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年·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武汉:创新释放发展新动能

[时尚] 时间:2024-05-05 01:33:5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25次

  “这颗芯片将填补我国主流存储器领域空白。庆祝企调”在武汉光谷国家存储器基地,改革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长高启全指着展板说,开放我国首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年百32层三维NAND闪存芯片,年内将实现量产。城百创新

  武汉,县百新动这座历史上因武钢、研行武船、武汉武重等重工业而闻名的释放工业重镇,正在悄然发生变革:在创新驱动下,发展以信息技术、庆祝企调生物医药、改革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开放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向着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年百产业创新中心迈进。

  改革开放以来,城百创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武汉始终坚持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作用,以自主创新掌握发展主动权、提升动能转换接续力,走出内陆特大中心城市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从“一钢独大”到“新三大引擎”,产业结构再升

  1979年7月,21岁的周智敏从学校毕业,分配到武汉钢铁厂工作,“当时进武钢是年轻人的梦想。”

  “武钢一咳嗽,武汉就感冒”。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在武汉布局了一系列“武”字头的重点项目,组建了一大批大学院所,推动武汉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工业偏重特别是“一钢独大”的弊端浮出水面: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老路越来越难走,产能过剩、出口受阻,产业迭代升级难成规模……1978年,武汉GDP居全国第十位,2002年跌落至第十四位。

  一个诞生过“汉阳造”“江汉轮”,开启中国近代工业之先河的工业重镇,发展之路在哪里?

  回顾改革开放历程,“创新”是武汉改革发展的关键词,也是大武汉复兴的驱动力。2004年,酝酿已久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提升为国家战略,武汉抓住机遇,向自主创新要发展,加速从老工业基地向先进制造业基地转型。

  2010年春天,作为武汉地标之一的武汉重型机床厂旧厂区拆除,在光谷佛祖岭“从头再来”。武重埋头在盾构机、牙轮钻机等“专机”领域自主研发,终于扭亏为盈,在重型机床行业中加快突围。

  老企业重获生机的同时,新动能竞相迸发。2001年,我国第一个专业化集群化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获批。如今,这里汇聚烽火科技、长飞光纤、华星光电、小米、联想—MOTO等一批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知名企业,万亿元级的“芯屏端网”光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渐具雏形。

  从光谷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到武汉开发区的国家智能汽车基地,从东西湖区的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到新洲区的国家商业航天产业基地,2007年以来,武汉先后获建30多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循着“光谷”的发展模式及路径,发展壮大、形成规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动力。今年3月以来,武汉几乎每月都有一批总投资千亿元左右的项目集中开工。

  昔日的“一钢独大”,如今已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汽车、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命健康等千亿元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引领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三大引擎”。目前,武汉光纤光缆产量的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66%和25%,激光产品国内占有率超过50%。悄然之间,武汉已崛起为全球中小尺寸面板研发制造的高地。

  2016年9月,周智敏办理了退休手续,前往光谷一家信息技术公司任职。“武汉工业逐渐变‘轻’了,正在经历经济转型,我也迎来个人事业发展的新机遇。”周智敏现在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发,为一些老制造企业提供智能化服务。2017年,武汉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827家,居中部地区第一。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