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探头”“前哨”精准监督 让帮扶资金精准帮扶

[探索] 时间:2024-01-23 16:04:4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48次

原标题:发挥“探头”“前哨”精准监督 让帮扶资金精准帮扶

了解群众情况

四川新闻网泸州9月28日讯(记者 胡旭阳)因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帮扶工作成效显著,探头今年6月以来,发挥扶资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前哨“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精准监督金精“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三项殊荣先后花落泸州市总工会。让帮三项殊荣的准帮背后,离不开四川省泸州市纪委监委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对市总工会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专项帮扶资金发放的探头督导。

“为何花名册上享受政策的发挥扶资扶困难职工都集中在合江、叙永和古蔺县?其它区县还有没有符合政策条件的前哨困难职工?”2018年年底,四川省泸州市纪委监委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在列席市总工会的精准监督金精一次党组会上,中央财政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专项帮扶资金的让帮一份分配台帐,引起了组长赵润琼的准帮注意,是探头否在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专项帮扶资金的使用分配中,还存在不精准情况?带着疑问她翻开台帐发现,发挥扶资扶该市另外三区一县竟然没有一名困难职工享受到这次帮扶救助政策。前哨

通过了解,赵润琼得知,困难职工建档按照“谁建档,谁审核,谁负责”原则,由基层工会通过网络平台系统建档并审核后报市总工会复核,由于基层工会人员流动性和经办人能力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享受政策的困难职工档案资料不全,平台系统内查不到相关致困佐证资料,这让赵润琼对专项资金的分配多了一些疑问。凭借多年的经验,赵润琼决定到基层再深入了解一下,以事实来印证自己的判断。

“一集体公司正常运营,30名在岗职工中有22人享受了该政策,但个别‘困难职工’有两套房,有的有机动车或者有其它产业,困难从何说起?”2019年年初,由派驻纪检监察组和市总工会组建的专项资金核查组深入基层工会和困难职工建档户中调查核实,发现建档户存在对政策不清楚,致困佐证资料缺失,基层工会存在政策宣传不到位、审核把关不严、建档不精准等问题。

“区县上报的困难职工档案部分佐证资料不全,也没深入核查,怎么证明它的真实性?”“以前区县上报的困难职工档案,由于面太广,想到他们已经审核了的,我们就没有逐一去复核,这是我们工作的疏忽。”随后,核查组人员找到市总工会经办人,详细了解情况。

核查的结果证明,因宣传不透彻,政策把握不准确,缺少复核手段,导致部分建档不精准,进而导致在专项资金分配使用上不够精准。

摸清情况后,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随即向市总工会发出监察建议书,要求立即整改,并约谈提醒相关人员。

随后,泸州市总工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立行立改,通过建立部门协调议事机制和信息比对机制,联合民政、不动产登记、车管、工商等职能部门开展信息比对大数据分析、全覆盖入户走访核查,并汇编《工会保障工作文件选编》,集中培训全市110余名业务经办人,要求全市各级工会吃透政策精神,将帮扶政策执行好。为了确保帮扶的精准性,泸州市总工会将申报资料从单一的“线上”审核改为“线上+线下”双边审核,严格基层、区县、市级“三级公示”制度,并同步公布纪检监察组监督电话,让帮扶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同时,不定期开展“回头看”,实现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动态管理。

“感谢纪检监察组对工作的监督提醒,我们认真汲取了教训,举一反三,建立起了规范的工作机制,有序开展精准帮扶工作,真正将上级的政策落实好了。”市总工会女职工和保障工作部副部长龚仁强介绍。经过整改,泸州市工会系统在专项帮扶资金发放中,强化宣传、规范申报、精准识别、及时发放、动态管理的“泸州经验”,先后多次在全省作交流发言。

“我们始终紧盯关键人员、重点岗位和扶贫资金,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的‘探头’和‘前哨’作用,结合被监督单位的职能职责,探索实践有效的监督方法,与被监督单位形成监督合力,同频共振推动各项工作圆满完成。”赵润琼表示,下一步,纪检监察组将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整治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查干部工作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为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图片来自泸州市纪委监委)

(记者 胡旭阳)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