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有多少人死去,这个悲剧才能记住?

[时尚] 时间:2024-04-29 04:08:4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73次
一个世纪后,多少泰坦尼克号的人死悲剧重现——

在去往“泰坦尼克号”沉没现场的途中,“泰坦号”潜水器发生灾难性内爆,悲剧五人全部葬身海底。记住

此次探险活动由深海探索公司“海洋之门”主办,为期8天,人死门票25万美金,悲剧参加的记住大多都是亿万富翁。

“海洋之门”的创始人也在其中,他的人死妻子还是泰坦尼克号遇难者的后人,这更为此次探险蒙上了一层悲剧性的悲剧意味。

距离泰坦尼克号海难已经过去一个多世纪了,如今,多少泰坦尼克号的人死残骸还在北大西洋的海底静静伫立着,如同幽灵般,悲剧它散发的魅力穿过3800米的深海辐射向全世界,吸引着无数人为之痴迷疯狂。

令人遗憾的是,泰坦尼克号的残骸正在消失。

有研究称,它的船身散布着多个菌落,数以万计的细菌将它当做食物,不停地蚕食它。

图源:《唤醒泰坦尼克号》

图源:《唤醒泰坦尼克号》

这也意味着,在未来的某一天,泰坦尼克号会彻底消失在海底。

但泰坦尼克号的生命力却并不会附着在那堆脆弱的钢铁之上,在人们心中,它是永恒的。

“I'm the King of the world”

在西方,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英语中,有三个词是整个地球都知道的。那就是可口可乐、上帝和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闻名全世界,一定绕不开那部同名电影。

这部电影当时有多火呢——

在每个上映的国家,它的票房成绩都是第一。

图源:泰坦尼克号幕后花絮

图源:泰坦尼克号幕后花絮

北美票房高达6亿美元,创下影史第一的记录,虽然在之后票房记录被打破,但蝉联北美票房冠军15周的成绩,至今无人撼动。

在中国上映后,《泰坦尼克号》引发了观影狂潮。

许多电影院都排起了长长的队,有位上海男孩创下连续观看14遍的记录,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了盲人观看的情形。

在中国内地,这部电影一举拿下3.6亿人民币的票房,11年间无人超越。

图源:泰坦尼克号幕后花絮

图源:泰坦尼克号幕后花絮

最终,《泰坦尼克号》创下全球票房18.4亿美元的奇迹,直到12年后被卡梅隆导演的另一部电影《阿凡达》超越。

现今,在全球票房榜上,《泰坦尼克号》仍占有一席之地,并且是前十中唯一一部90年代的电影。

票房火爆,奖项也拿到手软。

《泰坦尼克号》横扫当年的奥斯卡,14项提名追平了《彗星美人》保持47年的记录,11座奖杯平了《宾虚》保持38年的记录。

那晚,卡梅隆捧着最佳导演的小金人,朝天展开双臂,就像杰克站在船头那样,他大声喊出了杰克当时说的那句台词:

“I'm the King of the world.”

图源:泰坦尼克号幕后花絮

图源:泰坦尼克号幕后花絮

当然,这部电影成为经典,离不开幕后团队付出的努力。

《泰坦尼克号》拍摄制作长达五年,造价两亿美元,是当时成本最为昂贵的影片,这都要拜导演卡梅隆所赐,他是出了名的完美主义者。

为了拍摄这部影片,他搭建了一艘和泰坦尼克号1:1的模型,就连船舱内的豪华场景都和真实的场景相差无几。

图源:泰坦尼克号幕后花絮

图源:泰坦尼克号幕后花絮

剧组按照真实数量复制了甲板椅、桌灯、瓷器、皮箱、救生衣和航海零件等等,总计数千件,卡梅隆规定所有器具都要印上白星航运公司的标志图案,就连放置火柴盒的小架子也没忽略。

图源:泰坦尼克号幕后花絮

图源:泰坦尼克号幕后花絮

研究泰坦尼克号多年的司法鉴定专家看到这艘船后,直呼:“这艘船一看就是泰坦尼克号,这不是有点像,它看起来就是。”

图源:泰坦尼克号幕后花絮

图源:泰坦尼克号幕后花絮

为了了解真实的细节,卡梅隆还带领探险队下潜到泰坦尼克号的残骸处达24次之多,影片开始泰坦尼克号残骸的镜头,有一部分就是真实的场景,一部电影硬生生地被拍成了纪录片。

图源:泰坦尼克号幕后花絮

图源:泰坦尼克号幕后花絮

为了呈现极佳的视觉效果,卡梅隆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特效技术,影片中一个俯瞰整艘船的镜头,短短10秒钟,高达100万美元。

图源:《定义2021》

图源:《定义2021》

尽管拍摄这部电影下了血本,卡梅隆也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但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前,好莱坞没人看好它,质疑声从未停止过。

美国《综艺日报》开办“观赏《泰坦尼克号》”栏目,每天都将其放在首页,不间断地讽刺挖苦他们。

图源:泰坦尼克号幕后花絮

图源:泰坦尼克号幕后花絮

投资了上亿美元的资本家,预言这部电影将是不亚于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的灾难。

卡梅隆甚至做好了导演生涯结束的准备,剪辑影片时,他拿出一个剃须刀片放在编辑机屏上,上面写着,如果电影失败了就毁掉它,“不过后来我不必用了”。

图源:泰坦尼克号幕后花絮

图源:泰坦尼克号幕后花絮

虽然《泰坦尼克号》是一部爱情电影,但引起卡梅隆拍摄兴趣的却不是爱情。

这其实是卡梅隆的远见,以一个普世的爱情故事切入,引出人们对灾难悲剧的思考,事实证明,他成功了。

有位印度人喜欢橱柜中精美的碗碟倒下碎裂的画面,他说那是完美走向毁灭的过程。

图源:泰坦尼克号幕后花絮

图源:泰坦尼克号幕后花絮

有个十几岁的美国小女孩喜欢罗丝家中的照片墙,照片展示了罗丝从少女时期到老年的生活轨迹,这让小女孩开始思考人生的多种可能性。

图源:泰坦尼克号幕后花絮

图源:泰坦尼克号幕后花絮

卡梅隆最喜欢自己设计的一处闲笔,灾难发生后,三等舱的人们慌乱地不知逃往何处时,他们选择跟着一群老鼠跑。

图源:《泰坦尼克号》

正是电影中蕴含的普世价值观,才让世界各处的人们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画面和情节,这得以让《泰坦尼克号》跨越地域、跨越社会和文化、跨越时间,成为人们心中的经典。

“再多的海水都不能淹没的爱”

《泰坦尼克号》虽然是一部电影,但它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其中的很多人物和故事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

影片中,由于船上救生艇不够用,史密斯船长下达了“妇孺先行”的指令,这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在后世还被传为一段佳话。

图源:《泰坦尼克号》

沉船前,电影中一对老夫妇躺在床上相拥而吻,全然不顾涌进的海水穿过床底。

他们的原型是美国梅西百货的创始人斯特劳斯夫妇,开头提到的“泰坦号”潜水器事故中一位遇难者的妻子,就是这对夫妇的后人。

图源:《泰坦尼克号》

当时斯特劳斯先生已经67岁,救生员以他年龄大劝他登上救生艇,但这位老先生却毅然拒绝了:“我绝不会在别的男人之前上救生艇。”

而斯特劳斯太太说什么也不肯离开丈夫,她深情地对丈夫说:“多少年来,你去哪我去哪,我会陪你去你要去的任何地方”,说完把自己的位子让给了女佣。

随后,两位老人互相挽着对方的手臂,并肩坐在甲板椅上,共赴生命的最后一刻。

后人为了纪念他们修建了一座纪念碑,上面刻着:“再多的海水都不能淹没的爱。”

斯特劳斯夫妇

电影中的小提琴家,原型是华莱士·哈特利,他当时被指定为白星轮船公司泰坦尼克号游轮的首席乐队指挥。

图源:《泰坦尼克号》

接到任命后,他有些犹豫,因为他不愿离开自己的未婚妻,但为了能给自己的工作添点光彩,他还是赴任了。

他带领着7位音乐家在头等舱为富人奏乐,海难发生后,为了平复乘客恐慌的情绪,他们在甲板上奏响了生命的乐章。

船首沉没的那一刻,哈特利还对着其他人高呼:“先生们,我们永别了。”

他走后,他的未婚妻一生没有结婚。

华莱士·哈特利

当时的美国首富阿斯特四世也在船上,他的遗产至少值2000万美元,占当时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107。

乘坐泰坦尼克号前,他和妻子新婚不久,刚刚度过了半年的蜜月期,这次乘船是为了陪伴怀孕的妻子到美国生产。

灾难发生后,阿斯特四世将妻子和女仆送上救生艇,他询问船员自己是否能上船陪伴妻子,船员说必须等到妇孺都上船后才能让男人上船,他欣然应允。

沉船前,有人看到他和一位乘客站在右舷上,一起悠然地抽着烟。

阿斯特四世

世界著名的管道大亨本杰明·古根海姆也在这场海难中丧生,被海水冲走前,他展现了真正的绅士姿态。

当乘客都穿上救生衣后,他却回屋换上了一套正式的晚礼服,因为他已经“做好准备像绅士一样沉入海中”

他坦然说道:“如果说没有足够的船只给妇女孩子的话,我很愿意玩这场作为男人的游戏。我不会在死亡面前当一个懦夫……

我会一直遵守男人的法则一直到死。女士们不能因为本杰明·古根海姆的懦弱而不能上救生艇。

轮船下沉时,他在甲板上怡然自得地坐着,小口喝着白兰地,抽着雪茄。

本杰明·古根海姆

一位幸存的史密斯夫人永远都忘不了一位女士,当时,她的两个孩子被抱上救生艇后,她坐不上去了,这位本来已经坐上救生艇的女士随即起身离座,将她推了上去,并对她喊道:

“上去吧,孩子不能没有母亲!”

在众多温情的故事中,也不乏有被世人看作反面的人物。

一个名叫细野正文的日本人和一个名叫内尚·克雷科利恩的土耳其人,趁着船员不注意,男扮女装爬上了载满妇女儿童的救生艇,从而得以逃生,事情曝光后,他们在世人的唾骂中度过了余生。

日本人 细野正文

一艘轮船,一场灾难,爱情与自由、名利与财富、道德与人性,揽尽人间百态。

人类必将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代价

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最催人泪下的一幕,莫过于罗丝漂浮在木板上和杰克永别的画面。

实际上,卡梅隆的灵感来源于泰坦尼克号上幸存的一位中国人——方荣山,他掉到海中,抓住一块漂浮的木板才捡回一条命。

图源:《泰坦尼克号》

很少有人知道那艘船上还有8位中国人,他们中有2人丧生,6人幸存下来,背后是一代华人被隐去姓名,饱受歧视的艰苦历程。

那时,所有获救的人到达纽约港后都受到礼遇,只有中国人被拒绝入境。

因为美国正推行《排华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部以法律形式、以政府的名义,“合法”排斥、迫害少数族裔的法案,直至1943年才被废除。

图源:《六人》

六位中国人获救第二天就被送上了开往古巴的水果货船做工,但此时,他们的灾难还未结束。

8位中国人6人幸存,由于极高的生存率,他们的求生经历被西方媒体大肆诋毁报道。

尤其是白星航运董事长布鲁斯·伊斯梅的“证言”,他说自己所在的救生艇上,有四位中国人偷偷藏在座椅下面,称他们是偷渡客。

图源:《六人》

事后证明,这是伊斯梅在造谣。

可西方媒体哪管这些,他们不屑去求证,疯狂诋毁中国人,造谣他们假扮妇女求生,指责他们抢占了妇女儿童的逃生机会。

《丹佛邮报》曾登出报道 “中国规则:先救男人,而非女人” ,消息传到中国后,国内的媒体也开始了批判,有媒体把他们称之为“铁达尼号上的国耻”。

直至去世,这六位中国人都没能得到一句道歉。

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再次印证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那时的中国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时期,封建帝制刚被推翻,国力贫弱,国际地位低下,所以,美国才敢明目张胆地种族歧视。

图源:《六人》

但在生命面前,是不分种族、阶级、强弱的。

泰坦尼克号沉船的灾难是无数个巧合造成的悲剧。

从设计它的那一天起,它就在劫难逃。

为了建造又大又豪华的楼梯,设计师不得不降低防水舱壁的高度,这也是泰坦尼克号加速沉没的原因之一。

建造者没有订购最纯净等级的锻铁,而选用了一种掺着杂质的低级铁,使得钉在船身上脆弱的铆钉头轻易被冰山划破。

图源:《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

为了让甲板上显得不那么凌乱,本该有48艘的救生艇,实际只有20艘,而英国贸易委员会过时的条例又允许了这一行为。

图源:《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

被换下的船员带走了锁着双筒望远镜储物柜的钥匙,使得瞭望员只能用肉眼察看前方的状况。

图源:《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

撞上冰山之前,泰坦尼克号收到附近轮船发送来的五次冰情警告,全都被忽略。

薪水微薄的无线电报员为了赚钱帮乘客发送信息,而因此忽略了最后一次冰情警告,甚至还对打断他发送信息的加利福尼亚号恶言相向,对面一气之下关闭了无线网络,而这艘船是距离泰坦尼克号最近的船只,直接错失了救援机会。

......

图源:《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

那么多的巧合,哪怕仅仅不满足一个,悲剧都不会发生。

但悲叹过后,我们会发现,这是偶然也是必然。

那时的整个西方都陶醉在工业革命的狂欢之中,认为人类无所不能。

泰坦尼克号的诞生被视为工业革命的骄傲,它是有史以来最大、最快、最豪华的邮轮,号称“永不沉没的梦幻之船”,有船员还对乘客说“就算上帝也无法让它沉没”。

图源:《泰坦尼克号》

就连工作严谨的史密斯船长都产生了绝对安全的错觉,他曾说:“我想象不出任何会使船沉没的情况。现代造船技术已经让它远离海难。”

这场惨痛的悲剧正是人类为自身的傲慢所付出的代价。

图源:《泰坦尼克号》

到如今“泰坦号”潜水器发生事故,也是同样的原因。

事故发生后,卡梅隆深感震惊,他认为这次事故与“泰坦尼克号”沉船有着相似之处,都与人们忽视警告有关:

“事故又发生了。在同一个地方,出于同样的原因,残骸边上又多了一艘沉船。”

其实,“泰坦号”潜水器从设计之初就无法确保乘客的安全,因为它没有经过任何监管机构的批准或认证。

早在2018年,“海洋之门”创办人斯托克顿·拉什就曾被深潜工程行业专家发出过安全警告,但被他以扼杀创新为由忽视了。

26年前,卡梅隆在《泰坦尼克号》中隐藏的寓意丝毫没有过时:

“人类独有的弱点,傲慢、自负和贪婪,将他们征服自然的雄心碾得粉碎。”

部分参考资料:

1.人物《詹姆斯·卡梅隆:跃上鲸鱼的背》

2.观察者网《卡梅隆:要是我能早点发出警告就好了》

3.南风窗《内爆的泰坦号,一场疯狂的富豪游戏》

4.南方人物周刊《寻找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

5.南方周末《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

6.广州日报《泰坦尼克号沉没百年,幸存者唱歌掩盖落水者惨叫》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