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以“阳光雨露”滋养民营经济“枝繁叶茂”

[娱乐] 时间:2024-04-26 18:13:3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74次

    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的阳光雨露号角已经吹响,福建民营经济由大到强的福建主攻方向在哪里?民营企业创新转型“不敢转”“不会转”“不能转”问题如何解决?

    在近日省政协召开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上,政协委员、滋养枝繁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代表与省直有关部门面对面协商交流,民营就“推进民营企业创新转型”这一话题,经济共同找问题、叶茂寻对策、阳光雨露话期许。福建大家期盼,滋养枝繁将协商议政的民营真知灼见转化为适宜民企成长的“阳光雨露”,滋养民营经济大森林“枝繁叶茂”。经济

    火车跑得快,叶茂全靠车头带

    我省民营经济已形成“七七七八九”的阳光雨露贡献格局——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七成左右的税收、地区生产总值、福建科技创新成果,滋养枝繁八成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九成以上的经营主体数。放眼全国乃至全球,我省动力电池、汽车玻璃、石材、锦纶等排名第一,纺织鞋服、食品、冶金、建材、工艺美术等产业具有重要影响力,都是数一数二的“优等生”。

    由大到强,这是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为我省民营经济锚定的目标任务。这就要求民营企业铆足十分劲,加快实施创新转型,再次实现质的飞越。

    在“优”上做文章,让已经成为优势的产业变强势,是民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重要任务。与会委员们认为,当前,我省优势产业势头猛、动力足,但仍需“推一把”的关键助力。

    “建议针对省内已具备一定发展优势的产业链出台更精准、具体的扶持政策,在各个细分领域培育出更多‘链主’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融入供应链、创新链。”省政协委员、中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清金认为,通过强链补链延链,我省能够形成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解决民营经济大而不强的问题,要在龙头引领上下功夫。课题调研组认为,我省应该深化实施培优扶强龙头企业行动计划,建立世界一流企业储备库,围绕民营龙头企业开展铸链、补链、强链,集中攻关引进重点民企投资项目,加快打造一批世界一流企业。

    省工信厅表示,将落实好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九条措施,培育一批标杆企业、示范平台、优秀工业APP、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落实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推动集群式数字化转型,打造一批数字化“小灯塔企业”。

    让“福”字号品牌出圈

    如何在不干涉民企正常发展的前提下,帮助民营经济再上层楼?近日,本次专题协商课题调研组在深入浙江考察后认为,浙江“品字标”公共品牌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早在2014年,浙江就在全国创新构建以“区域品牌、先进标准、市场认证、国际认同”为核心的“品字标”品牌建设体系,围绕企业、产业质量提升和转型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实际需求,提供高层次、针对性的服务,激发产业提质增效。如今,以“浙江制造”标准为基础的“品字标”已成为整体反映、综合体现浙江优企精品先进形象的区域公共品牌。

    论品牌建设,我省已涌现出安踏、宁德时代、福耀玻璃、三棵树、恒申、圣农等一大批具有高知名度和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品牌。然而,省内大量的中小民营企业仍需要在政府扶持引导之下,借助区域公共品牌的力量,进一步提质升级,走向更大舞台。

    各美其美不如美美与共。课题调研组建议我省建设“福建智造”区域公共品牌,提炼设计标识标语,建立统一标准的品牌授权认证体系,打造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制造强省“金名片”。

    目前,我省已有“清新福建”、“福”文化等品牌,并培育了福茶、福酒、福装、福鞋、福渔、福果、福菜、福稻、福菌、福九味等价值清晰、形象统一、品质可靠的“福”字号公共品牌。

    茶产业是福建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为了做好“三茶”融合这篇文章,我省向全球推广“福茶”品牌。省政协委员、华祥苑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文华认为,品牌发展需要加强茶产业内外循环,对内联手全国各地的茶协会,共同推动“福茶”成为中国茶的引领,对外在海外设立营销网点,带动“福茶”走向全球。

    以高品质标准打造“福”字号品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我省将持续推进落实质量强省建设纲要,探索建立“福”字号品牌质量标准体系,实施民营企业团体标准培优计划,推进33个民营企业标准创新试点,为民营企业培优育强提供技术支撑。

    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创新

    发展民营经济如大海航船,如何规避暗礁险滩,让巨轮乘风破浪驶向远方?政策和机制的保驾护航尤为重要。

    “民营企业创新转型,既需要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创新生态,也需要诚信守法、合规经营的内控环境。”这是在场民营企业家们的呼声。

    让民营企业敢创新会创新,平台、人才支撑缺一不可。省政协委员、嘉庚创新实验室主任郑南峰认为,对中小微企业打破人才招引制约和科技初创企业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而言,建设“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创新的高能级平台至关重要。“创新平台可以与民营企业共同布局研发项目,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共同建立人才共培共引互聘等机制。同时,借助政府、创新平台、金融力量共同打造‘科技—资本—产业’生态体系,能够培育更多具有硬核技术竞争实力的民营企业。”郑南峰说。

    打通科技成果与技术供需信息渠道,实现“企业出题、协同答题”,委员和有关部门共同围绕这一话题开展深入交流。省科技厅回应,将积极打造高水平创新实验室体系,以需求定项目,推动民营企业与创新实验室共同布局研发项目、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围绕我省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12个左右产业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与转化服务。

    会上,民营企业家们直抒己见,反映发展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他们一致认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必须内外兼修,外部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内部则需加强企业合规经营管理水平。针对问题,省发改委表示,牵头建立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将政务失信记录纳入营商环境评价,依法有序稳妥推动账款清欠工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将组织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建立健全竞争合规管理体系,积极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有机衔接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强化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为民企创新转型保驾护航。(本报记者 郑雨萱)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