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海南周刊 | 漫话古代银锭 正文

海南周刊 | 漫话古代银锭

[探索] 时间:2024-05-02 08:14:4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43次

原标题:海南周刊 | 漫话古代银锭

文\本刊特约撰稿 刘亭亭

最近,海南由海南省博物馆和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周刊“海上银珠·厚德流光——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银器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展出。其中的漫话束腰圆首银锭,是古代本次展览最为亮眼的展品之一。银锭作为贵金属货币,银锭在唐代以后尤其是海南明清时期的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古代是周刊财富的象征。

上海博物馆藏南宋银铤底部的漫话蜂窝状孔洞。

银锭上的古代特殊标记

先秦时期,中国已有不少银制品在流通使用,银锭但白银真正货币化是海南从唐代开始的。唐代的周刊银锭常被称作“银铤”,形制主要为长条形、漫话船形和圆饼形等。古代比如中国钱币博物馆藏的银锭唐“杨国忠进”五十两银铤就是长条形,因其形状类似古代官员上朝所持的笏板,故又称“笏形银铤”。银铤一面錾刻“专知诸道铸钱使司空兼右相杨国忠进”,一面有“鄱阳郡采银丁课银壹铤伍拾两,专知官乐平县尉卢枳,典程晟,匠张合”的铭文。杨国忠为杨玉环即杨贵妃的族兄,因是外戚而官运亨通,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被拜为右相,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又为司空,后安史之乱爆发,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唐玄宗逃至马嵬驿,随行将士发动兵变,处死杨国忠并迫使杨贵妃自缢。从杨国忠的生平事迹来看,此件银铤应铸于天宝十三年之后至安史之乱之前。

“杨国忠进”五十两银铤的铤面,錾刻有银铤铸造主管官员和银匠的姓名,这种“物勒工名,以考其诚”的做法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另外银铤上还有重量和产地等信息。这类信息在唐以后的银锭上更为丰富,可确保白银的制作质量,一般来说官银很少会出现成色和分量不足的问题。

海口市博物馆藏清光绪“兴”字铭银锭锭面。符洪洪 摄

北宋早期承袭唐代的船形银铤,并演变为平头束腰。热播剧《梦华录》中就曾出现过金、银铤,故事的时代背景就是北宋早期的宋真宗时期,按说银铤形制应是平头束腰,但道具却是圆首束腰,所以剧中道具形制明显与时代不符,圆首束腰的金、银铤多见于后来的南宋和金朝。不过细看剧中的银铤,有明显的同心丝纹,这种丝纹是古代银锭常见的形态特征,这是银在由液态向固态转变即铸造成型时留下的痕迹,就这点来说,《梦华录》的道具制作还较为讲究。不过道具底部没有真银铤常见的蜂窝孔洞算是一处纰漏。蜂窝孔洞是白银在融化过程中吸收气体冷凝后留下的空间,一般呈圆孔状,有些孔内会产生“滴珠”,绝大多数的银锭不论大小底部一般都会有这种蜂窝孔洞。现在市面上的假银锭,有些在模具上直接做出很多个突出的圆珠,铸造成型后的银锭蜂窝孔洞大都十分规整;有些是铸好银锭后用尖锥錾刻出蜂窝,较之真品明显不自然。

明早期金花银中确实有金

元到明早期的银锭沿用宋、金时期的形制,束腰弧度更加明显,且两头开始翘起,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明早期的金花银。金花银原指成色较好的白银,后由政府折粮银演变为所有田赋折银的代名词。金花银始征于正统年间,《明史·食货志》记载:“米麦一石,折银二钱五分。南畿、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广西米麦共四百余万石,折银百万余两,入内承运库,谓之金花银。”内承运库是皇室花费支用的财库,也即皇帝的御银。金花银含银量很高,而且银如其名,经科学检测确实含有极少量的金,一般认为这种金不是工匠有意添加,而是银矿中有金伴生。这种银中含金的现象在明早期以前都很常见。后来可能是银矿开采地发生了变化,银锭多不含金。

海口市博物馆藏元代“胡道翁”铭银锭。符洪洪 摄

海口市博物馆藏有一件带“胡道翁”和“花银”铭的银锭,此锭呈弧首束腰形,周边圆翅略高于锭面,可看出有明显的宋元遗风。银锭一角錾有“胡道翁”字样,中部有两个葫芦状的画押,其内皆有“花银”二字。“胡道翁”可能为铸造工匠或银铺的名字,“花银”二字自然让人想到金花银,不过从其铭文、葫芦押记和形制来看,应为元代银锭,金花银的银锭一般是戳印“金花银”三字。

值得一提的是,明晚期至清初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流入了中国,这从南海海域考古发现的明清海量瓷器便可窥一斑,这些最具中国元素的商品,为明朝带来了巨大的贸易顺差。实行银本位的大明王朝,可谓名副其实的白银帝国。从世界史的角度看,中国的明晚期正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不久,伴随着南美银矿的不断开采,才有如此巨量的白银用于贸易最终流入中国。

定安县博物馆藏清代切割后的银锭。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

小银锭,常被叫作银锞子,《红楼梦·第十八回》讲到元春省亲时,贾母所获赐物中有“紫金笔锭如意锞十锭,吉庆有鱼银锞十锭”。“笔锭如意”和“吉庆有鱼”应是金、银锭上的戳记,谐音为“必定如意”和“吉庆有余”。定安县博物馆所藏的数十枚银锭基本上都是小银锞子,其中不少银锭上压有戳记,这些戳记多呈长方形,其中以一个或两个文字居多,可辨识的有“金”“吉利”“仁”“昌”“定莊”“政”“礼”“会”等,大都是有正面寓意的文字,其中“定莊”可能与传统的博具麻将相关。戳印的文字大部分打破了锭面原有丝纹的连续性,所以戳记明显是银锭铸好后加盖上去的。

定安县博物馆藏清代“政”字铭银锭。

使用中被切碎的银锭

中国长期使用的银两制度是一种很原始的称量货币制度,早在东周时期的楚国就已使用切割的称量货币——郢爰。电视剧中行走江湖的大侠住过客栈后,会随手扔给店小二几个碎银子,这看似潇洒的动作在清代其实很难操作。清代衡量银两的标准有成色和平砝的区别,成色是指银两本身的含银量,平砝是规定一两银的重量,但各地标准多不一样,使用时必须要称量和计算,甲地银两到了乙地,有时要重新铸造才能使用。所以侠客们想要扔下银子便起身策马飞奔,首先要保证银两是本地公估局的批定,否则免不得切割、称量、计算等诸多琐事。定安县博物馆藏的小银锭中就有不少是切割后的“碎银子”,有些经切割后,银块还形成了多个切面,是切割称量货币制度最直观的实证。

银锭发展到清代,器形、种类多种多样,有元宝形、圆形、长方形、砝码形、腰形、牌坊形等。海口市博物馆藏清光绪“兴”字铭银锭属于元宝形银锭,也叫船形锭,锭面戳印有铭文“光绪年月”“寿”“兴盛号”和“归化城”等;银锭一侧还有一个较大的“兴”字,此字为较深的阴文,与锭面戳印的铭文明显不同,应是通过模具和银锭一起铸造出来的。“归化城”为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旧城,此“兴”字铭银锭应是光绪年间银号“兴盛号”铸造的,“兴”可能是“兴盛号”的特殊标记。此银锭重1850克,清代的库平一两大概37.3克,漕平(漕运的标准)较之略低,关平(海关的标准)较之略高,也大都在37克左右,所以这件“兴”字铭银锭应是较为标准的50两大银锭。

作为称量货币的银锭,因其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在清末不可避免地被银元所取代。因在历史上流通使用了上千年且具备贵金属的特性,如今银锭仍散发着独特魅力,受到众多收藏者青睐。(刘亭亭)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