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杜丽娘“相逢”300次,90后昆曲闺门旦张冉的艺术之路

[热点] 时间:2024-05-02 08:45:3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05次
生活中的相逢张冉端庄美丽,气质古典,和杜尤其让人过目不忘的丽娘一头长发,更添其妩媚清丽。次后作为当今新生代昆曲闺门旦演员的昆曲佼佼者,90后的闺门张冉已在戏曲舞台摸爬滚打了近20个春秋。她师承昆曲表演艺术家张洵澎,旦张也曾是艺术昆曲王子张军的搭档。十余年艺术生涯中,相逢她最为人熟知的和杜角色当属《牡丹亭》中的杜丽娘。

张冉扮演的丽娘杜丽娘自2010年起在园林版《牡丹亭》中扮演杜丽娘,张冉演绎这个角色已有300余场,次后可能是昆曲昆曲演出史上已知的演出《牡丹亭》场次最多的旦角演员。她也把这个角色带到了美国纽约、闺门德国汉堡、旦张法国巴黎等世界各地。音乐家谭盾曾经表示,张冉是他合作过最年轻的,但做唱念舞都很优秀的杜丽娘的扮演者。2018年,张冉在上海黄浦区成立了自己的昆曲艺术工作室,从一个演员,同时成为了一个昆曲艺术的普及者、推广者。五年间,约有三四万人走进她的沙龙和课堂,了解并结识昆曲艺术。今年的6月2日-4日,筹备了近两三年的兰情冉冉张冉昆曲艺术系列专场演出将在兰心大戏院上演。张冉将与上海昆剧团合作,连续三晚分别带来《贩马记》《牡丹亭》《玉簪记》三部昆曲传统经典剧目,全方位展示她作为新生代昆曲闺门旦的艺术风采。

15岁和昆曲结缘,与杜丽娘相伴的17年300场我和杜丽娘初相逢,她16岁,我15。到如今已经17年,相逢了300余次。有时候甚至觉得,这是我和昆曲,和这个角色的宿命。在专场演出开始前的一个月,张冉开始了一些回忆。关于她和昆曲这门艺术,她和《牡丹亭》、杜丽娘的很多故事。张冉出生在一个和戏曲有很多渊源的家庭。她是山东济南人,爸爸是山东梆子戏的演员。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家里总是放着戏曲的录音带子。很小的时候,虽然记不清唱词,但她总能有模有样地把调子完整哼出来。10岁那年,山东省济南市艺术学校到张冉学校招生。老师们热情推荐张冉去了考试。因为形象美,加之又有一些天赋和基础,张冉顺利进入了艺校学习京剧艺术。

张冉在戏校学习的第二年,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老师到济南来演《锁麟囊》,需要一个娃娃生,就来戏校选人。当时在练功的张冉被张火丁老师一眼选中。这次特别的演出,也成为张冉人生中的第一次登台。毕业后,张冉被分配到山东省济南市京剧院。然而,在剧团呆了才几个月,她就提出了辞职。15岁的她一心想要继续深造,并报考了中国戏曲学院。就在拿到三试通知书的时候,张冉的爸爸有一天突然跑回家告诉她,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也在招生,而且第二天就是报名截止日。可能一切都是缘分。张冉回忆起那次来到上海考试,依然很像一场梦。她和爸爸连夜坐了通宵火车赶到上海。这是她第一次来到上海,走出火车站天还没亮,微风里的空气却很清新,在出租车上,张冉就想,如果考上了,我要留在这里,留在上海。一系列高频率的考试结束后,当时上海戏校长王梦云在三试时候问张冉,如果中国戏曲学院和我们都录取你了,你会选择上海吗?张冉肯定地说,一定会。而最终,她实现了对自己和学校的承诺。人生总是不停有意外。在上海学戏不过半年,张冉的身高就从162厘米蹿到了168厘米。她当时的行当是花旦,大多演出丫鬟或者小姑娘的角色。当时教张冉的老师对此忧心忡忡,很严肃地和她说,你这身高,唱花旦可能是没饭吃了。在戏曲学院,张冉第一次接触到了唱昆曲《牡丹亭》,她觉得特别好听,开始萌生了转行学昆曲的念头。她找到了学校的童强老师,童老师则把她带到了张洵澎面前,出发前说了一句,张老师收不收你,就只能看你的造化了。作为昆曲表演艺术家和教育家的张洵澎,看了张冉一眼就答应收徒。16岁的张冉从此踏入了昆曲艺术的大门。回忆起张洵澎对自己艺术和人生之路上的照顾,张冉始终心怀感激。开始学戏的那两年,她常常吃住在老师家里。老师烧的一手好菜,就是在他们家里,我从此迷上了吃本帮菜。张洵澎是昆大班的闺门旦表演艺术家,师承言慧珠、朱传茗、沈传芷、姚传芗等名家,同时又耳濡目染了梅兰芳、程砚秋二位大师的表演技巧,独具个人艺术表演风格。在张洵澎严格并且细致的教授下,张冉也开始有了规范大气又不失激情澎湃的舞台气质。

《牡丹亭》

张冉学的第一出昆曲就是《牡丹亭》的寻梦。大二那年,张洵澎把张冉介绍给了张军, 我这个学生个头和形象都和你很搭 。于是,19岁的张冉加入了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开始了一边和张洵澎老师学戏,一边跟随张军搭档演出的日子。

2010年张冉毕业那年,张军、谭盾等艺术家一起联合创作的园林版《牡丹亭》也开启了筹备。张冉也由此成为了这一版《牡丹亭》的杜丽娘人选。从此,一演就是300余场。

因为《牡丹亭》的杜丽娘,张冉曾经登上过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外交部长官邸以及德国汉堡、瑞士巴塞尔、奥地利维也纳等世界各大艺术节的舞台,把中国传统艺术之美传递给更多人。

300场,每场一个半小时,我感觉我已经和杜丽娘相逢300次,相处了超过450个小时。人生就是这么奇妙,不知不觉你就和一个人结缘。张冉说。

重回兰心大戏院,三天专场展现一个昆曲闺门旦的万种风情

2018年,张冉开始独挑大梁,成立了上海张冉昆曲艺术工作室。就在那一年,她获得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举办了纪念昆曲传字辈旦行艺术家朱传铭先生的系列演出。

之后,她参与各类昆曲普及公益讲座活动近200场,遍及上海市区和市郊各大新城,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老年大学的老年人都是她的受众。她也致力于昆曲艺术在中小学校园内的推广,在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上海青浦世界外国语学校等学校成立了多个昆曲社团,助力古老昆曲在当代青少年间生根发芽。

其实我以前一直觉得自己有点社恐,不太愿意和别人打交道。但成立工作室很锻炼我,我突然发现自己做推广其实还行。张冉说,我希望能带给现代观众更多走进昆曲艺术、感受昆曲艺术、了解昆曲艺术的可能。如果通过我的努力,能够让更多人爱上昆曲,那也是我的荣幸。

在推广普及之外,张冉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演员。她举办了清音演唱会,也有跨界的室内乐版《牡丹亭》,甚至最近,她还参与了一个话剧《牡丹亭不停》。张冉对这些有自己的设定,跨界也是我未来艺术道路上的一个选项,只要观众喜欢,我就愿意去尝试。

不过,对于一个昆曲闺门旦而言,能把最经典的昆曲剧目传承好,把戏演好,才是最大的愿望。

兰情冉冉——张冉昆曲艺术系列专场演出已筹划多年,今年6月即将在兰心大戏院上演。兰情冉冉四个字出自南北朝柳恽的《捣衣诗》∶冉冉兰麝芬。昆曲因其雅,一直被人以兰喻之,而这一次专场,张冉也希望能展现古老昆曲中的蕙质兰心。

三场演出,分别是《贩马记》《牡丹亭》《玉簪记》三部剧目。张冉觉得,选这三出戏,是三种闺门旦的角色塑造,也是男女之间的三种动人美好的情愫。

《贩马记》海报

《贩马记》说的是恩爱夫妇调笑谐趣的同心同感,《牡丹亭》讲述的是死死生生不渝不悔的情起而深,《玉簪记》则描绘了两个小可爱的纯真爱情,特别符合当代都市男女的爱情趣味。

《贩马记》排练

在张冉看来,昆曲闺门旦也是青春旦,多演绎妙龄少女、闺阁千金。无论是《牡丹亭》里的杜丽娘,还是《玉簪记》里的陈妙常,乃至《贩马记》中的李桂枝,她都希望将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与唱念表演技巧的结合,让观众看到不同闺阁千金的万种风情。

发布会现场张冉和张洵澎、蔡正仁合影

演出邀请了张洵澎担任艺术指导,82岁的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也原定和张冉一起演出《贩马记》中一折,但因身体原因,蔡正仁此次无法登台。此前,蔡正仁曾和张冉合作过《牡丹亭》和《贩马记》。对于老艺术家一路走来不遗余力的提携,张冉说,有蔡老师这样的国宝级艺术家带着我演出,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而蔡正仁也表示,张冉的嗓音条件好,京昆不挡,在传承昆剧艺术上走出了自己的路,特别不容易。

此次和张冉搭档的小生卫立、倪徐浩都是在戏曲学院时就一起学习的昆五班演员,彼此都十分熟悉。而同演《玉簪记》的胡维露则刚刚获得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榜首。对于张冉而言,此次的《玉簪记》演出有特别意义,为了演好陈妙常这个角色,我跟张洵澎学了整整一年。这也是我第一次公演这出戏。

《玉簪记》海报

连演三天大戏,压力不言而喻。张冉又回到了每天朝九晚五泡在练功房的日子。一个星期大概有四五天都是这样。我觉得这个状态反而让我感觉特别好,似乎又回到了当年戏校的童年时光。

《玉簪记》排练

张冉说,刚学戏时,自己可以算的上是个学渣,什么都比别人慢一些。那段日子,我每天别人都早一个小时训练,晚一个小时离开练功房,有时候早上四点半天还没亮就去练功。可能就是对戏曲这个事儿有一份执着。

作为一个90后,张冉的昆曲之路上也有过一些彷徨,想过离开。她说起最大的一次诱惑可能是当年电视剧《红楼梦》来到学校选演员,李少红的团队选中了她和同样学习昆曲闺门旦的李沁。但张冉几乎没有犹豫,就放弃了去北京的机会。事后很多人问我是不是后悔。其实我真的没有想太多。我当时就只是有一种使命感,有一份热爱,觉得一定要把唱戏这个事儿做到底。

此次演出前,张冉在兰心大戏院举行了一次发布会。张洵澎和蔡正仁都特地来到兰心大戏院的现场。也是在这个剧场,9年前的张冉曾在这里举办了自己在上海的第一场个人专场冉冉升起——张冉昆曲折子戏个人专场。

从《红梨记·亭会》中青楼女子谢素秋,到《南柯记·瑶台》的能文能武瑶芳公主,再到《牡丹亭·寻梦》里的杜丽娘,同样是三个反差极大的闺门旦角色,为张冉赢得了第25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的新人主角奖。

从冉冉升起到兰情冉冉,走过十年昆曲路的张冉,将再一次站在舞台中央,展现她传承自昆曲大师张洵澎的闺门旦艺术,展现其活泼灵动,青春动人,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