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反腐给群众带来的红利绝不仅仅等同于分钱

[焦点] 时间:2024-04-29 21:49:5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56次

­  【编者按】

­  5月20日出版的中国杂志众带2016年第10期《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发文章《反腐红利不是只有分钱那么简单》,针对“反腐跟老百姓到底有什么关系”“反腐给群众带来了多少实惠?”等疑问,纪检监察仅文章分析称,反腐分钱反腐给群众带来的利绝红利绝不仅仅等同于分钱,应从政治效益、不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综合考量。同于

­  “反腐跟老百姓到底有什么关系?”“反腐给群众带来了多少实惠?”有人这样问。中国杂志众带这些问题的纪检监察仅背后多半隐含着一种想法,似乎只有把贪官的反腐分钱赃款直接分给群众,才叫反腐红利惠及于民。利绝这未免过于简单。不仅

­  众所周知,同于腐败的中国杂志众带危害不仅在于公共财富流失,群众利益受损,纪检监察仅更在于透支党和政府的反腐分钱公信力、践踏党纪国法的威严、破坏社会公平正义、污染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等。那么同样,反腐给群众带来的红利绝不仅仅等同于分钱,应从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综合考量。

­  反腐给群众带来或直接或间接的经济红利。举例来说,国家的强农惠农扶持资金直接关系群众的钱袋子,是不可触碰的 “高压线”,但仍有一些贪婪“硕鼠”胆大妄为,四处伸手。从已经查处的案件来看,粮食直补、沿边补助、退耕还林补助甚至扶贫资金等领域出现的腐败问题都不少,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加大基层反腐力度,除了能够严惩“蝇贪”,平息民怨,更重要的是能够保证中央的强农惠农政策不走形不变样,确保宝贵的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让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

­  反腐让群众享有更充分的公共服务。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反腐倡廉蓝皮书》显示,公共资金、资产、资源领域是腐败问题的“重灾区”。公共服务是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渠道之一,发生在这一领域的腐败看似不直接影响群众的经济利益,但却严重损害群众享受公共服务的合法权益。比如,因为不易察觉的腐败,国家对公共事业的投入流入少数人的腰包,导致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资金不足,质量和水平下降,群众无法充分享受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甚至不得不掏更多的钱购买商业服务。通过反腐去避免“跑冒滴漏”,保证国家的财政投入实实在在地用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这难道不是实惠吗?

­  反腐让群众获得更多安全感。有无安全感直接影响群众的生活质量,而腐败恰恰在悄无声息中侵蚀群众的安全感。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去年1月至11月检察机关办理的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类案件中,1905人因贪污贿赂、渎职被查处,5630人被批捕,11283人被提起公诉。强力反腐有助于消除项目审批、生产、消费、监管等诸多环节中的寻租行为,让群众获得安全、优质、廉价的食品药品。同理,反腐对消除人为不安全因素,确保公共卫生安全、生产安全、社会治安、交通安全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在整体上提高群众的幸福感。

­  反腐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阳光。有人说,“凡事都求人”是我国社会的特色。这看似戏谑,但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实。因担心被“潜规则”的无奈求人有之,但很多情况下的“求人”,实质上是要求在权力的庇护下,绕过规范程序,越过公平底线,在竞争中得到照顾,在享受服务中获得优惠,或者在遇到问题和麻烦时被“网开一面”,因而往往是暗藏腐败的通道。反腐的意义不仅是查处个案,更在于倒逼各行各业深化改革、完善规则、健全机制,从而使群众能够少“求人”不“求人”,让全社会风清气正。

  综上种种,仅以“分钱”作为衡量反腐红利的唯一标准,有失偏狭,实不足取。况且,建立科学可行的腐败赃款直接分享制度,本身恐怕也不是那么简单。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