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娱乐 >保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正文

保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娱乐] 时间:2024-05-05 18:56:3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9次
中评社北京1月24日电/在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保障背景下,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取得显着成效,农业农村农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压舱石的优先作用日益显着。本报告回顾了2021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情况,发展分析了2022年面临的保障重要机遇和挑战,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预判,农业农村在此基础上结合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优先热点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农业平稳增长粮食再创新高  2021年是发展“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我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与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保障不利影响,经济整体复苏,农业农村农业继续保持高质量稳步发展,优先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发展农村面貌进一步改善。保障  农业经济平稳增长,农业农村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优先202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达到8308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26%,与2020年相比有所下降;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累计达到92863.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46671.1亿元,林业总产值为3841.3亿元,牧业总产值为28329.0亿元,渔业总产值为9129.6亿元。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稳中有进。2021年,全国完成新建高标准农田1亿亩,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超过了72%,其中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全国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达到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同比增长2%,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十八连丰”。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7.64亿亩,比上年增加1295万亩,同比增长0.7%,连续两年保持了增长态势。  农产品市场平稳运行,生产者价格略有下降。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是粮食供需的大格局。从主要谷物的市场状况看,小麦和大米供求基本平稳,玉米国内供给呈现一定缺口。随着肉蛋奶等产品需求不断增加,以玉米为代表的饲料粮需求也不断增加,加之玉米尚处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一定程度上我国仍需增加玉米及饲料粮进口来满足需求。总体上,我国全年大米进口量为国内产量的2%左右,小麦进口量为国内产量的6%左右,玉米进口量为国内产量的10%左右,谷物进口主要起到满足差异化需求的作用。  畜产品方面,生猪产能全面恢复,2021年猪肉市场供应相对充足。特别是去年10月份以来,第二轮中央和地方储备肉收储工作的有序开展,对保证猪肉市场的稳定和养殖企业的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年,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2.2%。谷物价格总体涨幅较大,达到13.8%,其中小麦和稻谷上涨幅度较小,分别为6.6%和1.9%,而玉米上涨25.5%。畜产品价格总体下降,同比降幅为17.9%,其主要原因是生猪价格的下跌,降幅达35.1%;而牛羊和禽蛋价格有不同比例上涨,其中禽蛋上涨15.5%,高于牛羊。  农民收入和消费快速提升  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稳步提升。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93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2.6个百分点。从收入构成看,农民收入主要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2021年前三季度,四类收入均有增长。其中,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第一大来源,为6325元,名义增长15.3%,占农民可支配收入的份额达到46.1%;经营净收入为4042元,名义增长6.7%,所占份额为29.4%,是农民收入的第二大来源;转移净收入达到3002元,名义增长11%,所占份额为21.9%;财产净收入357元,名义增长10.7%,所占份额为2.6%。  2021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比城镇居民增速高4.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农村居民支出结构中,吃穿住用等基本生活类消费稳定增长,其中,人均食品烟酒支出占比为32%,人均居住支出占比为21%。因各地区各部门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克服疫情影响,服务类、其他用品等消费支出在全年呈较快增长态势,但仍未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  农村信息化水平迅速提高,农业生产数字化起步。新冠肺炎疫情使农村电商的作用更加凸显。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当前我国电商服务站行政村覆盖率在八成左右,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超过3000亿元,增长迅速。相关研究显示,2021年淘宝村数量已经突破7000个。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会加速数字技术的普及和下沉,加快实现乡村产业的数字化。在智慧农业领域,农业生产数字化方兴未艾,单品大数据,如油料、天然橡胶、棉花、大豆等产品全产业链建设已经起步,大数据系统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完成阶段性任务,集体经济成为新增长点。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了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任务,通过清产核资、成员界定、经营性资产量化以及建立经济(股份经济)合作社等举措,农村资产资源被大大盘活。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到2021年全国已建立乡、村、组三级集体经济组织近90万个,清查核实集体账面资产7.7万亿元(不包括土地等资源性资产),其中经营性资产3.5万亿元。农村发展的内生动能显着提升,集体经济成为新增长点,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奠定扎实基础。  耕地保护压力加大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仍在“三农”,潜力后劲亦在“三农”。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宏观经济稳步复苏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中国2022年增速将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经济体。国内消费也逐步复苏,如果2022年疫情能够彻底结束,国内消费必会重振,经济增长率有望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为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开展提供契机。“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事业带来了巨大推动力。2021年上半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达到5.35万亿元,同比增长27.5%,增速高于我国外贸整体增速,占外贸总额的比重达29.6%。其中,农产品贸易约占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已于2022年1月1日生效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无疑会为中国在拓展农业经贸国际合作方面提供新机遇。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格局已经逐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再一次提速,政府投资和社会资本将更多地投向农业农村,用于土地、水利、种子、数字化、物流设施,特别是冷链建设等领域。  农业农村发展也面临几个挑战。  保障耕地数量和质量仍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当前我国耕地约为19.2亿亩,相较10年前第二次全国国土调查的20.3亿亩耕地面积减少1.13亿亩。加之我国城镇化还在继续,生态环境压力尚未根本缓解,耕地保护压力日益加大。要保障粮食安全,在守牢耕地红线、保证耕地面积的同时,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农产品成本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但农产品价格或增长乏力或呈现较大波动。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逐步进入高成本阶段。从种植业看,农资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成本有增无减,已严重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土地租金也日益上涨。根据对粮食主产区的调查,东北地区地租为500元/亩至600元/亩,中部地区省份为400元/亩至600元/亩,东部沿海某些省份的地租则平均达到1000元/亩左右,流转土地经营权种粮的盈利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  重要农产品供求关系呈现紧平衡状态。大豆仍需依赖进口以满足需求,2021年大豆进口约占粮食进口总量近六成,但口粮是绝对安全的。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环境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屡屡抬头,对我国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形成一定挑战。  还需关注,我国城镇化仍在继续,人口加速向主要的发达地区集聚,目前城镇常住人口已经超过9亿人。农村常住人口继续减少,而且老龄化趋势还在加剧,在未来较长时期内都将是乡村振兴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难题。近年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缩小趋势,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落后于城镇居民。2021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2.50,比上年有所减少,但城乡收入差距的绝对值仍有28481元。农村内部收入差距还没有明显缓解的现实,也会影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