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知识 >四川省:从制造大省迈向制造强省 正文

四川省:从制造大省迈向制造强省

[知识] 时间:2024-04-29 09:42:1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91次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刘彦华

  制造业是川省从制经济命脉,是造大造强强省之基。在四川省2022年的省迈省重点工作部署中,“大力推进制造强省建设”被放在了突出位置。向制

image.png

图片/TUCHONG

  “2022年,川省从制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造大造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省迈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向制进出口总额增长高于经济增速,川省从制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趋势基本一致。造大造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省迈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左右,向制城镇新增就业85万人。川省从制”2022年1月18日上午,造大造强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省迈省在四川省2022年的重点工作部署中,“大力推进制造强省建设”被放在了突出位置。

  2035,迈进全国第一方阵

  制造业是经济命脉,是强省之基。四川是制造业大省,“发展较快、体系齐全、规模壮大、配套完善、潜力较足”是它的典型特征。2021年,四川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6%。41个大类行业中有31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21.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0.8%,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0.5%,医药制造业增长10.3%。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四川高技术产业较快增长。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9.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5.5%。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高达44.1%,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32.5%。

  不过,四川制造业的短板也非常突出。从宏观层面看,产业层次偏低,结构较为单一,链条较短,与广东、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相比,重化工业占比较大,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先进制造业发展不充分。从微观层面看,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不足。从产业链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存在隐忧,关键技术、零部件、软件、基础服务能力存在受制于人的情况。

  制造业综合实力迈进全国第一方阵——2021年11月,在《四川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中,四川首提这一目标,并将时间节点设定在2035年。

  2022年是《四川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真正落地实施的关键一年。在省“两会”召开之前,四川已明确了制造业2022年的年度目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基本稳定。年度工作重点和工作举措也已细化——把推动制造强省试点示范和争创国家高能级平台作为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启动重点城市和特色优势产业试点示范工作,全力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用好用活“绿色低碳18条”“科创10条”等支持政策,细化完善具体实施细则;加强“一办六组”常态化运作,畅通部门协调、上下互动工作机制。

  试点示范,激励善作为勇担当

  “选择重点城市和若干特色优势产业开展试点示范,不断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这项工作在2022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再次强调。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透露,主要根据经济总量靠前和制造业基础扎实两个条件,进行优中选优,目前试点示范名单已初步圈定。重点城市是成都、绵阳、宜宾和德阳。特色优势产业是乐山的晶硅产业、资阳的医疗器材产业、遂宁的锂电池产业和攀枝花的钒钛产业。

  世界光伏看中国,“中国绿色硅谷”在乐山。近年来,乐山肩负四川省委、省政府赋予的打造以光伏全产业链为重点的“中国绿色硅谷”重要使命,建园区、抓项目、提产能、优环境,“中国绿色硅谷”建设跑出“加速度”,乐山正成为晶硅光伏投资“首选地”、产业布局“新IP”。 据悉,2022年新年伊始,乐山市委八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已将加快乐山“中国绿色硅谷”建设作为2022年全市经济工作10件大事之一,强调“必须坚持把发展晶硅光伏产业作为‘头号工程’,推动以晶硅光伏产业为重点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资阳,作为四川唯一一座同时连接成渝“双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交通极其便捷,但有利也有弊,长期饱受“虹吸效应”之苦。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自2017年以来,资阳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建设“中国牙谷”。截至2021年底,已引进国内外知名口腔企业项目90个,其中全球行业前100强企业8户,26户企业的136个“资阳造”产品已投放市场,2021年实现产值17.6亿元,同比增长25.9%。作为资阳工业产业发展的一张响亮名片,“中国牙谷”在四川省制造业版图上熠熠生辉。

  说到锂电池,四川省可以说是风起云涌,凭借矿石锂资源优势,成都、宜宾、遂宁、眉山、自贡等纷纷入场,积极布局。遂宁锂电池产业入选试点示范名单,在四川省人大代表、遂宁市市长刘会英看来,还是和遂宁锂电池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态势有关。

  据悉,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在国家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强力支撑下,遂宁锂业发展迎来了加速集聚成势的机遇期,“世界锂都”是遂宁正在全力打造的一张金名片。目前,全市已拥有各类锂电企业52家,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93.6亿元,2021年预计达到280亿元,同比增长45%。累计培育引进包括龙蟠科技、富临精工等14家上市公司在内的重点项目60余个,投资总额600亿元以上,全面投产后营业收入可达1000亿元。

  写入今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的“三江”水电基地、“三州一市”光伏发电基地、成渝氢走廊、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等名词,都与攀枝花有着紧密联系。“我们将统筹做好钒钛、阳光、清洁能源‘三篇文章’,推进‘水风光氢储’多能互补、协调发展。”四川省人大代表、攀枝花市市长虞平介绍称,着手打造氢能产业示范城市、新能源示范城市、绿色低碳产业集中承载地,攀枝花正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多措并举,确保落地见效

  完善、强韧的产业链,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四川省针对产业链问题给出的“解题思路”是,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开展产业链强链补链专项行动、大力培育“链主”企业。四川省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德阳市第九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强对开展产业链强链补链专项行动十分赞同。在他看来,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质量、提升产业链的优势。数字经济可以发挥很好的“强链”作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省资阳师范学校校长、民盟资阳市委副主委骆登宇建议四川省发改委、省教育厅在资阳布局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智慧农业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等高校,加快建设成渝职教创新发展基地。

  国资国企是经济“稳增长”中的“压舱石”“主力军”。四川省政协委员,川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体斌认为,可以发挥国资国企的“压舱石”作用,从制造业上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助力四川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制造强省、工业强省。为此他提出了三点具体建议:一是通过省属国企引领带动作用,科学统筹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开发;二是组建成立数字四川集团,支撑四川省清洁能源、制造业等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三是发挥产融结合优势,放大四川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基金作用,进一步带动四川省万亿级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制造大省转向制造强省,给政府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众所周知,2022年各级政府都要过紧日子。与以往不同,2022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专门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行了详细部署,明确要求“不得违规建设楼堂馆所,把有限资金更多用在惠企利民上。”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2年3月上旬刊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