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娱乐 >社评:中国如何实现能源安全 正文

社评:中国如何实现能源安全

[娱乐] 时间:2024-04-27 18:00:4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89次
  中评社北京4月3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近期国际石油价格下跌,社评接近甚至跌过许多国家石油开采成本。中国如果国际石油市场继续动荡,何实那么,源安国际石油市场将会出现资本兼并并重组的社评浪潮。  对于此次国际石油价格下跌,中国一些专家认为,何实主要原因是源安石油输出国组织与俄罗斯谈判破裂,沙特阿拉伯采取报复性措施,社评以相对较低的中国价格出售石油,从而引发国际石油价格大战。何实蔓延全世界的源安重大疫情,给世界经济未来发展蒙上阴影。社评石油市场需求不足,中国也是何实导致石油市场价格下跌的重要原因。  不过,笔者认为,此次国际石油价格下跌标志着能源革命即将到来。国际石油供需平衡被打破,世界能源格局有可能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国际石油价格逐渐接近石油生产成本,一些国家依靠科技创新增加石油产量,导致石油供需不平衡现象日益严重。  由于供大于求,那些石油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国家,将面临石油产业转型的问题。众所周知,美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美国为了维护美元霸权,把美元和石油牢牢地捆绑在一起,要求沙特阿拉伯等石油输出国组织强迫进口国必须使用美元结算,美国利用石油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能源市场。  然而,近些年来,美国为了实现能源自给自足,投入巨额资金开采所谓的油页岩,不断地降低成本,并且利用油页岩开采技术开采天然气,为此不惜从中国购买小型压力设备,从而导致美国石油和天然气产量迅速上升。  2020年2月29日,美国石油日产量超过1310万桶,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产油大国。由于美国大量开采石油,结果导致世界石油市场供大于求现象越来越严重,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必然会下跌。  对那些开采成本相对较高的国家而言,如果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下跌,那么,就必须考虑是否关闭油田的问题。美国已经关闭数千口油井,逐步减少石油产量。因为如果石油供应量大幅度增加,而石油开采成本居高不下,早晚有一天,美国石油工业将遭受灭顶之灾。  石油输出国组织之所以要求俄罗斯减少石油出口,目的是为了控制国际石油价格。俄罗斯认为,依靠目前的石油开采技术,如果每桶石油维持在25到30美元的水平,俄罗斯仍然可以出口石油。俄罗斯的如意算盘是,如果石油价格持续下跌,那么,沙特阿拉伯可以降低石油开采成本,增加石油出口,可是,美国油页岩技术边际效用已经很低,根本无法继续降低成本,与俄罗斯竞争。俄罗斯试图顶住沙特阿拉伯的压力,拒绝减少石油开采量。俄罗斯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迫使美国降低产量。  不过现在看来,美国之所以要求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代表沙特阿拉伯与俄罗斯谈判,目的非常简单,那就是迫使俄罗斯减少石油产量。如果俄罗斯顶着压力继续开采石油,那么,沙特阿拉伯必然会大幅度降低石油出口的价格,抢占俄罗斯的市场。美国虽然会因此而遭受损失,但是,美国石油主要供应本国市场,因此,完全可以不考虑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波动情况。由于俄罗斯对世界石油市场形势判断错误,结果导致沙特阿拉伯大幅度倾销石油,俄罗斯在欧洲的市场被挤占,俄罗斯面临尴尬的处境。  如果沙特阿拉伯继续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出口石油,那么,欧洲国家一定会转过头来购买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俄罗斯的石油市场将会大幅度萎缩,这是俄罗斯所无法承受的。正因为如此,俄罗斯政府已经放出风声,希望与石油输出国组织重新谈判,通过谈判减少石油产量,确保石油价格稳定。  其次,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新能源技术,争取摆脱对石油天然气的依赖。俄罗斯向欧洲出口石油,引起美国强烈不满。美国总统已经多次向德国总理发出警告,如果购买俄罗斯的石油,那么,美国将会制裁德国。虽然德国政府拒绝美国的威胁,但是,德国不得不考虑与美国的关系问题,因为美国在德国拥有大量的军事基地,德国也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重要成员,如果美国通过其他途径或者采用其他手段对德国采取制裁措施,那么,德国有可能会得不偿失。  正因为如此,德国虽然口头上表示继续购买俄罗斯的石油,可是很明显,德国不愿意在俄罗斯石油运输管道建设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俄罗斯对外声称,即使其他国家退出石油管道建设,俄罗斯依靠自己的能力仍然可以修建通往德国的石油管道。如果沙特阿拉伯在欧洲市场上与俄罗斯竞争,那么,俄罗斯有可能会丢掉传统市场,这对于俄罗斯来说,是无法承受的巨大代价。  近些年来,俄罗斯始终面向西方,希望从欧洲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对于开采西伯利亚的石油向中国、日本、韩国出口缺乏兴趣。随着欧洲市场竞争激烈,俄罗斯决定面向东方,修建西伯利亚运输管道,向中国出口原油。不过,从中俄两国谈判的内容来看,俄罗斯提出了许多令人难以接受的条件。中国不仅要承担修建石油管道的费用,而且每年要向俄罗斯支付高达数百亿美元的预付款。换句话说,中国提供资金帮助俄罗斯开采石油,俄罗斯同意将开采的石油一部分卖给中国。对于中国来说,与俄罗斯签订石油协议,显然处于被动的地位。  部分学者估计,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下跌,中国购买俄罗斯的石油已经损失高达23000万人民币。如果客观事实如此,那么,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越多,中国亏损也就越大。到目前为止,人们不知道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价格究竟是多少,如果国际石油价格下跌,中国必须按照双方商定的协议计算价格购买俄罗斯的石油,中国很可能会蒙受更大损失。正如部分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国际石油结算采用的是期货价格,因此,即使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中国作为最大的消费国,很可能无法降低购买俄罗斯石油价格,因为按照计算公式,国际期货价格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中国有可能会因为购买俄罗斯的石油而损失惨重。  中国积极寻求维护能源安全的有效措施。不仅在巴基斯坦修建瓜达尔港,将中东地区的原油通过管道直接运到中国的新疆地区,然后借助于中国新疆的运输管道,将石油输送到中国的东部地区,而且在缅甸修建港口,通过石油运输管道,将石油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的西南地区,然后再使用管道运往中国的东部地区。表面上看,中国缩短了石油运输距离,但是正如一些经济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由于修建管道需要把大量的建设和维护费用,而运送石油的油轮越来越大,使用油轮运输石油单位运输价格越来越低,因此,修建石油运输管道运输石油,可能在安全方面面临更大的风险。换句话说,如果使用大型油轮运输石油,随时可以更改路线,可是,如果投入巨资修建石油运输管道,一旦石油运输管道遭到破坏,那么,后果难以估计。  中国通过多方位购买石油,确保中国的石油供应不会受到威胁。可是,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无论是马六甲海峡还是中国南海地区,都正在成为国际热点冲突地区。中国石油运输线随时都可能被切断。如果中国过度依赖进口石油天然气,那么,中国经济有可能会受制于人。  为了实现中国能源多样化,中国充分利用自己西高东低的有利地形,修建大型的水电站,在长江上游和长江的支流修建水电站,充分利用水力发电解决中国电力不足的问题。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发电设备生产基地。中国在西北地区建设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到光伏发电厂,通过建设“陆上三峡电站”,提高清洁电力在中国电力能源中的比重。不仅如此,中国还在海上修建风力发电厂,在中国一些偏僻山区修建大型风力发电厂。中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中国的自然资源,改变中国的能源结构。  中国大型发电企业包括三峡建设总公司,已经投资修建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大型电厂,目的就是要依靠自己资金优势,改变中国的能源结构,增加清洁电力在中国电力结构中的比重。  不过现在看来,中国清洁能源发展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在清洁能源发展过程中,缺乏战略规划,西部地区大型光伏发电厂发出的电力根本无法进入中国的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虽然中国电力企业开发出世界上最先进的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可以实施电力的远程运输,可是,由于本位主义和地方主义作祟,中部一些地区宁可使用火力发电,也不愿意使用西北地区的光伏发电。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国在光伏发电领域出现了市场主体与政府特殊博弈的现象,市场主体生产光伏发电设备不是为了市场竞争,而是为了获得政府的财政补贴,因此,政府不得不减少并最终取消光伏发电领域的财政补贴政策,从而使中国在光伏发电领域出现了大起大落的现象。  影响中国清洁能源的不仅仅是发电设备,还包括电力储存技术。虽然近些年来,中国投入巨资寻找电力储存技术,试图通过研发新的装备,解决电力储存问题,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在电力储存方面仍然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美国电动汽车生产企业之所以能在中国上海设立独资工厂,并且向中国消费者出售电动汽车,根本原因就在于,美国电动汽车生产企业提高了电力储存的密度,从而使电动汽车拥有更大的电力和更长的续航能力。中国在电力储存方面仍然缺乏创新,现有的技术发展前景暗淡。中国既没有像日本那样,专心致志地开发氢气能源,选择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同时也没有像欧洲国家那样,通过革新挖潜,提高电池的容量,从而使单位面积的储存设备可以储存更多的电力。中国在电力存储方面仍然存在的严重不足。  中国未来发展必须“动静结合”。一方面中国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下资源。从世界各国能源发展的前景来看,向地下开采,利用地热资源,可以节省大量的费用,可以确保能源供应成本大幅度降低。  由于地球核心具有无穷的热量,因此,只要向地下开采,就可以使用地下热资源,解决热力供应问题。如果能把地下热资源转化为电力资源,那么,不仅可以解决冬季采暖问题,而且可以利用地下热资源,发展一系列的产业。  非常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政府并不鼓励开采地下热资源。这是因为我国政府担心大力开采地下热资源之后,有可能会导致地面沉降,会出现人为灾难,如果不高度重视地下热资源的开采利用,那么,中国在未来能源发展方面有可能会落后于其他国家。  现在德国等一些欧洲国家已经开始大规模利用地下热资源,在地下热资源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应当鼓励城市开采地下热资源,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新的产业链。如果能在开采地下热资源过程中,解决地下热资源使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那么,我国许多城市冬季采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开采地下热资源,既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运输费用,同时又可以减少能源储存成本,地下的热资源直接开采出来,既可以用于冬季供暖,同时又可以用于发电,这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如果被白白地浪费,舍近求远,购买中东和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那么,中国的能源产业革命就会变成一句空话。  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当前围绕石油天然气开采利用已经形成了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如果开采地下热资源,那么,就必须绕开现有的既得利益集团,建设国家级的企业,有序开采城市的地下热资源,并且形成新的产业。  如果依靠现有的石油天然气集团发展新的能源产业,那么,最终必然会导致中国地下热资源利用虎头蛇尾。中央政府应当下决心,建设中国的地热资源集团,全面规划中国的地热资源,并且在技术开发和应用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有条件地区尽快形成产业化。  中国已经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利用地热资源建设发电厂。现在看来,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建设发电厂,固然有利于解决当地居民和企业的生产生活需要,但是,经济效益十分有限。如果能在城市人口密集的地区开采地热资源,并且就地转化为电力和热水资源,那么,可以确保中国的城市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地热资源开发方面,希望中央政府下决心,成立专门的机构,在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基础之上,尽快形成中国特色的地热资源发展模式。  另一方面,中国在水力发电、光伏发电、核电站建设基础之上,应当面向大海,寻找新的能源。  中国在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勘探开采领域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中国科学家已经在中国南海地区发现大量天燃气水合物矿藏。如果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尽快实现工业化开采,并且产业化利用,那么,中国能源问题将会彻底解决。  天然气水合物早在1810年就已经被发现,1934年苏联在天然气管道中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上个世纪60年代,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开采天然气水合物,但是,由于石油价格相对较低,天然气油田不断地发现,因此,西方国家并没有投入巨额资金,从事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采工作。中国能源结构完全不同。中国缺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如果中国在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利用方面缺乏前瞻性,没有大规模开采天然气水合物,那么,中国在未来能源革命中有可能会被甩在后边。中国应当抓住有利时机,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弥补中国在石油天然气方面的不足。  总而言之,中国必须充分意识到,无论是投资购买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还是从中东地区购买石油天然气,都面临极大的政治风险。一旦地缘政治关系发生变化,西方国家有可能会切断或者阻断中国的能源通道,中国的现代化有可能会被迫中断。  从现在开始,中国就必须调整自己的能源结构,集中所有的科技力量,集体攻关,解决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中国的光伏发电设备出口世界第一,可是,中国光伏发电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国在风力发电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可是,中国在风力发电方面缺乏规模效益,如果不能大力发展海上风力发电技术,那么,中国在风力发电领域很可能会落后于其他国家。中国应当扬长避短,在地热资源、天然气水合物开采领域走到世界的前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如果跟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最终很可能会处处受制于人。  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中国在能源产业发展领域出现了严重的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如果不能登高望远,制定新的能源发展战略,那么,中国在能源发展领域有可能会出现越来越严重的危机。中国积极利用自己的煤炭资源,争取实现能源转化。不过现在看来,将煤炭资源转化为其他能源需要大量的成本,中国这样做的唯一目的是,解决中国石油天然气不足的问题。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能调整中国能源化工产业结构,减少对石油天然气的依赖呢?  总而言之,中国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中国能源结构调整问题。如果只是实现石油天然气进口的多元化,或者试图在中国建立能源期货市场,掌握能源的定价权,那么,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可能会处处受制于人。  最好的策略是,另辟蹊径,利用地热资源解决我国城市供暖问题,开发地热资源,建设新的发电系统。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我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设施建设的步伐,大幅度降低发电成本。与此同时,开发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能源结构和能源发展体系。如果中国彻底摆脱对石油天然气的依赖,那么,国际石油天然气价格波动不会给中国造成严重影响。如果中国按照国际石油期货价格与俄罗斯签订合同,那么,即使石油价格降低到每桶25美元,中国也未必能从中占到便宜。  中国在石油天然气能源方面已经付出了太多的代价。如果仍然依靠修建石油运输管道和天然气运输管道确保中国的能源供应,那么,中国有可能会逐渐地成为能源殖民地。中国绝对不能在能源问题上出现战略性决策错误。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改造中国的能源管理机构,在更高的层次上,加快中国能源顶层设计,大力发展中国的地热资源、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和天然气水合物发电技术。如果条件成熟,中国可以利用月球上的资源,建设中国独立的能源产业体系。中国能源产业不能邯郸学步,而应该走自己的路。
相关专题:中评社社评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