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条卫星智能生产线在汉试运行 年产240颗以上小卫星

[时尚] 时间:2024-04-29 11:52:3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16次

原标题:我国首条卫星智能生产线在汉试运行 年产240颗以上小卫星

图为:我国首条卫星智能生产线局部(图片均由通讯员提供)

(记者许旷、国首通讯员陈静)1月14日,条卫从鄂企航天科工二院空间工程公司获悉,星智小卫星该公司于近日完成我国首条批产卫星智能生产线的生年产研制、生产及安装工作,产线生产线已转入现场试运行阶段。汉试

“我们用429天,运行完成了我国首条批产卫星智能生产线设计到试运行,颗上可实现年产240颗以上小卫星的国首设计产能目标。”空间工程公司总经理邹广宝对记者说。条卫

首条卫星智能生产线,星智小卫星位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的生年产航天器智能制造中心,通过采用智能制造先进技术,产线可实现生产过程精准感知、汉试关键工序质量实时控制、运行制造全过程数据采集与控制等功能。

图为:我国首条卫星智能生产线局部

“卫星从原材料出库到整星检验合格入库,需经历舱板级部装、卫星总装、整星电性能测试、通信载荷测试等十余道工序,如果关键工艺环节全部由机器来替代,生产效率可以提高40%以上。”机械总体设计岗设计师刘峰说,从单件小批量手工生产到高度自动化生产,生产线实现了卫星生产从制造到“智造”的蜕变。

据介绍,卫星生产线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实现“私人定制”。不同型号、不同规格卫星的构型、尺寸、重量均存在较大差异。研发人员借助精密运动机构,给设备装上了“双脚”和“双手”,工位尺寸的动态可调,可实现不同尺寸、重量的零件高精度装配。

图为:工作人员调试设备

邹广宝称,设备可根据条码确定卫星类型和工艺要求,自主调用控制程序,数据分析及执行结果也会实时反馈至生产线管控终端,卫星生产过程实现由人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变,让卫星的批量定制化生产成为现实。

据了解,根据卫星产业园整体规划布局,卫星产业园规划用地426亩,分两期建设。一期规划土地200亩,建设项目包括多功能产业生态中心、航天器智能制造中心、空间大数据应用中心、微小航天器云协同研发中心等;二期规划土地226亩,建设项目包括新型航天器研制中心、试验中心、热控研究中心、新材料研究中心等。

卫星产业园建成后,将满足卫星互联网等空间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微小航天器协同研发、设计,并为航天器测运控、大数据处理和后期运营等提供厂房及配套保障条件。

“争取早日形成卫星规模化智能生产,全面提高卫星生产线的智能制造能力,助力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为‘新基建’发展持续赋能。”邹广宝说。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