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共治“大文章” 梅州山区里的“城南新事”

[焦点] 时间:2024-05-05 10:19:3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47次

原标题:写好共治“大文章” 梅州山区里的大文章“城南新事”

地点:梅州兴宁市宁新街道城南社区

关键词:党建引领 民主法治 多元解纷

初冬时节,居民或在休闲步道散步,写好新事或坐在石椅上聊家常……在梅州兴宁市宁新街道城南社区,共治新建成的梅州“口袋公园”成为了居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城南社区曾是山区问题社区。“我们这以前治安不太好,城南现在治安越来越好,大文章生活也越来越好。写好新事”居民伍英看着社区逐渐变美,共治美在眼里、梅州乐在心里。山区

党的城南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大文章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写好新事

这几年来,共治城南社区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见,把党的建设贯穿到基层治理各方面,治安变好了,环境变美了。城南社区被评为2022年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社区面貌发生的大变化也成为居民口口相传的“城南新事”。

党建引领,激活社区治理效能

“最近生活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难处?”11月25日,城南社区党支部书记钟国红带队走访辖区内民居,以唠家常的形式贴近群众,明晰群众需求。“这种方式看似平常,实则是推进法治社区建设的‘法宝’。”他说。

在兴宁市南部新城核心区,是典型的山区城乡接合部。但这样一个万人大社区,仅有450多名户籍常住人口,社区内出租房屋众多,环境杂乱,治安管理瓶颈突出。“以前下夜班,大家都绕开城南社区走。”伍英说,因居住环境不理想,许多居民纷纷搬到其他地方居住。

没有好的治安环境,就没有居民的安居乐业。尽快提高城南社区治理能效,成为兴宁党委、政府关心关注的事。

钟国红记忆深刻,两年前新一届“两委”班子一上任,便开始谋划改变社区环境的策略。他们先从自身做起,出台了适合社区的“两委”干部绩效考核机制,树立实干当先的鲜明导向。

城南社区有党员120多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党员超六成。社区“两委”班子深知“带头人”引领的作用,于是邀请社区里有名望、有影响力的老党员,为居民上党课、讲法制。

如果说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关键一环,网格就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城南社区结合综治网格化建设,尝试摸索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的模式,将辖区范围按片区划分,再细化为各物业小区、居民小组甚至楼长,形成能够提供精准服务的职责分工制。

城南社区针对区域内人员复杂、出租屋多的情况,网格员不定期走访网格内的住户,做好住户的信息归纳整理,并倾听住户的诉求。

“网格化区域干部会对居民的诉求,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处理,一般性的矛盾纠纷都争取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钟国红说。

共治共享,让“社区事”变“大家事”

城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旁的停车场上,居民小车有序地摆放在划好的停车线内,停车场四周的墙壁是社区党务宣传栏,不时有居民驻足观看。难以想象,如今干净整洁的停车场曾是臭气熏天的废弃厕所。

改善居住环境,首先要对老旧屋进行改造。城南社区一直想解决义尚街废弃厕所问题,但始终无法获取厕所所有者伍万林一家人的支持。废弃厕所的整治也成为了群众反映最多的问题,新一届社区“两委”不断前往伍万林家沟通、做工作。看到社区干部的诚意,看到社区环境的变化,也看到邻居们对改造废弃厕所的心愿,伍万林与家人商议后,最终决定将地无偿捐赠给社区。

伍万林对社区的支持举动也带动了其他居民参与社区整治的积极性,纷纷贡献出自己的老屋和地块,让社区干部整治打理,扮靓社区环境。

正因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城南社区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培英小学是百年老校,陪伴当地几代人成长,是城南人的“情怀之地”,但因年久失修而外墙破旧,学校周边杂草丛生。居民提出对培英小学提升改造后,城南社区筹集近80万元资金,探索“微改造”,让校园焕然一新。培英小学旁,城南社区见缝插针将居民贡献出来的空地打造成“口袋公园”,公园与居民小区紧密相连,可谓“推窗见绿、出门见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这既是我们正在做的工作,也是我们未来工作的指引。”站在城南社区中,看到过去的“城郊村”逐渐变成“城中景”,环境更优化、民心更凝聚,钟国红欣然一笑。

■基层声音

社区干部是维系群众与党和政府的纽带、桥梁,既要做好各项理论政策的传达、教育,更要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群众的需要不管怎么变,社区服务的脚步要跟得上。作为新时代的社区,要学会往群众的心坎上使劲。

——兴宁市宁新街道城南社区党支部书记 钟国红

社区里的老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送温暖活动。从以前人人自危到如今共同治理社区,这样的变化,每一位居民都感受得到。

——兴宁市宁新街道城南社区党员 黄建强

■蹲点笔记

“小社区”写好共治“大文章”

城南社区是典型的山区城郊接合部,人员复杂、治安难管,且社区老、旧、破。很长一段时间,这里的居民都觉得高品质生活与自己无缘。

“变化太大了!”蹲点走访过程中,这是记者听到过最多的一句话。党建引领、治理创新、效能提升,社区变得越来越有底蕴、有温度、有人气。这种“变”源自硬件的变化,家园越来越美,也源自内心的变化,当地居民从“观众”变为“主角”,积极主动参与各项社区事务。特别是网格化治理改革推行以来,更加激活了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打通了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让群众感受到服务就在身边。城南社区党委以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网格化治理的优势,不断引导更多居民群众、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让社区治理更有精度,更显温度。

南方日报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钟思婷 刘海阳 练思红(张柳青)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