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大型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第二集 精准施策

[探索] 时间:2024-04-29 17:19:5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45次

【序】

  【字幕】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

  【解说词】

  湘西十八洞村,地处武陵山腹地的攻坚一个偏远苗寨,2013年11月3日,大型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考察调研,政论专题准施就是片摆在这个小山村,他与乡亲们座谈时,困第第一次提出了“精准扶贫”。集精

  【同期】习近平

  发展生产,实事求是攻坚地讲,能抓什么,大型实实在在地抓起来。政论专题准施这个地方适合怎么脱贫致富,片摆就做什么样的困第工作。所以还是集精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脱贫脱贫分类指导,把工作要做细,我们现在叫做精准扶贫。

  【解说词】

  精准扶贫,就是要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精准扶贫,让消除贫困的靶心更准,开出的药方更管用,脱贫的成效更扎实。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一场摆脱贫困的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展开。

  【推出片名:第二集 精准施策】

  【解说词】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

  只有真正了解有着广阔疆域、苦难历史的中国,才能真正读懂中国反贫困斗争的艰巨。

  83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近1亿贫困人口,这是摆在中国面前的现实国情,而帮助每一个贫困人口都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脱贫之路,是所有国家贫困治理的共同难题,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要做到这一点更是难上加难。

  扶真贫,真扶贫,才能真脱贫,精准锁定扶贫对象因此成为精准扶贫的首要环节,这也是扶贫领域长期以来一直想做却没有做成的事。

  【同期】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林万龙

  (到2012年底)我们的剩余贫困人口是9899万,那么这9899万的人到底是哪些人,分布在什么地方,你要做到一个不能落下,那你就要把穷人精确地找出来,并且精准地给他施策。

  【解说词】

  2013年12月18日,在“精准扶贫”首次提出一个半月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抓紧开展建档立卡,一系列配套政策相继出台,精准扶贫,迅速落实到行动与实施层面。

  2014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的丰富内涵。他说:“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字幕】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

  【解说词】

  “两会”结束后不到一周,一个中央扶贫调研组抵达江西瑞金。瑞金是革命老区,也是全国最早开展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的地区之一。

  【同期】江西省瑞金市委书记 许锐

  我们过去扶贫很多是叫做“大水漫灌”,怎么来改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把(扶贫)对象搞精准,(调研组)认为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可以先走一步。

  【解说词】

  精准识别,就是要把此前通过抽样调查统计出来的数据一一对应到人。贫困县里有没有富裕人家?富裕乡里有没有贫困人口?怎么才能把真正需要帮扶的“真贫”找出来?这是精准扶贫首先要系好的“第一粒扣子”,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要前提。 

  【同期】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乡长 朱胜江

  刚来(乡里工作)的时候,我们乡里2300多户贫困户,8000多个贫困人口,每家每户一些情况,问哪个,哪个都不清楚。

  【解说词】

  叶坪乡全乡七万多人口中,8000多贫困人口散落在399个村民小组,朱胜江和同事们开始挨家挨户走访登记、精准识别,并按照建档立卡指标体系,为每个贫困户建立贫困档案。

  【现场声】朱胜江走访贫困户

  我们的干部当时都是这样,两三年是拼命地跑,一户一户过筛。 

  【解说词】

  黄沙村村民华水林是个勤快人,靠着在家附近打零工,2014年收入超过了当年2800元的贫困标准,但因为家里的特殊情况,他也想申请成为贫困户。

  【同期】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村民 华水林

  欠了一身的债,我们做房子全部都是借、贷这些,当时村干部跟我们说,有(精准扶贫)这样的政策,说需要的话就可以写申请上来。

  【解说词】

  上门入户调查中,扶贫干部了解到,华水林的妻子患有慢性病,需常年服药,两个小孩正在上学,家里日子过得十分紧巴。

  【同期】江西省瑞金市扶贫办主任 曾能贵

  怎么确定贫困人口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两不愁三保障”,劳力强不强,家里有没有读书郎,老婆孩子有没有病,这几个(方面)都存在问题,那他就是贫困户。

  【解说词】

  找真贫,不仅要看硬指标,更要费一番“绣花”功夫。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扶贫干部详细调查了华水林家的收支情况,又经过村民评议、投票表决、村级公示、乡级复核等一整套严密程序,华水林一家最终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仅享受到医保缴费、子女学费补贴等帮扶政策,还参加了政府组织的蔬菜种植技能培训。

  【同期】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村民 华水林

  评上了确实有一系列政策还是很好的,可以贴息贷款,原来可以贷3万(元),后来可以贷5万(元)。

  【解说词】

  学会了技术,又有了小额扶贫贷款,华水林搞起了大棚蔬菜种植,还做起了农产品电商生意,不到一年就脱了贫,如今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针对贫困户不同的致贫原因,国家在危房改造、子女教育、医保和低保等方面都出台了一项项具体的帮扶措施。这些举措落到老百姓身上往往意味着真金白银,因此,能不能成为贫困户,就成了群众们关注的焦点。

  【现场声】村民和村干部因为识别问题吵架

  村民:你拿出你那个本子去翻是几年前的?

  干部:我说你就不是。

  村民:你说话越来越那个,龚主任没发脾气,你发什么脾气?

  【解说词】

  有没有真正的贫困户没被评上?会不会不该评的又被评上了? 

  在建档立卡的初期阶段,一些基层干部夹带亲友,导致贫困人口识别不精准的情况偶有发生,在个别地方还出现了更为严重的问题。

  2015年,广西马山县违规认定3119名扶贫对象,3000多名所谓贫困人口中竟然有2454人购买了2645辆汽车,43人在县城购买商品房或自建住房。此案一经公布,全国震惊。

  【现场声】当时新闻报道背景声

  【解说词】

  为了让贫困户识别更精准,各地针对有车、有商品房、有自办企业以及干部近亲属等多种情况进行了从严筛查。2015年到2016年,全国又动员起200多万人,开展了建档立卡“回头看”。 

  【同期】国家乡村振兴局原副局长 欧青平

  “回头看”的重点主要是看已经识别出来的这个贫困人口,是否还有不精准的地方,说到底,就是要把我们的精准识别做到彻底,做到准确。

  【解说词】

  经过建档立卡“回头看”,全国共补录未识别的贫困人口807万,剔除识别不准人口929万。至此,中国扶贫开发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精准到户、精准到人。

  进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只需轻点鼠标,每一个贫困家庭的详细情况都一目了然。华水林、华割禾、华春发……瑞金市叶坪乡的这一个个名字,被记录在共和国的扶贫脱贫档案中。

  这一份份数据,不仅清晰地标识出贫困户都有谁,分布在哪儿,更为重要的是,它第一次从总体上摸清了全国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致贫原因。

  【同期】国家乡村振兴局信息中心主任 陆春生

  贫困户相当于一个靶心,通过贫困户致贫的贫困状况我们进行分析,分析出他的帮扶需求,比如说因学致贫,具体的帮扶措施可能有给他助学贷款,发放助学金,如果是因病致贫,肯定有健康扶贫一系列措施,通过这些画像分析他的帮扶需求,制定帮扶措施,最终达到脱贫的成效。

  【解说词】

  贫困的人口找准了,贫穷的病根找对了,精准扶贫踏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而接下来的第二步更为关键。

  面对千差万别的致贫原因,如何开出精准帮扶的“药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破解之策。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通过“五个一批”实现脱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中国路径日臻成熟。

  【同期】习近平 2015年 10月16日 北京 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 

  我们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解说词】

  十天之后,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将“五个一批”的脱贫方式进行了任务分解。 

  2015年11月,“五个一批”被正式写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成为中国全方位根治“穷病”、辨“症”施策的一剂良方。

  这之后,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五个一批”脱贫路径的101项具体任务,落实到32个牵头部门和77个参与部门,中央和国家机关先后制定、出台了200多个扶贫政策文件和实施方案,各省区市也纷纷出台和完善“1+N”扶贫政策举措,至此,中国已构筑起从上到下全面联动的贫困治理政策体系。

  【片花】

  【解说词】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展产业是根本之策。

  【现场声】 水田劳作

  【字幕】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黄冲村

  【解说词】 

  安徽霍邱的黄冲村,地处淮河岸边,过去村里大多数人一直靠种植水稻为生,一年忙到头,也剩不下几个钱。

  2014年,省里给黄冲村下拨了十万元产业扶贫资金,指定要求鼓励村里贫困户发展特色养殖业。

  【同期】安徽省霍邱县孟集镇党委委员 孙庆刚

  我们当时村里边只有一个项目,主要是针对贫困户发展家禽,鸡鸭鹅这个养殖。

  【解说词】 

  黄冲村水田多,平地少,发展养殖业,场地和环保等方面都受限制,不过看到政府有资金补贴支持,宋怀胜等一些贫困户打算试上一试。可养起来没多久,有的鹅就生病死亡,急得老宋赶紧把剩下没病的贱卖了事。

  【同期】安徽省霍邱县黄冲村村民 宋怀胜

  本来十块钱一斤,五块钱一斤也卖,三块钱一斤也卖。

  【解说词】 

  2015年之前,扶贫项目的审批权都在省一级,贫困户头上的扶贫项目、扶贫资金也都是从省里层层分下来的,各个村子究竟适合搞什么,贫困户到底能干什么,项目审批者往往并不完全清楚。

  【同期】安徽省霍邱县扶贫开发局局长 胡浩

  用句形象的话来说,叫做政府要买单,群众不买账,项目安排不精准,资金难以落地。

  【解说词】

  由于项目选择不精准导致扶贫资金闲置的现象,曾一度较为普遍。

  2016年,审计署对全国40个县、区2013年至2015年的财政扶贫资金进行审计,结果发现,抽查的50.13亿元扶贫资金中,有8.43亿元扶贫资金长时间闲置。

  【同期】审计署党组成员 中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 郝书辰

  我们从顶层做好设计,吹响了扶贫攻坚的号角之后,我们真正的一线贫困地区、贫困县相关的项目准备得并不是很充分,相关的规划还不是很完善,这也是导致资金来了之后存在大量闲置的一个原因。

  【解说词】

  就在基层干部为项目难落地发愁的时候,扶贫领域的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2015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出台,明确提出要提高扶贫精准度,将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省市主要负责监管。  

  2016年,中央又把统筹整合使用水利、农业等财政涉农资金的自主权赋予贫困县,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进一步提高了资金使用的精准度。

  【同期】财政部副部长 程丽华  

  通过整合给基层授了权、松了绑,2016年出台政策时,原打算先在两三百个贫困县搞试点,没想到各省积极性很高,当年试点县就达到了700多个,第二年就推广到了全部832个贫困县。

  【解说词】

  精准脱贫,重在精准施策。霍邱县从全县干部中选调精兵强将,建起了全国第一个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并要求所有扶贫项目必须立足实际,按照“户参与、村申报、乡审核、县审定”的流程统一进入项目库。

  经过充分论证和市场调研后,稻田里套养小龙虾被确定为霍邱县优先发展的产业项目。但对于这个新项目,当年在养殖业上吃了亏的贫困户们,态度并不积极。

  【现场声】刘俊平去找宋怀胜做思想工作

  【同期】安徽省霍邱县黄冲村村民 宋怀胜

  我们就过个平淡的日子,也不想什么再搞这搞那了。

  【同期】安徽省霍邱县黄冲村驻村第一书记 刘俊平

  发现他有这个抵触情绪,因为啥?家底子薄,折腾不起。

  【解说词】

  贫困户怕折腾,是因为过去安排的扶贫项目不精准。摸清了大家的心理,扶贫干部先组织他们出去观摩学习,再请来专家进行技术培训,贫困户们心里的顾虑慢慢打消了。

  宋怀胜也拿出了家里的一半稻田,跟着养起了小龙虾,因为虾的品质好,一上市就销售一空。

  【现场声】宋怀胜捞虾卖虾

  宋怀胜:这个虾多少钱一斤?

  商贩:给你13元一斤。

  宋怀胜:你看手都夹到了,加一点。

  商贩:15元。

  【解说词】

  养虾头一年,老宋赚了一万多块钱,年底就脱了贫。第二年,老宋把家里20亩稻田都养上了小龙虾,而扶贫干部们也开始谋划起下一个适合当地发展的扶贫产业。

  【同期】安徽省霍邱县黄冲村驻村第一书记 刘俊平

  原先是项目来了之后,说给你十个指标,你把十个指标安排给谁?不好安排。现在不一样,现在搞什么项目,哪个群众想搞,哪个群众能搞,哪个群众适合搞什么,我们就帮他干什么,这就是所谓的“精准”。 

  【解说词】

  如今,霍邱的小龙虾养殖规模已经超过了60万亩,光这一个产业,全县农民就增收18亿元,带动了17000多户贫困家庭成功脱贫。

  【同期】安徽省霍邱县扶贫开发局局长 胡浩

  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这个规划要跟着什么走?要跟着市场走,真正让这个产业能达到一个稳定脱贫、持续脱贫的效果。

  【解说词】

  立足实际,精准施策。

  河北省张北县的德胜村,过去世代靠农牧业为生。干旱少雨是这里贫穷的主要原因,但日照充足又是德胜村的资源优势。2014年,国家启动了光伏扶贫工程,鼓励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发展光伏产业,因为拥有便利的入网条件,张北县从中看到了机遇。

  【同期】河北省张北县德胜村驻村第一书记 李志军 

  张北县这个地方年日照时长在 3000 到 3200 小时,比较适合光伏发电。 

  【解说词】 

  因地制宜的好项目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跑手续、找资金、搞基建,德胜村很快就建起了两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并顺利实现并网发电。

  【同期】河北省张北县德胜村村民 陆金旺 

  我家一共 3 口人,流转给光伏电站 12 亩土地,加上在光伏电站打工,擦光伏板、在药材地里面拔草浇水,一共加起来一年能收入两万多元。

  【解说词】

  到2020年底,全国近六万个贫困村有了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平均每个村的年收益20多万元,收益期有望超过20年以上。

  发展产业要有源头活水,离不开金融支持,国家创新性推出扶贫小额信贷制度。免担保免抵押、政府贴息、基准利率放贷,有效降低了贫困农户的贷款门槛。在湖南宜章县,贫困户申请小额贷款搞起了脐橙、油茶种植,每年每家增收几千元。

  【同期】湖南省宜章县竹梓塘村村民 肖均信

  本来我是没资金的,但是刚好有这个扶贫小额信贷,它是三年免利息的,这个心里面又放心一些。

  【解说词】

  几年时间里,全国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超过7000亿元,贷款逾期率不到1%,解决了贫困户贷款难的问题。

  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山西大同的小黄花、陕西秦岭的小木耳都成长为大产业。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这一个个被精心培育起来的特色产业,解开了一个个脱贫“死结”,找到了一条条致富门路。

  到202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