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死个人,遛弯被吹成网红City Walk还要收钱了”

[热点] 时间:2024-05-06 08:29:4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43次
消费主义的笑死伪装进化到哪一步了?——城市里遛大弯儿都要交钱了

City Walk,在这个40度的遛弯夏天里比气温还火爆的一个词,最近冲出小资与中产的被吹生活圈,席卷了一二线城市的成网视野——

“用双腿丈量城市,用不同的红Ck还心境去感受习以为常的风景”。

尽管总有人要破坏气氛:“这不就是收钱遛弯?”

但依然拦不住这一风潮在抖音、小红书上火出了上亿的笑死播放量。

@G僧东东

@G僧东东

起初,它是遛弯一种小众的、在城市中富有人文气息的被吹旅行方式

后来,成网它成了一种最时髦的红Ck还生活样本,号称没在城市文化底蕴最浓的收钱一条街上City Walk一次,都摸不到松弛感的笑死大门。

直到最近,上海、成都等地都有“收费City Walk”的招募被讨论,价格从20多块到100多块不等。

一直在自我PUA“是我不够洋气”的人民群众,终于忍不住想骂人了:

都是两条腿走在大马路上,叫个英文名就得付费逛街了?

01

红出圈了,

也变成网红打卡模板了

“在City Walk这么洋气的词儿走红之前,我们都管自己叫街溜子。”

现在几乎每一个讨论City Walk的帖子,评论区高赞都会有这么一句无情嘲讽。

但说句没有幽默感的公道话,City Walk原本的定义,确实不能和“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街溜子划等号。(释义来自百度百科,没有不尊重街溜子的意思)

举个通俗的例子,中国社交媒体时代发扬光大City Walk第一人,我必须提名知名博主无穷小亮。

作为北京本地人,他早在2019年时就分享了一条“适合闲逛,清净休闲,但又能领略到很多老北京文化”的步行线路。

途中经过鲁迅博物馆、西什库教堂、文津街等等旅游团绝不会带你去的小众文化景点

直到现在,都经常有网友按照这条线路走路或骑行,玩完反馈几乎0差评。

制图来自@撒欢儿北京

制图来自@撒欢儿北京

这是很典型的原教旨City Walk,翻译过来或许应该叫“城市漫游”。

好笑的是,2017年北京的媒体也曾试图把这条街打造成一种新的城市文旅亮点,结果有点尴尬,一点水花都没有激起来。

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是因为那时还没有社交网络这么强的放大效应。

在城市里随心所欲地溜达,通常是个人志趣导向,而且只是一种很私人的体验,私人到“不足为外人道”。

这也是今年City Walk第一次在国内小有水花时,让旅行爱好者不解的原因:

这样的旅行方式早已有之,至于捧成一种多稀罕的玩意儿吗?

话术上动辄“别再特种兵打卡了,真正会玩的人都在City Walk”,好像这是一种更高级的旅行方式。

电影《午夜巴黎》

电影《午夜巴黎》

我朋友中出国游次数最多的一位,过去十几年一直在自然而然地践行这种旅行方式。

在巴黎痴迷逛埋着一大堆艺术家的公墓,在东京靠两条腿走遍了她最喜欢的《女神异闻录5》里的重要地点。

所以一开始听说City Walk在国内火成了旅游鄙视链顶端,她大吃一惊并后悔早知道多写点攻略了,“肯定能给我装到”。

但随着这个词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在社交网络上一传十十传百,它自己倒率先演变成了逐渐千篇一律的模板。

只要用到腿了,统统都是walk。来源@G僧东东

只要用到腿了,统统都是walk。来源@G僧东东

“北京最出片的胡同City Walk路线”——里面必有至少五个最佳拍照打卡点位

“今日份City Walk,这么小众的公园真是太好逛啦”——经典诈骗,本地人一眼就看出,不过就是周边大爷晨练、大妈跳舞天天去的社区公园;

“City Walk穿搭指南,你就是上海街头最靓的崽”——别吓我,大裤衩子配拖鞋还不能压马路了吗。

普通人出街be like↑↑↑难得跟遛弯像大爷的关晓彤共情

普通人出街be like↑↑↑难得跟遛弯像大爷的关晓彤共情

带上这个词就像带上了最新流量密码,任何在城市中靠两条腿直立行走完成的活动都热度飙升。

这一风潮针对的受众人群,也逐渐从想要了解一个城市人文风貌的游客,变成了日常想去玩点啥新鲜的当地居民。

以前流行的“玩点儿啥”,都是一阵一阵的令人目眩神迷:

在北京的亮马河上玩桨板,在上海的M50看艺术展,冬天的街头买杯热红酒。

这些网红风潮多少是需要点物质和资源支撑,而一旦事情的本质变成了逛大街,普通人就很难不恍然大悟、揭竿而起:

真的没必要吹得那么花里胡哨吧!

02

谁在把日常行为,

包装成洋气概念

比花里胡哨更引众怒的,当然还是付费。

面对消费主义的一百张面具,中国人最后的底线就是:要什么都可以,但要钱不行。

前文所说的以探索城市风貌为目的的City Walk,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其实花钱也挺正常。

有些玩法相当于是雇了一个私人订制小团的向导,负责组织、带队、讲解,上海也早在2013年就有类似的生意了。

但为什么如今这波City Walk要收钱,就遭到群嘲?

我在某知名旅行APP上搜索了一下City Walk,立刻蹦出了不少城市文化一日游产品,主打深入了解历史、专业讲解等卖点,价格也不贵。

但有趣的是,点进去看介绍和评价发现,这些精品小团其实已经运营了很久。

有个向导是晒得黢黑、身体壮实的小伙,一看就是个经验丰富的导游。

买家秀里也大多是五六十岁的大叔大婶,戴着小红帽、举着旅行团旗子和他亲切合影。

人家玩得很好,但很显然绝对不是会出现在小红书City Walk风潮里收获几万点赞的人群。

甚至都怀疑旅游平台也是因为最近的爆火潮流,才紧急改了搜索关键词,乘上这股时髦的东风。

北戴河:想不到不靠阿那亚,咱也能蹭上网红风

这让我逐渐想明白了,那种奇怪的别扭感为什么会惹很多人厌烦:

有些事明明是一种旧的大众行为,却被掌握了网络话语权的人冠以新的名号;

并且在一次次的传播中,强化了用以区分身份、品位等标签的门槛。

于是自己所属的人群和正在过的生活,才是特殊的那一个,并且多半要诱导向消费的行为。

尊称一声旅行家,听着就上了一个level

最近经常和City Walk拉到一起被群嘲的“都市精致图鉴”,本质上有相似之处。

“今天gap day,换上Lululemon的瑜伽裤,穿上salomon,和crush一起探店一家收藏已久的brunch,吃完决定city walk安福路。晚上去bistro小酌一杯,回家路上耳机里spotify的歌还是那么chill。”

我不觉得这段精致文学所代表的生活最近被炮轰,是因为老套的“中英文夹杂”。

更像是因为很多人厌烦了现在的一种默契:好像必须要把日常生活装饰成精美有序的样子,它才值得过,值得被展示。

暑假睡到十点起,于是顺便把两顿饭合并吃了,99%的人小时候都干过;

brunch概念的流行,却逐渐把这件事框成了“点一份松饼配枫糖浆和班尼迪克蛋,一份希腊酸奶配蓝莓,一共178”的消费场景。

北京的亮马河边无非就是个爱干吗干吗的公共场所,有大爷跳水钓鱼,也有闪着精致土灯光的酒吧,硬是要炒成“中产乐园”、“小塞纳河”,让去过北京和巴黎的人都沉默。

City Walk也不比遛弯优越到哪去,爱好者们张口闭口“认真感受生活”,不好意思,我那日行一万步的房东大妈对生活的理解也未必就落入下风。

全网最会骑脸嘲讽的抖人,对此有更加刻薄的比喻:一种特有的“紧绷松弛感”。

“就像在上海街头跟着老外玩无声跳舞的那帮人,看着很随性,其实一直盯着黑人小哥的动作,做错了一点就赶紧改回来。”

看着好像是有点特别吧,实际却仍在自己抱成的团里,追求高度的一致和认同,“松弛”成一比一复刻的模样。

如果漫步城市的闲适,也需要用统一的参数滤镜,精心修饰成在社交网络上最容易火的打卡模板;

享受生活的松弛感,也必须要套进一个个新近发明出的词汇说给人听,才能体现出这是一种别致的生活方式。

那确实也很难说服嘲笑着的旁观者,这样是在找回所谓“消失的附近”。

03

散漫是大城市最后的公平

概念不断翻新,内核却无甚创新,这反而有点像“内卷”这个词原本在学术上的概念。

去年,有一种名叫“城市考古”的旅游方式也曾差点火起来,其实依然是在城市里更注重人文历史故事那一套,甚至都有点像今年小学生蜂拥而上的“研学团”。

新瓶装旧酒,能够折腾的就这么一亩三分地了。

所以我也会想,很多人对“年轻人对City Walk大惊小怪”这件事大惊小怪,是因为足够老吗?

老到体会到了人们对生活的想象力和热情一起收缩,乏善可陈、卷无可卷的生活里,变着花样吸睛的网红概念甚至是最后一点努力。

某85后男士这么跟我说:我们那个年代,BBS上一堆探讨北京怎么压马路的,叫上三五好友就在北京四九城流窜一整夜,有什么稀奇。

然而2023年,一个北漂青年甚至很难在北京完成一场说走就走的City Walk。

因为他可能要先从通州的出租屋出发,至少倒一次车,花费一个半小时、辗转20公里,才能刚刚进入北京二环里特意walk一段。

出了这个范围,建议还是选择City Drive,不然北京的庞大和无趣会惩罚每一个嘴硬的人。

深圳朋友跟我吐槽的更好笑:知道最近City Walk很火,但在深圳热度一般。

“可能是因为深圳没啥人文景点,而且老板和富豪只爱爬山,打工人周末都忙着在山上讨好领导或被迫团建呢。”

最近江浙沪人民更是用残酷的方式打碎了滤镜,无他,走两步鞋底都要烫化掉,在要腔调和要钱的局面中还是选择了要命。

有网友嘲讽,City Walk的流行仍旧得归因于中产的消费降级。

上观新闻采访了一位City Walk的组织者,小伙说为了分担风险会收取10元押金和2.9元保险费,结果大多数感兴趣的人一听到这里,就没了下文。

大家兜里没几个钱,又便宜又能把生活格调抬起来的方式,自然会火。

我却觉得,或许也是大城市里的外来年轻人在想办法获得“归属感”,并抵消掉那越来越昂贵的成本

就算自己有点社恐,也要参与那些强社交的City Walk组织;

或是刻意地选择那种“盲盒式”玩法,不知道自己下一步会走到哪一条街。

给这千篇一律的生活创造一点有趣的记忆,来证明我在这儿上这个破班、住这个破房子,还是有点值得留恋的东西。

所以我会觉得它也被包装得那么“打卡化”,是一件很鸡贼的事情。

会有聪明人立刻去掐做这笔生意能带来的利益,也有人会掐到风口上的流量指点怎么才能玩得更有品。

反而是最近网友的疯狂嘲讽是想说句大实话:

别假惺惺的,人就算不跟上这些风潮chill起来,也不会完蛋。

旅游的话想节约时间特种兵就特种兵,想散漫就散漫一点,走了一整天却没拍出完美的照片也没什么大不了。

当代都市生活的悖论也许就是不太用力的反而才能隽永。

就像我不愿透露姓名的同事,最近非常意外且羞耻地发现,原来自己很早就来了一次正宗的City Walk。

当时交了个北京男朋友,约会时哥们儿带着她在东城区的胡同好一顿转悠。

把自己的故居、小学、初中、少年宫、第一次牵女孩手的公园参观了个遍,专业导游都没他讲得声情并茂。

虽然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这人有点毛病,但也不得不承认,很难忘记有这么件事,和当时走过大街小巷的心情。

至少那时有一颗没被网红景观社会规训过的大脑,并不会刻意去想,啊,今天City Walk了,路线很冷门,回去可以写个攻略。

爱咋咋地的散漫自由,或许就是大城市留给每个小蚂蚁最后的公平了。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