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库建议空军采取空中拒止战略,一、结构层面解析,二、技术层面解析,三、政策建议

[热点] 时间:2024-04-27 03:52:0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75次

    

原标题:美智库建议空军采取空中拒止战略

    

    

     摘要:美国史汀生中心文章《假设测试:空中力量本质上是美智面解面解进攻性的》认为,空战更有利于防御而非进攻。库建地面防空部队不仅具有一定的议空议结构优势,而且还可以利用现代防空系统的军采机动性、密集性和可弃性,取空在立体防御的中拒止战基础上,通过横向和纵向的略结分层效果,削减敌方空中优势。构层美国及其盟友不应奉行进攻至上的析技析政空中优势战略,而应采取空中拒止战略,术层以威慑和抵御对手的策建侵略。本文将对文章这一观点进行介绍。美智面解面解

    

    

     关键词:美国,库建空军,议空议空中拒止

    

    

    

    

空战的军采过去、现在和未来都让人们对进攻占优的设想产生严重的怀疑。长期以来,空战都偏重防御而非进攻。在未来空战中,新兴技术和理论创新不仅会维持而且会进一步加强防御力量。

    

    

在争夺制空权的斗争中,防御比进攻更具先天优势。防御部队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一个,即如何抵抗来自攻击机的袭击,而进攻部队在争夺和维持空中优势的战斗中要同时面对空对空和地对空的威胁。在空旷无物的空中飞行时,飞机很容易被日益多样化的传感器发现,从而失去出其不意的效果。隐身技术缩小了雷达的探测范围,但雷达系统的进步,包括中国和俄罗斯都已开发出来的甚高频和超高频波段雷达,削弱了这一优势。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承认,“平台隐身可能已经接近物理极限。”攻击机一旦被发现,就很容易受到多重威胁;它们不仅要面对地对空导弹和高射炮,还要面对拦截机和空对空导弹。即使战斗机躲过了直接命中,也可能因爆炸冲击波和炸弹碎片而发生灾难性故障,而机动防御者可以利用地形进行掩护和隐蔽,使自身难以被发现和摧毁。

    

俄罗斯空军55ZH6M Nebo-M雷达系统

    

这些对比鲜明的物理环境有效简化了防御方的信息问题,同时也使进攻方的问题复杂化。学者乔恩·林赛认为,这种差异是英国皇家空军在不列颠之战中战胜德国空军的一个重要结构性因素。换句话说,与德国空军相比,英国空军具有显著的优势,是因为与本身就困难重重的进攻型空战相比,防空是一个约束性更强、更容易解决的问题。尽管过去80年来技术发生了诸多革新,但是防空仍比进攻更具结构性优势。

    

    

防御不仅在本质上是更强大的空战形式,而且成本下降和技术进步也在不断增强防空力量,使其具有高度机动性、密集性,比进攻型空军的载人隐形飞机更具可弃性。首先,如今的防空系统越来越具有机动性,因此比以往的系统更难以定位和摧毁。装载在履带式车辆上的地对空导弹系统,对空袭者而言是个稍纵即逝的目标。开火后,防御方可以关闭雷达,整装后驾车离去,躲进地势杂乱的地方,如森林、城市等。美国空军从未与装备有集成机动防空系统的同实力对手进行过空战。

    

作者认为,从美国遭遇的为数不多的几次来自机动防空系统的威胁来看,美方没有理由对进攻型空战在定位和摧毁机动防空资产方面的有效性感到乐观。例如,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联军迅速摧毁了伊拉克的固定防空阵地,但对伊拉克的车载“飞毛腿”(Scud)导弹却没有哪怕一次确认的击杀。在1998至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期间,南斯拉夫的机动防空系统也在北约试图摧毁它们时基本幸存了下来。南斯拉夫的防空部队通过分散其装备资产和有选择性地使用雷达进行发射,对北约飞机造成了持久且有效的威胁。由于成本下降和机动导弹技术的普及,地面防御者和空中攻击者之间致命的“猫鼠游戏”在未来数十年中只会加速。

    

作者还认为,由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先进远程地对空导弹库之一,所以尚不清楚中美进行争夺空中优势作战时会发生什么。中国的防空部队可以使用机动防空系统,包括俄罗斯制造的S-300s(SA-20s)和S-400s(SA-21s),以及中国国产的HQ-9(CSA-9)和HQ-19(CH-AB-X-02)系统,这些系统的覆盖范围足以让美国飞机无法获得高空庇护。俄罗斯在乌克兰上空亲身汲取了这一教训,那里既有苏联时代的老式地对空导弹,又有西方制造的新式地对空导弹,这些导弹有效削弱了俄罗斯空军的空中优势,包括在更高空的优势。对于美国和其他空军来说,必然的结果是,面对拥有新型相控阵武器系统的机动防空部队,获取和维持空中优势将变得更加困难,成本也将大大增加。防御方每进行一次潜在杀伤,进攻方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例如,使用一枚价值100-300万美元的导弹就有可能击落价值2.5亿美元的F-22战斗机或价值1.1-1.5亿美元的F-35战斗机,更不用说预期成本为“数亿美元”的“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战斗机了。在未来战争中,即使仅仅是瞄准和打击的威胁也足以削弱美国空军的空中优势。

    

俄罗斯S-300s防空系统

    

其次,防空网络越来越密集,武器系统的种类和数量也日益增多,这对空中进攻的机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器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纳米技术、增材制造(3D打印)和材料科学等领域新兴技术的突破,即所谓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使防空部队如今有可能使用大量小型、廉价但致命的武器。除了车载地对空导弹外,攻击机还将面对大量雷达制导高射炮、肩扛式便携防空武器(MANPADS)、小型无人驾驶航空系统(通常称为无人机)和巡飞弹。实际上,这并不是什么新现象,例如,美国在越南战争中损失的大部分战斗机和直升机就是被价格相对低廉的高射炮击落的。同理,在乌克兰,西方提供的“毒刺”(Stinger)导弹和“格帕德”(Gepard)高射炮也让俄罗斯的战斗机和直升机损失惨重。不同于以往的是,空袭者如今必须穿过美国空军作战司令部司令马克·凯利上将所说的“层层叠加”的防空系统。此外,防空部队即将拥有的不仅仅是数量上的优势,成群的自主系统在打击空袭者方面还拥有质量上的优势,后者出动的往往是数量较少、价格昂贵且难以替代的攻击机。

    

一名美国陆军中士操作“毒刺”导弹系统

    

此外,无人机集群也很快便会用来猎杀攻击机,它们在空域内广泛分散,迅速集结起来攻击目标,然后再迅速脱离分散,直至下一次进攻。这些战术将对飞机构成严重威胁,正如国防分析师保罗·沙雷所解释的那样,“飞行员面对的不是一个编队,而是一群难以压制的目标,它们似乎时而无处不在,时而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例如,成群的价值1万美元的巡飞弹可能会在空中“布雷”,伺机与价值1亿美元的飞机相撞。近年来,中国已经向外界展示了其在这方面的能力,包括从卡车和直升机上发射48枚装载高爆弹头的巡飞弹的蜂群试验。重要的是,这些巡飞弹外观低调、特征隐晦,空袭者发现它们时可能已为时已晚。

    

美国航空环境公司生产的巡飞弹“弹簧刀-600”

    

最后,由于这些系统造价低廉、建造迅速,防空部队或许能够承受大规模的损失。最先进的军用级系统仍将是有效防空的基础,但“现成”的商用无人机越来越多地为争夺制空权提供一种经济有效的方式。它们具备很强的能力,航程和飞行时间都有所改进,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航路点导航系统,无需视距通信,可进行实时情报、监视和侦察。它们的成本也相对较低,价格从几百美元到几十万美元不等,视其性能而定。此外,3D打印技术还能让防空部队快速再生小型无人机和其他武器,并以与战损速度相同的速度投入战场。这将使空袭者评估自身战略有效性的能力复杂化,因为,与过去的战争不同,空袭者不能简单地假定,随着时间的推移,防空部队能力的削弱将使防空部队的有效性降低。在这种作战环境下,防空部队可以利用机动性、密集性和可弃性方面的优势来对抗空袭者,从而使空袭者空中优势的实现和维持代价高昂。

    

    

与进攻相比,防空具有先天优势。追求技术上的“高精尖”虽然有望带来有利于进攻的巨大转变,但仍难以实现。美国空军和国防工业中的许多人士似乎都坚信,对扭转战局的技术进行大规模投资将使美国在空战中的进攻优势得以维系。他们要么找到绕过敌方多层空中防御的新方法——B-21隐形轰炸机,要么试图将当今以防御为主的作战环境转变为以进攻为主的环境,采用新的进攻增强能力,包括“下一代空中优势”战斗机和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

    

B-21隐形轰炸机

    

此外,这种不切实际的追求的结果是,尽管空军拥有尖端武器,但由于其规模很小,因此只能依赖精度来取代集群作战。平均来看,美国历代战机的采购成本是其替换机型的2.5倍。例如,F-22“猛禽”(Raptor)战斗机的单价约为2.5亿美元,远远超过其替代的价值6500万美元的F-15“鹰”(Eagle)式战斗机,价格增幅近400%。伴随这一趋势而来的是,这些更复杂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成本也在稳步上升。新飞机的研发和投入使用也往往需要更长时间:1946年至1965年期间,共有15种不同类型的战斗机和攻击机投入美国空军服役,而1946年至1985年期间,仅出现5款新设计,在过去30年里,更是只有两种新型战斗机,分别为F-22和F-35。

    

成本上升和数量缩减表明,防空力量在不断增强。美国战机(及其所使用的武器)的性能不得不呈指数式提升(因此价格也变得更加昂贵),才能成功定位和攻击敌方的防空系统。这一过程迫使美国空军不得不将性能置于首要地位,选择使用高端飞机和精确武器来替代传统上的集群作战(数量优势)。然而现在,美国空军发现自己正处于一个交叉点上,精湛的性能无法弥补武器数量上的不足。 因此,文章作者认为,美国应该停止在进攻型空战上加大投入,而应该颠覆现有的空中力量范式,转而利用防御方的优势。

    

1.让防御回归美国的国防战略

    

美国或与其盟友和合作伙伴一道通过空中拒止战略发挥防御优势、威慑并在必要时击败他国。空中拒止战略非常符合美国的政治和军事目标:维持现状,防止地区霸权的出现。这就需要制定一项国防和军事战略,阻止其他大国走上领土扩张和军事侵略的道路。

    

为此,美国及其盟友和合作伙伴需要说服他国:不能通过增加与自身军事侵略相关的成本和不确定性来造成既成现实。如果没有传统的空中优势,地面和海上进攻就无法取得成功——这是俄罗斯军队去年汲取的惨痛教训。美国的空中力量战略和理论应着眼于让他国相信他们无法获得空中优势这一目标。

    

2.将空中拒止作为核心任务

    

鉴于防空和拒止对未来获得制空权的重要作用,空军需将空中拒止作为一项核心任务。空中拒止战略要求混合使用有人驾驶飞机、大量机动地对空导弹和高射炮以及无人驾驶自主系统,而不是使用数量少但成本高的高端战斗机和轰炸机。空中拒止设想以分布式方式使用足够多的小型低成本武器,这样它们就能在敌方最初的空袭和导弹袭击中幸存下来,并仍能保持对空域的争夺。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打造一股机动性强、密度大、可弃性强的空中力量。空军需要采取更激进的方法来应对未来的挑战,绝大多数武器应为非载人飞机和导弹,这样才能形成足够的规模。有人驾驶飞机应用于例外情况而非常规情况,只有在十分必要的情况下,才能使用这种飞机。

    

空中拒止战略还要求在理论上进行创新和调整。美国空军应采用全新的作战概念和战术,建立一种分布更广、机动性更强、生存能力更强的部队态势,而不是使用有人驾驶飞机进行渗透和精确打击。空军的“敏捷作战部署”概念可为这一努力提供支持,但这一努力还需要后勤保障,以及在相关范围内使用数千架廉价无人机执行新的蜂群拒止战术。

    

3.与盟友和合作伙伴的协作

    

鉴于空中拒止系统相对廉价且操作简单,美国的盟友和合作伙伴能承担起一大部分此类防御任务。与其将相对较少的国防预算花在高端战斗机上,不如投资于机动防空系统、导弹和无人驾驶系统,从而获得更有效的威慑能力。加强自身的威慑态势,即使不能消除,也会减少对美国直接军事支持的需求。同样重要的是,与向盟友和合作伙伴提供以进攻为导向的技术和能力用于远程打击相比,使用这些纯粹的防御系统将大大减少升级负担。

    

在欧洲和印太地区,美国及其盟友和合作伙伴可采取空中拒止战略。对成本相对较低的监控技术、安全指挥与控制以及更多的“自动化火力”进行明智的投资,应成为首要任务。美国的盟友和合作伙伴也应储备武器、燃料和其他重要物资,以确保他们能够继续战斗。这些库存的位置需要加固、掩埋和分散,以避免被空袭部队的炸弹和导弹摧毁。返回,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