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丨大暑至!从衣食住行看古人们如何“优雅”度过酷暑

[知识] 时间:2024-04-30 02:42:0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01次

    

大暑,优雅

既是视频暑至食住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也是丨大古人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提醒大家注意防暑哦!从衣

“人皆苦炎热,度过我爱夏日长”

没有空调、酷暑电风扇这些现代科技加持,优雅

古人为何会爱这漫漫“苦”夏?

老祖宗们的视频暑至食住智慧当然超乎我们的想象!

今天就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丨大古人

一起看看古人有哪些“消暑”小妙招?

IMG_4925 2.jpg

【衣 篇】

话说汉唐那会儿,我国还算穿衣自由,度过尤其夏天衣裳料子更是酷暑轻薄的“罗衣”,透气性堪比现代。优雅马王堆汉墓曾出土过一件素纱襌(dān衣,视频暑至食住是丨大古人当时典型的夏衣制式,由蚕丝织造,薄如蝉翼,轻如云雾,重量仅有49克。

截屏2023-07-21 下午3.18.29.png

▲西汉直裾素纱襌(dān)衣

文人雅士还会到深山中修行,李白一首:“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直接相当于裸奔...??随着纺纱技术提升,又出现了穿好几层仍是半透明效果的纱衣,但纱衣价格不菲。老百姓日常主要穿葛布(苎麻)等纤维作物的衣物,《韩非子·五蠹》中提到,尧就是“冬日麑裘,夏日葛布”。

undefined

▲宋 佚名 《槐荫消夏图》局部

undefined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食 篇】

古人和我们一样热衷冷饮,大概三四千年前出现冰窖后,他们已经懂得“冬日储冰,夏日取用”之道,冰块在夏季被用来储藏肉食、做消暑冷饮。春秋时期诸侯们的宴席上,米酒被置入“冰鉴”内制成“冰镇米酒”,“冰鉴”可以视作是当时的冰箱。

截屏2023-07-21 下午8.16.38.png

▲战国 青铜冰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汉代冷饮并不算丰富,有记载当时人们将蜂蜜放进冰镇过的水中来解暑。唐朝时开始出现卖冰的铺子。

491cafa4dc9d409d9d5731be090893f6.gif

到了宋代已经出现各式各样的“冰淇淋”了,宋人在冰里加入水果和果汁,称为“凉水”。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的冷饮品目繁多,其中紫苏饮、凉面、沙糖绿豆、苦水(一种加冰的茶)、金橘雪泡等较有代表性。至元代,学习蒙古地区又加入了牛(羊)奶,称为“冰酪”,彼时的“冰淇淋”和现代已经十分接近。还有个冷知识:“冰淇淋”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意大利并传播开来的。

a4186431ae69419b255ef32fdd8a3d1e.gif

晚清时期还出现了“气泡水”又称为“荷兰水”——一种新型碳酸饮料,最早售卖于西医药方。

undefined

▲《清明上河图》局部

undefined

▲唐 《章怀太子墓壁画》 侍女手中捧着装饰了花朵的“酥山”

【住 篇】

古人也有自己的“空调房”

42a850ac1c9e992ae850396b031ec5ad.gif

汉代皇宫里设有夏季专用房为“清凉殿”,据《汉书》记载:殿内有石头床,玉盘盛有冰块,侍女用扇子将冰块的凉气传递到屋内各处,妥妥的“空调房”。

截屏2023-07-21 下午6.25.41.png

唐宋时期富贵人家在庭院荷塘临水处设有“水亭”作为夏日乘凉的地方:顶有亭盖遮阳避日,并装有冷水储存罐,水从亭子的顶檐向四周流下形成水帘,并带动风车转动,人们在亭内饮冰食果,聊天作诗,凉爽又风雅。老百姓做不了“水亭”但也有自己的“小妙招”,用竹子做骨架,凉席做顶,搭凉棚防暑。

截屏2023-07-21 下午6.14.06.png

▲仇英·《竹梧消夏图》局部

【行 篇】

七七八八的消暑“神器”

undefined

undefined

华盖:古代的“遮阳伞”之超豪华配置,按品阶使用古画中的消暑神器宋代《佚名宫沼纳凉图》(局部),图中有冰镇水果和酒古代的冰镇果盘宋代《佚名宫沼纳凉图》(局部)

截屏2023-07-21 下午8.36.08.png

竹夫人:《红楼梦》中提到过竹夫人,薛宝钗曾出过一个谜语:“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来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竹夫人”。

截屏2023-07-21 下午8.36.43.png

帷帽:古人的“遮阳帽”用来遮挡的薄纱长度不一,短的可掩到颈部,仅遮盖颜面,叫做“浅露”;长的可下垂到遮蔽全身。

截屏2023-07-21 下午8.53.56.png

玉枕、凉簟:李清照的“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辛弃疾的“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二人都曾在诗句中记录了这类消暑床上用品。

截屏2023-07-21 下午8.34.54.png

手摇电风扇:晚清就已出现,据说雍正皇帝是创始人,佩服他的脑洞!炎炎夏日,常会因为燥热而心烦意乱,古人教给我们“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还有“心静自然凉”值得我们用心揣摩。

文字/视频制作:王梓含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