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凤娇:闽台产业融合是深化两地融合的核心

[探索] 时间:2024-04-28 20:07:2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30次
吴凤娇(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北京10月3日电(记者 海涵后续报道)9月29日,吴凤由福建省涉台研究机构联席会议、娇闽闽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台产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业融全面深化闽台融合研讨会暨闽台融合发展研究基地授牌仪式在闽南师大举行。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副院长、合深化两合的核心商学院教授吴凤娇在会上表示,地融深化闽台产业融合是吴凤全面深化闽台各领域融合的核心内容、是娇闽助力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关键抓手。此外,台产她还谈及深化闽台产业融合的业融困难挑战及相关建议。  吴凤娇说,合深化两合的核心2020年两会期间,地融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省作出重要批示,吴凤在充分肯定十八大以来福建省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取得的娇闽重大成果的同时,再次赋予福建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台产重大历史使命和重大政治使命,为加快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提供了根本指引、带来重大机遇、提供强大动力。2020年8月17日,省委十届十次全会通过了《中共福建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决定》,全面阐释了其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具体明确了战略目标、重点领域和主要举措。《决定》针对“深化闽台经济领域融合”专门提出要“完善闽台共赢发展的经济合作机制,推动闽台优势产业对接,促进闽台企业共同研发、共建标准、共创品牌、共拓市场”、“深化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等,指明了今后深化闽台产业融合的新方向、新路径。  一、深化闽台产业融合是全面深化闽台各领域融合的核心内容  吴凤娇表示,多年来,福建省充分发挥独特对台优势和中央政策支持,依托福建自贸区、厦门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平潭综合改革试验区三大改革创新“试验田”,先行先试对台开放与产业合作,闽台产业融合呈现“农业领先、制造业主导、现代服务业示范”的全领域格局。至2019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台资项目近20000项,实际利用台资(含第三地转投)突破300亿美元,位居大陆各省市前列;全省现有台资企业突破10000家,台湾百大企业中已有台塑集团、鸿海集团等53家在我省投资布局。  她说,分产业来看,闽台农业合作始终处于两岸农业合作领先位置。我省是最早设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最早出台促进两岸农业合作的地方性法规的省份,农业利用台资数量和规模始终保持大陆各省市第一。闽台制造业合作已形成以电子信息、石化产业和机械装备三大产业为主导,以食品、纺织等传统制造业为基石,以太阳光电、生物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亮点的全产业合作体系。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国乔石化、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等一批重点投资项目加快投建。同时,我省充分发挥对台现代服务业合作先行示范作用,率先开放台资进入旅游、医疗和建筑等领域,闽台金融业合作创下大陆多个“第一”:两岸首家合资寿险公司-国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福建成立、第一支两岸合资的证券期货基金在厦门设立、第一家两岸合资的消费金融公司获批在厦门开业等。  吴凤娇表示,在政府规划与市场选择的双重作用下,闽台产业合作的地域范围已逐步形成由沿海向内陆山区、由发达向欠发达地区推移的阶梯式格局。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和莆田等5市吸引台商投资额占全省90%以上。区域内,不仅拥有台商投资区、台湾农民创业园、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等闽台产业对接合作密集区域,同时形成以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福州青口汽车园区、古雷台湾石化园区、南靖精密机械园区、莆田高新技术园区、龙岩机械产业园区等专业园区为载体重点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地域集群板块,推动了闽台产业合作从产业链接模式向区域互动模式的转化。  二、深化闽台产业融合是助力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关键抓手  吴凤娇说,实践表明,闽台产业融合对我省产业发展具有产能扩大、结构优化、技术外溢等多重耦合效应。伴随闽台产业融合日趋紧密,我省农业和工业生产规模已明显超过台湾地区,但服务业规模仍与台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据统计,2019年我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超过台湾地区3000多亿元、工业增加值高出台湾地区1500多亿元,而服务业增加值则低于台湾地区6956亿元。另从产业贡献度来看,我省以第二产业为主,台湾地区则偏重于第三产业,2019年我省服务业占比低于台湾地区17.12%。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台湾地区在产业附加值率、研发投入等,在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等先进制造业上还具有明显优势。  因此,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战略背景下,如何应势而为、积极谋变,进一步深化闽台产业融合,创新构建闽台产业融合和我省产业现代化跨越的互联互促机制,提升闽台产业融合对我省产业现代化跨越的耦合效应,是其关键性基础工程。  三、当前深化闽台产业融合面临的困难挑战  其一,民进党当局极力阻碍两岸产业融合。吴凤娇表示,民进党当局执政后在岛内全面推行“经济去中国化”政策,多次炒作大陆本土产业供应链崛起对台湾产业带来的威胁,推出赴大陆投资项目负面清单,且对部分不在负面清单上的项目实施专案审查,认为阻扰岛内企业赴大陆投资。同时,今年8月,民进党当局宣布修订“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许可办法”,改采“逐层认定”拉高陆资持股30%的认定门槛,进一步限制、严查陆资入岛。  其二,传统要素驱动机制亟待改变。吴凤娇说,随着经济增长、资源和环境保护要求日益严格规范,台商在闽所需土地、劳动力的成本上升,再加之民进党当局诱导台商回流及“新南向政策”的叠加影响,部分台商选择回台投资或转迁至东南亚地区。  其三,闽台产业同质竞争性增强。吴凤娇表示,随着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闽台两地产业梯度差距缩小,产业链互补性下降、同质竞争性增强,  其四,中美贸易摩擦的“断链”冲击。吴凤娇说,闽台产业合作呈现典型的“两头在外、中间在大陆”的外向性模式,两地合作大多局限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的加工出口联结的层面,关键的原材料和零组件、标准和品牌乃至终端消费市场和供应链等重要的产业要素均由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主导。中美贸易摩擦将削弱闽台产业合作价值链的关联动力,甚至可能导致该价值链关键环节出现萎缩乃至断裂。  四、深化闽台产业融合,助力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政策建议  一是,瞄准重点领域引进重大项目。实施闽台优势产业融合升级计划,充分发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和机械装备等三大产业的主导作用,强化产业链梳理,以“补链、延链、强链”为导向,着力在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精密机械、太阳能光电等领域引进一批“补短板”的台资大企业、大项目,做大总量、提升质量,推动打造超万亿元的三大主导产业集群。要加强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等平台承载能力,围绕厦门联芯、泉州晋华等龙头台资企业带动相关配套产业投资、引进一批高端技术项目;强化与台湾精密机械、数控机床等优势产业对接;推进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吸引更多台湾石化中下游企业落户。深化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和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对台产业对接,培育壮大新的主导产业。强化闽台现代服务业合作发展,进一步放开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商贸物流与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台资准入限制和经营范围限制,通过财税、土地、金融支持等多种手段大力吸引台湾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业、文化创意与旅游休闲、健康养老业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闽台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大力推进闽台特色现代农业合作,鼓励台商参与我省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小镇创建项目,助推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二是,拓展全价值链合作。要突破闽台产业合作价值链低端锁定困境,积极拓展价值链上游环节合作,促进闽台企业共同研发、共建标准、共创品牌、共拓市场,推动闽台产业合作由生产加工的低端联结向研发设计、品牌建设等高附加值环节升级,构建“要素互补、链条互嵌、市场共享”的产业融合发展新机制,实现全价值链合作。  三是,实施创新驱动协同发展。有效整合闽台产业技术研发体系,通过共建产业研发基地、科技创新平台、产业研发联盟等,充分发挥我省在基础研究领域与台湾地区在应用研究领域的互补优势,携手开发自主知识产权。鼓励台资企业在我省设立研发中心和产业联盟,鼓励台湾地区知识产权权利人在闽创业发展。另外要积极推动闽台科技人才的互流互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点产业为载体,协作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