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城南“兴”事 正文

城南“兴”事

[百科] 时间:2024-04-29 00:08:4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68次
杭州日报讯 城南旧事多。兴

相对杭州老城区来说,城南事位于高新区(滨江)的兴西兴古镇,是城南事城南的城南。

这是兴与京杭大运河命运紧密相连的一个古镇,它的城南事兴盛与衰落,都与大运河有着紧密的兴联系。

曾经,城南事这里北驾南舣、兴舟来纤往,城南事是兴连接浙东运河和钱塘江的要冲,叙述盛世繁华的城南事运河故事。而今,兴隐于高楼林立中的城南事西兴古镇,老屋临河、兴古桥横跨,依旧一派浓郁的江南韵味。

多年来,位于商圈云集、车流滚滚的都市繁华处,西兴古镇又是如何保持本真、遗世而潇洒地存在的?

2006年6月1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文化遗产日”调研时讲道:“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要求出发,正确处理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管理、利用的关系……加大保护力度,抢救为主、保护第一,切实保护好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

“抢救为主、保护第一”,西兴古镇的发展始终坚持着这一点。2003年7月25日,杭州日报刊载的一则《西兴老街拒绝“变脸”》报道中这样写道:

“‘决策要对历史负责,要对子孙后代负责。’当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最终落在商业利益的获取和人文价值的保护的冲突上时,高新区(滨江)政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花巨资‘保护’西兴老街。”

在“八八战略”的引领下,近20年来,西兴古镇经历了挖掘、修缮和保护,仍很有底气地保持着原本的模样。

最大的变化就是“没有变”

西兴古镇的“精髓”,是沿着官河的一条长为960米的老街。

漫步在老街上,两边是老式民居建筑,石桥、牌坊、街亭、河埠头随处散落;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扇着大蒲扇唠嗑;官河边有大伯在小雨中专注地钓鱼;擦肩而过的老街坊,互相打招呼;三三两两的游客在拍照……过往的痕迹、生活的烟火步步可见。

河畔有一白墙黛瓦的小院,内设西兴过塘行码头专题陈列馆。走进陈列馆,历史的木门被“吱呀”一声推开,承载着江南古韵和河运繁华的岁月记忆,好似被那时光流水里一句响亮的——“靠塘去!”陡然唤醒。这是过塘行留下的遗迹,亦是西兴文化的精粹。

“过塘行”是什么?过塘行,即转运栈,专替过往客商过塘翻坝转运商品(货物),一把算盘、一本账簿、一杆大秤就可开张。货物在这里通过挑夫运货,转运到钱塘江以北,再运到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城市,过塘行成为整个运河大动脉上的重要关节,这里不仅是古代的物流中心,也是人流中心和文化中心。

在陈列馆的墙上,挂上着两幅手绘的地图——《萧山县西兴镇图》《西兴街行肆图(1911年-1956年)》。地图的作者王根生,今年82岁,是土生土长的西兴人,祖上在杭州经商。

“过塘行最大的特点就是‘专业’。”热爱文史的王根生,对过塘行的历史如数家珍。明末清初最盛时,登记在册的过塘行共有七十二爿半,经营范围有大体分工,有过禽蛋的,过茶叶、药材的,过牛、羊、猪、鱼秧的,过棉花、蚕丝、绸缎的,过百杂、灯笼、木器的,种类繁多。一般过塘行均全年营业,只有一家黄鳝行,因为鳝鱼上市有季节性,每年总有几个月不开门,被戏称为“半爿”。

2017年,凭儿时记忆,王根生手绘了这两张旧时的西兴老街地图,地图上清楚地标注了老街上的每一户人家和店铺。“我画下以前的老街,就是想让现在的年轻人知道老街是怎么来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它。”

“看西兴,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王根生从小听着老一辈人讲西兴的故事,对西兴很有感情,“以前,在过塘行什么货品都能找到。”后来,随着铁路、公路等陆路交通的发展,浙东运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仰赖运河而生存的过塘行也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出,老街逐渐归于安静。

作为见证者和参与者,王根生最深的感受就是:“西兴最大的变化就是‘没有变’。”

古镇是文化的容器

文化是发展的灵魂

那么,西兴古镇是如何做到“变了又好像没有变的”呢?又是如何一步一步重新跃入人们的视野呢?

原汁原味,或许就是其中奥秘。

“2002年以前,大家只知道西兴有条老街。”王利军,是高新区(滨江)西兴街道公共服务办负责人,在街道工作20多年。他参与了西兴古镇的历史文化挖掘、运河申遗、小城镇环境整治和诗路文化带建设等工程。

2002年,西兴老街列入杭州市十大历史保护街区之一。西兴古镇的保护和修缮、方向和定位,成为一个重要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王利军回忆说:“当时,许多专家学者走进西兴古镇进行调研,建议古镇不走商业化的路子,保持‘原汁原味’的保护基调。”

根据专家的意见,终于确定了对西兴老街原封不动、完整“保护”的方案。

2005年,《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办法》正式实施。不但西兴古镇得到保护,沈渭全、孙太和、俞任元、协亨祥、傅汝咸、富三房等一批过塘行老房子也被列入市、区重点保护对象。

根据2009年国家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安排,西兴过塘行码头作为大运河遗产点“立即列入项目”。西兴街道强力推进西兴过塘行码头申遗整治工程,开展了遗址展示工程、河道综保工程、拆迁拆违工程、文物修缮及立面整治工程、绿化环境整治工程、老街改造工程、文化展示工程等多项建设,把单纯的河道、街区整治与保护人类历史文化遗产有机结合。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浙东运河-西兴过塘行码头成为其中一个重要遗产点,古镇也较完整地保留了清末民初的格局。

2017年,以西兴老街历史街区保护区为核心区块的西兴集镇纳入了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名录。

更多城市的元素被加入进来,居住于此的人们也享受到了城市便捷、安全的居住条件——“城市大脑”智慧系统被引进,建立实时立体化监管体系,有效提高通行效率;安装“物联网智慧一体化平台”,提高窨井、监控、路灯、消防安全等城市运行处置能力;“大综合执法队+专业养护队+环境美化队”的工作模式,实现24小时全覆盖、无盲区管理……整治后西兴老街历史街区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被评为首批省级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样板街道。

“西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西兴的优势。保护古镇,就应以历史文化挖掘为切入点。”王利军说,在老一辈西兴文化人的大力支持下,一起跑档案馆、图书馆,收录整理史料,先后编印了《西兴镇志》《西兴历史故事》《西兴古诗百首》《西兴古今诗词集》等书籍。

作为浙东运河和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西兴古镇开发线上“诗路声音博物馆-西兴馆”、举办“浙东唐诗之路——从西兴出发”摄影活动、推出“游钱塘精华逛西兴老街旅游线路”……今年以来,为浓厚喜迎亚运氛围,区街通过开展“传承非遗·喜迎亚运”“国际友人在西兴”“国际滨·西兴韵”等文化活动,进一步保护传承西兴文化,活化利用历史建筑。

古镇是历史文化的外在容器,文化则是城镇发展的内在灵魂。坚持区街发展和文化保护有机融合,这一理念深深刻在西兴人的骨子里。

然而,摆在众多江南古镇面前的“成长的烦恼”仍然存在——在主观上,对于古镇的“保护”理念,“原汁原味”与“商业开发”的观念仍具争议,“原汁原味”是否意味着一成不变?“开发”的边界在哪里?在客观上,古镇上明清建筑的基础设施明显无法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但是要改善或会动摇建筑的根基,这二者又将如何平衡?

“西兴的保护修缮,或许可以为其他古镇的保护利用提供借鉴。”王利军说。

让历史建筑“活”起来

让城市积淀更加“厚”

今年,《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5月1日起施行。这是杭州首次以“城”为单位,为历史文化保护立法。“落实整体保护”,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是《条例》亮点之一。

1982年,杭州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截至目前,杭州已拥有西湖文化景观、中国大运河(杭州段)、良渚古城遗址三大世界遗产,省级以上历史文化街区15处,历史文化名镇8处,名村20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和历史建筑2800余处,各级非遗项目、古树名木等更是数不胜数。这些门类齐全、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传递了杭州各个时期的历史信息。

在杭州,有各种各样的历史街区。南宋御街、清河坊、小河直街、五柳巷、塘栖古镇、长河老街……每一处都有各自的特色,每一处都承载着不同的文化记忆。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最好的保护是找到合理的利用模式,“用起来”才能“保起来”。难点就在于,什么样的“利用模式”才“合理”。

日前,第二届中国大运河古镇发展研讨会在杭州举行。“村太静,城太闹,镇正好。”开幕式上,知名主持人敬一丹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而这一个“正好”就赋予了古镇动静皆宜的无限可能。

在会上,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教授刁常宇由此提出数字化技术赋能运河历史文化。数字技术能够完整记录保留文物,将当下逐渐风化的文物遗址变成计算机里面的高清模型和图片,让未来的人有机会见证如今的文化魅力。

例如,竹编灯笼是西兴很“拿得出手”的非遗项目,但传承与发展面临挑战。相较于有形的文物古迹,丰富的非遗技艺面临更多挑战,即无法实行与文物一致的保护方法,而数字化技术恰好可以跨越这层障碍,成为保护、活化与开发非遗文化的重要手段。数字化与非遗的结合还能创造出多重表现形式,让文化真正“活”起来。

古镇如何“出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余新忠给出答案:回到历史中。以史为源,产业焕新。曾经的文化瑰宝也会沉浮在时间长河里,需在古为今用的“呼唤”下,对其“打捞修复”,再现生机活力。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既要纵向观照文脉流变,还要横向对比沿线各地。“细水长流”的古镇并不一定要做网红,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坚持“小而美”的精品路线,打造江南水乡的特色风格,古镇必将大放异彩。

一河通南北,千载连古今。怀敬畏之心,严谨地研究,长远地规划,审慎地实践,以可持续的理念进行传统村镇保护发展,是为前行的道路。

钱塘快评

文化要“古” 经济要“新”

郑晖

突出特色,告别“千镇一面”,古镇才能新生。

西兴古镇在繁华的都市中保持本真、拒绝“变脸”的底气在于:其一,在保护传统建筑、街巷肌理这样的核心价值的物质载体的同时,更是留住了原住居民、留下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其二,从自身的历史文化中找到了独有的文化符号,并不断挖掘和丰富。

对文化遗产来说,“活化”是最好的传承;对原住居民来说,发展也是必然的需求,这已然成为共识。历史与现代的碰撞,寻求保护与开发的平衡点,至关重要。

文化要“古”,经济要“新”。西兴古镇近20年来的实践,正是立足于“建设文化大省”的要求,以自己的方式探寻平衡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微观视角看古镇,见微知著,在微观的事物中窥见彼时宏观的历史,这是城市留下的记忆,是人们记住的乡愁。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