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列入“致癌物清单”,幽门螺旋杆菌怎么防?

[综合] 时间:2024-04-29 13:44:1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47次

原标题:被列入“致癌物清单”,被列幽门螺旋杆菌怎么防?

演员胡兵发布的癌物视频

近日,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了第15版致癌物报告,清单其中新增了8种致癌物,幽门其中幽门螺旋杆菌慢性感染被列为明确致癌物。螺旋幽门螺旋杆菌几乎普遍存在我们的杆菌日常生活中,前段时间演员胡兵发布的被列幽门螺杆菌治疗全纪录也引发了网友关注。

那么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状况如何?应该如何防治呢?

根据《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与不同环境因素相关性的癌物调查研究》报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清单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细菌感染,在全球自然细菌感染中超过50%。幽门其中发展中国家感染率超过发达国家。螺旋2001-2014全国幽门螺旋杆菌调查显示,杆菌我国的被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在40%-90%之间。到了2017年,癌物《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显示我国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仍然高达40%~60%。清单

研究还表明,感染者中大约有 1% 的人最终会演变成胃癌。而我国有 14 亿人口,即便是 1% 的感染者不加治疗罹患胃癌,那么也将有几百万人成为“胃癌候选人”。幽门螺杆菌是人类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的主要的致病因素;常年不受控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还可能导致胃癌或胃淋巴瘤的发生。

人类对幽门杆菌的危害早有认识,1994年,它就被国际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ARC)确定为Ⅰ类致癌因子。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类对幽门螺旋杆菌的认识也更进一步。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杨爱明、主治医师严雪敏曾在医院官微刊文称,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被研究得较多的生活在胃内的菌,目前有观点认为,所谓幽门螺杆菌感染,其实就是胃肠道菌群紊乱的一个特例,提示的是人体内环境的紊乱,本质上应该调整机体内环境的平衡,而不是盯住一个幽门螺杆菌穷追猛打,更不应该为根除幽门螺杆菌而造成体内益生菌群体的生态失衡。

但是,对那些发病机理研究得比较透彻的,众口一词认为患有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的患者,如消化性溃疡、胃癌、胃恶性淋巴瘤(MALT),目前消化界医生还是认为有条件的话应该根除。对于一些不明原因的荨麻疹、不明原因的贫血,有时也要根除幽门螺杆菌。

根据科技日报报道,早期感染螺旋杆菌后,会出现消化不良,如早饱、涨肚、嗳气、大便不成形、解不干净、不规律以及口腔异味等症状。经常感到饥饿、流口水,在排除甲亢、中风等问题后,可以考虑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

再严重的情况就会出现胃部疼痛、胀痛,身体突然消瘦、贫血等,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的症状。对于幽门螺旋杆菌也不要过于恐慌,但日常还是要多留意,一旦发现身体出现不适的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Hp感染与成人HP感染有所不同。儿童Hp感染者发生严重疾病的几率很低,大部分感染HP后没有明显症状,少部分有腹部不适,如恶心、呕吐、返酸等消化道症状;感染后即便根除再感染率也可能较高,而成人真正根除后,再感染率较低。儿童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一定的自发清除率,大约10%左右,而成人HP感染,不经治疗,不可能自发清除。

幽门螺杆菌感染途径有不洁餐具、聚餐传播、接吻传播、母婴传播、不洁排档、社交传播等。由于多是 “病从口入”感染,因此,注意个人卫生十分重要。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维持自身内环境稳定,避免体内菌群失调,则是最根本地避免患上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的方法。

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勤洗手,尤其是餐前洗手;

2)碗筷要消毒,尤其与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共同进食的时候,做到餐具分开;

3)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主动与他人分餐;

4)聚餐时,鼓励使用公筷,最好是通过宣传,使大众认识并接受使用公筷,即全民公筷行动。

不过也不必对幽门螺旋杆菌过度恐慌。感染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胃溃疡和胃癌。胃癌的发生除了有幽门螺杆菌在作祟,还有免疫力弱、遗传因素、长期精神压抑、喜欢吃腌制食品、抽烟嗜酒等,与幽门螺杆菌协同作案,最终招来胃癌。

但是邵逸夫医院提醒,这7类人最好及时根治!

1.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2.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胃黏膜萎缩或糜烂的人;

3.患有胃癌、胃癌术后或有胃癌家族史的人;

4.MALT淋巴瘤患者;

5.计划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或非甾体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的人;

6.患有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人;

7.其他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如淋巴细胞性胃炎、增生新胃息肉、Menetrier病)。

(综合自北京协和医院官微、科技日报、邵逸夫医院等)

(王旭)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