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吴歌汉舞 江风海韵——江苏民歌文化 正文

吴歌汉舞 江风海韵——江苏民歌文化

[探索] 时间:2024-04-28 17:03:0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53次

原标题:吴歌汉舞 江风海韵——江苏民歌文化

长江把江苏分成南、吴歌文化北两大地域,汉舞海韵江南诞生了吴越文化,江风江苏江北孕育了汉文化,民歌两种地域文化都有两千年以上的吴歌文化历史。承载地域文化的汉舞海韵民歌,也呈现出鲜明的江风江苏地域特征:江南民歌是柔美的吴风,江北民歌是民歌厚重的汉韵。苏中水乡泽国的吴歌文化民歌与江苏沿海的号子又有明显区别,融江风海韵于一体的汉舞海韵南通民歌亦自成系统。

苏南民歌,江风江苏古称吴歌,民歌是吴歌文化指苏州、无锡、汉舞海韵常州一带的江风江苏民歌。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说:“所谓的吴歌,便是流传于这一带小儿女口中的民间歌曲。”吴歌的历史很长,屈原《招魂》中有:“吴歈蔡讴,奏大吕些。”意思是献上吴国蔡国的俗曲,奏着大吕调配合声腔。这个“吴歈”指的就是吴歌。吴歌的风格,就如鱼游水中那样欢快灵动,如风吹稻花那样柔美。民歌和方言是不可分割的,吴侬软语插上音乐旋律的翅膀,自然形成了软绵绵、甜糯糯的吴歌。吴歌的主要体裁是“山歌”和“小调”。使用吴方言演唱的吴歌,艺术特征明显。吴方言在我国方言系统中比较特别,普通话只有阴阳上去四个音调,吴方言有七八种不同的音调。吴歌中衬词很多,这使得吴歌更为婉转,地方特色更浓郁。譬如苏南民歌《九连环》,唱起来婉转而轻盈,亲切而抒情,有苏州弹唱的味道;《姑苏风光》悠扬细腻,柔美抒情,听起来像是苏州女子的轻声细语。

苏北民歌与苏南民歌截然不同。以徐州地区民歌为例。徐州民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历史演义、高台教化内容较多,还有民间风情、婚恋家庭等内容。徐州的古民歌可以上溯到近两千年前。刘邦击败了淮南王英布,回到家乡沛县,宴请亲朋好友,即兴创作了一首诗,击筑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沛县原为宋地,但已被楚国占有百年,民歌带有楚风,三句词每句都带有一个“兮”,有强烈的抒情性。文学史上把这首歌划为古体诗,其实它也属民歌。徐州古为华夏九州之一,北邻齐鲁,西接徽豫,直接受到北方文化的濡染,又因地属江苏,也受到南方人文气息的浸润。地域文化的融合使得民歌风格多样,既有北方的刚烈质朴之风,又有南方的婉转抒情之韵。总体而言,苏北民歌风格厚重、大气、刚劲。劳动号子在徐州民歌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最能体现徐州民歌粗犷厚重的特色。徐淮方言声调起伏大,因而民歌旋律中大跳较多,装饰音少,曲调直来直去,显得豪爽泼辣。

沿江北岸,称为“苏中”,苏中水乡民歌极其丰富,而且旋律非常优美,《茉莉花》《拔根芦柴花》举世闻名。《茉莉花》有多个版本,流传最广的是苏中一带的版本。《茉莉花》旋律优美、清丽婉转,委婉中有刚劲,细腻中含激情,充满江苏水乡的风韵。《茉莉花》也是最早传到国外的中国民歌。英国首任驻华大使秘书、地理学家约翰·巴罗于1804年出版了一本《中国旅行》,书中就记录有《茉莉花》一曲。1864年至1937年间,欧美出版的多种歌曲选本和音乐史著作都引用了《茉莉花》。此歌曲先后在香港回归祖国交接仪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等重大场合演唱过。《拔根芦柴花》也是著名的江苏水乡民歌,流传于扬州一带,曲调优美动人,歌词朗朗上口,泥土气息极浓。早在乾隆年间就有了这首歌。知名民歌演唱家雪飞曾在1956年7月的全国民间文艺调演上演唱此歌,轰动全场,受到热烈欢迎。《拔根芦柴花》还被改编为二胡独奏、古筝演奏、萨克斯独奏等器乐演奏曲。

江海民歌是指地处长江与黄海交汇的江海平原上的南通民歌,内容十分丰富,又自成特色。它南受一江之隔的吴歌辐射,西受沿江而下的湘歌川歌渗透,北受齐鲁民歌影响,民歌音调杂交色彩较浓。近代以来,江海平原又是革命老区,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催生了许多新民歌。南通大学詹皖教授汇集南通千年民歌1068首,编为《南通原生态民歌集成》(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南通民歌中,又以号子别具特色,尤其是吕四渔民号子蜚声中外。现已整理出打草、拢绳、接潮、拔蓬、起锚、测水、摇橹、盘车、拉网等40多种长短不一的号子。这些劳动号子生动再现了出海、打鱼、接潮、归港等不同的劳动场面。编织渔网时,跟重复劳动相匹配的是节奏轻松的打草号子;扬帆启航时,跟奋力升帆相呼应的是一呼百应的扯蓬号子;收网见鱼时,跟鱼跃人欢相搭配的是满怀喜悦的起网号子等。吕四渔民号子,一领众和,雄壮有力,节奏铿锵,声震云天。由于音乐杂交,调性复杂多变,兼有南北民歌腔调。吕四渔民号子多为羽调式、商调式,其次是徵调式,即使相同调式的不同号子,也千变万化,或以商为骨干音,或以徵为骨干音。这使吕四渔民号子的风格既有婉约的缠绵,又有豪放的铿锵;既有徐缓的抒怀,又有急促的呐喊;既有欢乐的跳跃,又有惊险的怒吼。

无论是“千里莺啼绿映红”的苏南,还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的苏中,无论是“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的徐淮,还是“无边波浪拍天来”的南通,丰富多彩的江苏民歌,都是中国民歌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

(作者:荀丽洁,单位: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荀丽洁)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