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组穿针引线 书法名帖拨交北京

[综合] 时间:2024-04-29 02:28:1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40次
书法珍宝《伯远帖》(图片来源:大公报)
  中评社香港10月4日电/《伯远帖》、香港小组《中秋帖》、穿针《五牛图》、引线《韩熙载夜宴图》……近年来,书法这些文物一经展出就圈粉无数。名帖然而,拨交北京很多人不知道它们有一个共同的香港小组特点,即均由“香港秘密收购文物小组”从香港购回,穿针这也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流失文物回归的引线历程。  民国以来,书法由于连年战乱,名帖大量珍贵文物流至香港,拨交北京吸引众多中外藏家、香港小组文物商贩目光,穿针文物面临着进一步流失的引线危险。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心下,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成立“香港秘密收购文物小组”,专门在香港从事珍贵文物抢救工作,保护和追回了大量流失的文物。其中,又以《中秋帖》和《伯远帖》的回归最为后人所乐道。  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和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被乾隆统称为“三希”。清末时,中秋、伯远二帖被溥仪携出紫禁城,其后几易其手,辗转至港。  1951年10月,郑振铎得悉“二希”即将询价出售的消息后,立即启动文物抢救工作。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副局长的王冶秋奉命偕同上海文管会主任徐森玉、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兼程南下谈判,最终成功购回“二希”,拨交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结束了两件国宝长达数十年的颠沛流离。此后几年间,“文物小组”有计划的征集了唐韩滉《五牛图》、五代董源《潇湘图》、宋徽宗赵佶《祥龙石图》等重要文物。  (来源:大公报)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