疆人民心向党”的种子。2021年11月,蒙自市“红色小蜜蜂”志愿宣讲队荣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红色小蜜蜂”登上了全国大舞台,走到了全国观众面前,成为了巩固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生力军。

  红河州各县市纷纷学习借鉴蒙自经验,组建了自己的“红色小蜜蜂”志愿宣讲队,让更多的青少年主动参与到基层宣传工作中,“红色小蜜蜂”队伍和影响力不断壮大,在全州掀起了“心向党、心向上”的红色风潮。“红色小蜜蜂”用他们辛勤的足迹和独特的方式传承红色血脉、传递理想信念,成为红河州党史学习教育中的鲜活力量。

  “抓基层”释放“大能量”

  5月14日,红河州“砥砺奋进新征程 喜迎党的二十大——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理论宣讲大赛决赛在红河大剧院举行。比赛中,选手们围绕火热实践、先进典型等从不同视角,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场观点鲜明、解读新颖、精彩纷呈的理论宣讲。

  该比赛只是我州抓实基层宣讲的一个缩影。

  石屏县彝语小分队奔赴少数民族聚居村寨开展双语宣讲、元阳县通过“火塘夜话”把宣讲课堂搬到火塘边……我州打造出一支支活跃在群众身边的理论宣讲队伍,他们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

  盘江乡普家境村委会是建水县最偏远的村子之一,这里的彝族人口占居住总人口的90%以上。为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更好地传达给基层群众,建水县下派盘江乡驻普家境村委会的乡村振兴驻村队员,结合当地发展实际,积极当好党的政策宣讲员。

  驻村工作队员张兴学喜欢跳舞,驻村期间他经常召集村民到村活动室或小广场,带领大家跳彝族烟盒舞,并趁着休息时间,向村民们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同大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政策。

  把话筒交给基层党员干部,把群众变成宣讲主角,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活动在全州广泛开展,大众宣讲团、民语小分队等深入社区村组,使田间地头成为大课堂,奏响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最强音”。

  云南网通讯员 张永贵 记者 黄翘楚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