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双向交流三十年 郭伟峰:勿负网络时代

[综合] 时间:2024-04-29 04:02:2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46次
大陆记者范丽青、两岸郭伟峰在1991年8月12日抵达台北桃园机场,双向时代开启两岸新闻双向交流大门。交流
   中评社香港9月30日电/编者按:1991年8月,年郭新华社记者范丽青和中新社记者郭伟峰在两岸相隔42年之后,伟峰勿负网络作为大陆记者第一次踏上台湾宝岛进行采访,两岸打开了两岸新闻双向交流的双向时代大门,载入了两岸关系史册。交流在30年之后,年郭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伟峰勿负网络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郭伟峰撰写了本文,两岸一在于纪念当年的双向时代不凡时刻,二在于叙说一个不愿意在两岸新闻交流道路上停步的交流新闻人的理想与追求。作者认为:从网络新闻传播的年郭角度来看两岸关系,当然与从政党政治的伟峰勿负网络角度、或者经济、文化的角度来看是有所不同的。作为一个从事两岸关系新闻传播工作的媒体人,应该走上创新之路,从网络新闻传播的角度来沟通、观察、分析、研判乃至参与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并且要通过网络新闻的传播与交流,减少两岸彼此的误解,化解两岸之间的争议,增强两岸双方的互信,促进两岸共同的交流。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8月号以《中评社与两岸关系中的网络媒体传播》为题发表了这篇文章,文章内容如下:    1991年8月12日,我与新华社记者范丽青作为大陆记者踏上了台湾的采访之道,这是两岸分隔42年来,在两岸官方均许可之下,大陆记者因公务第一次走进台湾岛。虽然至今30年过去了,我却一直走在两岸关系新闻传播的路上,从未离开。30年前,我下定决心此生要为两岸和平发展做出贡献,至今初心不变。致力于两岸关系中的网络新闻传播,就是我的为两岸和平努力的具体实践,尽管异常艰难,但甘之如饴。  而创办中国评论通讯社,走上网络新闻传播之路,是因为受到了汪道涵会长的启发。大约在1997年底,汪道涵会长在一次的谈话中对我们说,今后要通过网络来联通两岸资讯,还可以供两岸的专家学者在网上交流研究。当时互联网传播刚刚起步不久,网络媒体还没有进入成熟的阶段,汪道涵会长的先见之明,确实了不起。  我由此认识到,从网络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两岸关系,当然与从政党政治的角度、或者经济、文化的角度来看是有所不同的。作为一个从事两岸关系新闻传播工作的媒体人,应该走上创新之路,从网络新闻传播的角度来沟通、观察、分析、研判乃至参与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并且要通过网络新闻的传播与交流,减少两岸彼此的误解,化解两岸之间的争议,增强两岸双方的互信,促进两岸共同的交流。为此,我与同事们在香港进行了长达24年的努力,可以说,完全没有虚度的感觉。虽然现在的两岸关系重返惊涛骇浪之际,两岸新闻交流遭遇重挫,但是对于两岸关系的未来,我仍充满期待,充满信心。
【第1页第2页第3页第4页第5页第6页第7页第8页第9页第10页第11页第12页第13页第14页第15页第16页】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