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东湖评论:“双减”后,做好素质教育“加法”

[焦点] 时间:2024-04-28 04:40:5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40次

原标题:【地评线】东湖评论:“双减”后,双减做好素质教育“加法”

日前,地评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开展了“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长‘双减’政策态度”调查,线东共有511043名家长参与。湖评“双减”政策实施之后,论后72.7%受访家长表示教育焦虑有所缓解,做好中等收入群体缓解比例更高。素质“双减”政策的教育加法实施,是双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重要举措。逃离出学科培训班的地评家长孩子,将目光放在了兴趣爱好培养上,线东各大培训机构也迎来了“素质教育红利”。湖评然而,论后真正的做好挑战刚刚开始,做好教育“双减”的素质同时,也要拥抱好素质教育时代,做好素质教育“加法”。

“加”一点规范化运营,让家长们放心。“双减”政策已经倒逼大部分教育培训机构转型,多家大型校外培训机构已集体变更经营范围,新增了艺术、绘本、科技、校外托管等非学科类培训内容。教培市场鱼龙混杂,国家监管会更严格,必须对机构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所聘教师资格证、资金监管、价格管理等方面加强规范化管理。就机构自身而言,运营模式也需更加规范,需做到课程设计有研究、教材配备有标准、收费标准有明细、点名请假有记录,同时师资人员要合格、软硬件设施要齐全、档案建立要具体、家校沟通要及时。机构素质教育转型的浪潮滚滚而来,只有规范化运营才能让家长们放心。

“加”一点成果展示,让孩子们有信心。“双减”政策的目的是给孩子们减负,机构选择发展的素质教育课程,面对中小学生来说是相对轻松的,可以在兴趣培养的过程中学习,挣脱学科分数的追逐。但兴趣爱好培训班绝不是简单的“耗时间”,素质教育是个长期涵养的过程,短时间内很难见成效,不用“应试”,不追求分数,如何及时体现教育成果?各学校各机构应加强成果展示,善用奖励机制。抓紧招生契机,通过作品展、演出汇演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另外,应加强对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的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新型科学启蒙,一来可以展示学校的专业,给家长提供参考依据,二来也让投入学习的孩子们增强信心。

“加”一点联动评价,保持教育初心。分数和全面发展并不冲突,除了课外机构培训,各学校也在探索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有效配合。随着教育改革逐步推进,全国多地正尝试优化评价方式,依据不同科目特点,完善基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录取模式,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对于转型机构而言,或许更多的是迫不得已来到素质教育行业,或许是“最后一根稻草”,或许是新的“财富密码”,但等热度消散,行业沉淀后,只有专心、沉心、诚心、保持教育初心的人,才能经过“大浪淘沙”。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负担减下去了,要把综合素质提上来,做好素质教育“加法”。作为素质教育的主体,学校要明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辅助,课外机构在努力转型的过程中也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稿源:荆楚网

作者:颜红羽(武汉市江岸区)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