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凉山 见证巨变】又是一年苹果红 看一个苹果串起的产业振兴“进阶路”

[探索] 时间:2024-04-28 06:44:0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47次

原标题:【大美凉山 见证巨变】又是进阶路一年苹果红 看一个苹果串起的产业振兴“进阶路”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凉山11月10日讯(记者 徐昭磊 陈荞 摄影报道)金秋时节,大凉山深处的大美盐源,天空湛蓝。凉山

被誉为西南苹果第一镇的见证巨变卫城镇各农户家里苹果进入采收期。果园里果农们正在采摘、又年分拣、苹果装箱、个苹果串拉运苹果,产业每个人的振兴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今年又是丰收的一年。

盐源苹果

盐源苹果

从果园采摘的进阶路苹果

从无到有的西南苹果第一镇:卫成镇苹果产业的 “三次创业”

又是一年苹果红。进入10月,大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40余万亩苹果开始采摘上市,凉山这段时间全国各地的见证巨变水果客商纷纷赶来,运输苹果的又年货车将盐源乡村的道路塞得满满当当。

在卫城镇罗家村一组,苹果村民董成贵盘算着今年的苹果收成:“8亩地,亩产4000斤,按今年的市场价,预计收入可达10万以上。”

望着满园苹果,76岁的董成贵笑得合不拢嘴,“今年又是一个好年景!”卫城镇罗家村党总支部副书记赵万松介绍,卫城镇被誉为西南苹果第一镇,“大家对罗家村苹果的评价是:盐源苹果看卫城,卫城苹果看罗家村!”。据悉,罗家村目前种植苹果面积超过9000亩,年产苹果3600万斤左右,销售收入超过7000万元。

好日子是几代人奋斗出来的——卫城镇在种植苹果过程中经历了三次“创业”,才让该镇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川西小镇建设为远近闻名的西南苹果第一镇。

1985年,村干部动员村民种苹果时,董成贵还有担心:“以前都是说种粮食养活人,没有听说过种水果能够养活人”。

望着满园苹果,76岁的董成贵笑得合不拢嘴

果园里的苹果

等待分拣装箱的苹果

苹果分拣装箱

切开苹果后,会看见很大的一圈糖心

在政府的推动下,董成贵和村民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开始零星种植苹果,“苹果种了3年才挂果,当时心里很着急”。当第一批几百斤苹果变成“真金白银”后,尝到甜头的董成贵决定种更多的苹果树:“果树越种越多,收入越来越多,日子也是越过越好。”

1998年,这一年董成贵和村民们突然发现自己种的苹果卖不出去了,“我们当时种的品种是金帅,水锈多,卖相不好,被人说是‘丑苹果’,不受市场欢迎,加之更好看、更好吃的红富士苹果大面积种植后,金帅苹果的价格降到几分钱一斤”。

面对市场的变化,董成贵和村民们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他跑到种植红富士苹果的农户家里学习嫁接技术,开始全面引种红富士苹果。新品在市场上大受欢迎,价格也更高。慢慢掌握了市场规律的董成贵信心满满地将家里8亩地全部种上了红富士苹果。

最近几年,董成贵和村民们开始了第三次创业,“现在都是网上买东西了,我喊我儿子也学其他人那样,通过网上卖苹果,我们卖给商家一斤最多3块,现在我儿子网上卖苹果,一斤最少都是5块”。

卫城镇党委书记邓武军介绍,卫城镇苹果种植面积超过7万亩,年产苹果3.5亿斤,产值超过3.5亿元。“加上每年收获1500万斤花椒能够销售1.5亿元,我们镇一年的农产品销售产值超过5亿元”。邓武军说。

不断延伸的产业链:龙口河村的“转型升级”

在润盐镇龙口河村村民杨巫散的果园里,沉甸甸的苹果压弯了枝条,红彤彤的苹果让人眼馋,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一个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分拣装箱、现场称重、搬运上车……果园旁,20多名工人分工明确有序,欢声笑语不断。从广东来的收购商陈欢正等着一箱箱苹果装车后发货。“盐源的苹果口感特别好,鲜脆可口,很多客人都喜欢。” 陈欢说。

杨巫散是当地有名的种苹果大户,今年,他的苹果还没下树就被采购商提前预订了。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动力。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持续提升盐源苹果的影响力、带动力,让苹果产业强农惠民,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一道亮丽底色。

盐源县的答案是: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从供给侧主动出击,不断延伸产业链。

润盐镇龙口河村,工人们忙着将苹果分拣装箱

润盐镇龙口河村,工人们忙着将苹果分拣装箱

位于润盐镇的柏林湖苹果庄园,是一个以苹果为主题,集“餐饮、住宿、会务、休闲、产业”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田园文旅结合综合体。

11月1日,记者走进柏林湖苹果庄园,站在观景台上俯瞰,在蓝天的衬托下,湖水碧波荡漾,风景如画。一家企业正在这里举行周年庆活动。

蓝天碧水间,一栋栋独具盐源特色的乡村民宿和亭台楼院、田园山水,勾勒出一幅山水田园的美丽画卷。

“作为乡村振兴的一张崭新的名片,柏林湖苹果庄园自去年开业以来,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这里也成为游客们的网红打卡地。” 润盐镇龙口河村第一书记何锋介绍,庄园带动当地村民就业的同时,村里也将以庄园为依托,打造24个乡村振兴的产业项目,做强文旅产业,发展集体经济。

以苹果为媒,吸引更多游客到盐源观光旅游,用苹果产业带动文旅融合发展,以文化产业为驱动力,通过“农业+文化+旅游”带动盐源苹果产业发展,增加苹果品牌附加值,打造产业振兴标杆——柏林湖苹果庄园是盐源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延伸苹果产业链的生动实践。

装箱后等待转运的苹果

运输苹果的货车将盐源乡村的道路塞得满满当当

越擦越亮的金字招牌:盐源苹果的产业“进阶之路”

盐源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州西南部,青藏高原南缘、雅砻江下游西岸,距今已有2100多年建制历史,曾以产盐而得名,因出土青铜器而闻名,凭借“南丝绸之路”而兴盛。而今,盐源又因苹果蜚声中外。

盐源县海拔在2300米-2700米左右,全年日照时数达到2562小时,昼夜温差大、 “离城市很远,离太阳很近”的特有自然环境成就了盐源苹果色泽厚重、香味浓郁、肉质细脆、汁多爽口的特点,尤其是越往中心,糖分越多,切开苹果后,会看见很大的一圈糖心——这是盐源苹果独有的标记。

从1958年引种开始,历经60多年的发展,截至2021年,小小苹果给盐源带来了什么?

带来了42万亩种植面积,年产量59万吨,产值30亿元。

带动农户19860户户均增收110775元, 1488户脱困户户均增收21505元。

还带动了全县苹果主产区周边和移民村脱困人口增加劳务收入5亿元以上,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年8月,盐源县龙塘镇的苹果获得了越南的订单。盐源苹果实现了攀西地区首次大规模自营出口,从国内市场迈向了国际市场。

小苹果,如今已经成为盐源县的大产业,带动了全县的就业,成为当地百姓最主要的收益来源之一。一个个苹果成为村民增收的“致富果”。

近年来,盐源县正围绕“质量兴果、品牌强果”推进乡村振兴,以现代苹果产业协同创新研究为切入点,打造苹果全产业链,奋力打造西南地区高原苹果“新高地”,让盐源苹果品牌更加靓丽。

种植、销售、电商、就业、文旅……一个由苹果串联起的一条乡村振兴产业链正越来越稳,越来越长。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徐昭磊 陈荞)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