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父进门,不孝儿的“眼镜”丢哪去了

[休闲] 时间:2024-05-04 01:51:2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84次

  11月12日晚,眼镜南京下关发生了悲情一幕:一位来自湖北乡下的拒父进门张老汉来南京看望子孙,可大学毕业留在南京成家生子的不孝儿子嫌农村父亲丢人,不让其进家门,丢去气得父亲连夜要回老家,眼镜并当街向民警下跪哭诉,拒父进门请求帮助。不孝面对老泪纵横的丢去父亲,儿子什么都不肯解释,眼镜一直说“我眼镜找不到了”。拒父进门(11月14日《现代快报》)

  犹如一个隐喻,不孝做儿子的丢去王顾左右而言他说出的一句“我眼镜找不到了”,让人联想到他的眼镜眼睛也丢了。眼镜丢了不要紧,拒父进门再配一副就是不孝,怕的是眼睛丢了。也许是多年来架在鼻梁上的那副眼镜模糊了他的视线,使其丧失了农家孩子澄澈的目光,以至连老父都认不出了,确切地说,是不愿认了。无论有怎样的难言之隐(如网友猜测的那样媳妇不让公公进门),无论怎样解释,他都难以洗刷不孝之子的恶名。

  在此,我不想去谴责他的不孝,而是想探究他是如何丢弃“眼睛”的。我发现,凡是诸如此类的进城子女不让农村父母进家门或校门的新闻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做子女的嫌农民父母土气,贫穷,生怕丢自己的脸。就像这位张老汉一样,用一根扁担挑着拉链坏了的编织袋和旧提包,穿的是旧夹克和脏兮兮的牛仔裤,操着一口方言,确实会让儿子感到脸上无光,会遭媳妇白眼。

  所以说,导致儿子不孝的根本原因乃日益扩大的城乡鸿沟产生的阶层断裂和阶层歧视。假如其父亲不是来自贫困的湖北农村,而是来自富裕的浙江乡下,一边种田,一边办厂经商,食有鱼,出有车,腰包鼓鼓的,此番是自驾车赴南京来看望孙子,高档皮包里早已准备了一个大红包,你想,做儿子的会拒绝其进家门吗?说不定做儿子媳妇的早就盼望这一天了。

  别说张老汉不懂礼数,大老远赶来南京看望孙子,不想把自己打扮得光鲜一点,实在是因为穷,置办不起出门的衣服,也买不起像样一点的挎包什么的,只能用一根扁担挑着青菜罗卜或腌菜等土产上路了。还不是因为穷,他连供三个儿子读书的能力都没有,只能供最小的儿子读完大学,谁曾想,这位小儿子进了城,娶了老婆,生了儿子,居然不让他进门。

  我不认为这位儿子完全不懂感恩,对父亲没一点感情,而是父亲的模样装扮与城市形象、家庭环境太格格不入了,反差太强烈了,这种反差勾起了他对当年贫困农村和贫穷家庭的痛苦回忆,也隐隐地担忧老父的出现会加重家庭负担(此次说不定是有求于他来的),——妻子最怕的不就是这点吗?人,往往因为利益盘算,扭曲了人伦关系,孝道也是如此。

  对张老汉这样的儿子,单是对其进行孝道教育,或者用“新二十四孝”这样的标准去要求他,无济于事,要改变进城子女不认农民父母的现象,关键在于推动实现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描绘的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美好愿景,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活得有尊严。惟其如此,张老汉儿子丢在贫穷里的眼睛才会在共同富裕里重新捡到。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