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解放军第一款便携式防空导弹不怎么样:红缨5只是山寨苏联的萨姆7

[知识] 时间:2024-04-29 07:24:5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69次

    

原标题:解放军第一款便携式防空导弹不怎么样:红缨5只是原创山寨苏联的萨姆7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解放军第一款便携式防空导弹不怎么样:红缨5只是解放军第山寨苏联的萨姆7

解放军常年遭遇基层部队的防空问题,尤其小股部队的款便防空更是困难。随着时代的携式发展,高射机枪几乎无用,防空小口径高炮则属于重武器。导弹面对严重的不样空中威胁,解放军山寨了苏联萨姆7导弹,红缨研发了自己的只山寨苏红缨5导弹。不过,萨姆这种导弹装备部队时就非常落后了。原创听萨沙说一说。解放军第

朝鲜战争期间,款便志愿军立即遭遇了防空的携式难题。当时联合国军的防空空军力量非常强大,志愿军主要依靠各种防空火炮来对付。

不过,这些防空火炮均属于重武器。早期志愿军奇缺高射炮,高射炮部队直接配属到军级。后来从苏联购买了大量高射炮,才逐步配属到师。

那么,基层的团营连部队如何防空?

没什么好的办法。当时连高射机枪,也是配属师一级的高炮营。

早期进入朝鲜的志愿军营连部队,一般是不进行对空射击的。

主要是敌人的空军太强大,就连军师下属的高炮连、高炮营这种部队,在敌机攻击下往往自身难保。

以志愿军营连装备的轻重机枪,对空射程只有几百米,想击落快速飞机几乎是不可能的。退一步说,就算偶尔击中了,7.92毫米子弹也未必能够造成敌机严重损伤,反而会引来敌人的空炸,暴露部队目标。

所以志愿军遭遇敌机以后,一般只是四散进行防空隐蔽,而不会随便对空射击。

朝鲜战争结束以后,随着各国喷气式主力战机一再提速,基层步兵防空更是困难。

以我军的54式高射机枪为例,口径为12.7毫米,在六七十年代只能主要对付直升机,根本就不可能击落快速敌机。

甚至当作重武器的14.5毫米重机枪,也基本不可能击落敌人主力战机。

然而随着战争的变化,越来越多出现小规模的作战部队,尤其以营连为单位的精锐突击部队或者快速部队更为常见。

以美军和苏军为例,在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主要也是以营连为单位。这种规模的部队,无法携带大型防空火炮,防空机枪又没用,又怎么来对付空中威胁呢?

这一切的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迎刃而解。

这就是红外制导的便携式单兵防空导弹!

早在1901年,科学家发现了硫化铅。这是一种很有趣的东西,在遭到红外线照射的时候就会释放出电子。

各国很快认识到,硫化铅的军事作用。在二战期间,各国都有硫化铅的新式武器,如德军曾经装备过STG44自动步枪配属的硫化铅夜视仪。

二战结束后,各国开始大力发展导弹。而硫化铅又是一种很好的红外制导的传感器。

根据硫化铅的特性,可以研发出追踪战机释放红外辐射的导弹。

战机飞行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红外热辐射。采用硫化铅材料的引导头,就可以锁定战机,引导导弹进行追踪和打击。

关键在于,硫化铅引导头可以做的很小,用在轻型导弹上。这就有了一个巨大的突破,可以制造一种由单兵便携的近距离防空导弹。

上世纪60年代,美军首先推出了第一代红外制导方式的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于50年代末开发的FIM-43“红眼睛”。

苏联紧跟其后,在1968年研发了赫赫有名的萨姆7圣杯(苏联编号为9K32“箭”2型)。

萨姆7是一种比较轻便的便携式导弹,弹长为1.42米,系统全重为15公斤,导弹重量为9.2公斤,战斗部为3公斤。

萨姆7最牛逼的在于,可以由单兵携带发射,尾追射程为3400米,最大射高为1500米。

萨姆7出现以后,防空作战模式有了重大改变,单兵终于有了防空能力。

苏军将萨姆7编组为防空班,配备到陆军的摩托化部队、机械化部队、炮兵部队、伞兵部队等等五花八门的小规模部队。

即便是一个苏军摩托化步兵排,也可以具有近距离防空能力,不再是被动挨打。

在萨姆7装备部队以后,苏联将军们饶有兴趣的去看演习。

一架低空飞来的敌人攻击机,正在扫射一个苏军摩步排。以往这个摩步排是无能为力的,只能被动挨打。此刻一个苏军士兵,突然发射了一枚萨姆7。导弹在空中旋转了一下,从尾部追击准确命中这架敌机,攻击机立即被炸成了碎片!

看到这一幕,苏联将军们激动地站起来鼓掌,普通士兵也有对付飞机的杀手锏了。

萨姆7刚刚装备苏军,就恶评如潮。此时的萨姆7技术上还不成熟,虽然可以由单兵携带对抗喷气式战机,却有很多重大缺陷。

这些问题,大部分来自于硫化铅的灵敏度不高。

萨姆7发射以后,很容易受到各种红外信号的干扰。

苏军飞行员发现,一旦遭遇萨姆7后只需要立即向上对着太阳爬升,就没有危险。

萨姆7无法分辨太阳和战斗机红外辐射的区别,会被干扰。

即便没有太阳的天气,也可以迅速投出燃烧的铝箔条等强辐射源时,干扰成功率也非常高。

总之,萨姆7只能用来偷袭没有准备的敌机。

另外,萨姆7没有敌我识别能力,一旦导弹升空,对敌我双方都有很大威胁,误伤率很高。

还有就是,萨姆7的自动化程度不高。在发射前,还需要射手输入目标的一些参数,用于引导导弹。由于萨姆7射程很小,敌机在眼前都是一闪而过,根本没有时间从容的输入数字。

针对部队的大量抱怨,苏联研发部门做出了很多改进,在1971年推出了萨姆7B,同时停产了萨姆7。

今天我们说到的萨姆7,就是萨姆7B。

萨姆7B有了很多改进,比如提高抗干扰能力,不再被太阳轻易干扰,对于干扰弹也不再那么敏感;增加了敌我识别装置;导弹自动获取目标,实现了从发现目标到发射导弹的完全自动化,无须手工输入;使用新一代发动机,导弹速度提高到每秒500米,射程提高到4200米,射高维持1500米。

萨姆7诞生以后,除了装备苏军以外,立即得到来自全世界的大量订单。

埃及准备在1973年发动第四次中东战争,一举击溃以色列军队。

由于埃及空军同以色列水平悬殊,短期内无法缩小差距,就干脆放弃了通过空军争夺制空权。

埃及大量装备萨姆2和萨姆6防空导弹,跟随步兵前进形成防空火网。

其中萨姆6是防空主力,被击落的114架以色列战机中,有41架是被它击落的(一共有70多架被导弹击落)。

以色列飞行员发现萨姆6的厉害后,开始采用低空奔袭的方式作战,沿着萨姆6的雷达低空盲区突进。

此时,他们又陷入了萨姆7的可怕火网中。以色列飞行员认为:阿拉伯人发射了大量萨姆7,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更要命的是,这种防空导弹是便携式的,阿拉伯士兵可以在任何位置发射。我们防不胜防,只能被动挨打。

虽然萨姆7击中的飞机数量大大低于萨姆6,又因战斗部威力不足,击中后多是击伤,却也有重大的作用。

与其同时,越南战争中的北越军队也得到了萨姆7。北越装备萨姆7已经是1972年,几个月后美军全部从越南撤退,留下南越军队独自作战。

空中压力大为减小,北越在随后3年时间一共只用了589枚萨姆7。

美国早已对萨姆7反复研究,找到了应对的方法,仍然付出很大代价。共有204枚萨姆7击中目标,击落了大量南越的战机和直升机,命中率为34%。

即便如此,萨姆7的战绩也很惊人。

在没有装备萨姆7之前,北越也是依赖各种高炮进行近距离防空,编制庞大,效果很烂。

扯了这么远,要提到中国了。

1974年,我国得到了越南赠送的3枚萨姆7防空导弹。

当时中苏早已决裂,还在1969年在珍宝岛开战,苏联不可能提供任何武器给中国。北越为了得到中国的援助,暗中赠送了很多苏联和美国的武器。

得到这3枚萨姆7以后,中国非常重视。由叶剑英元帅拍板,将3枚萨姆7全部交给第八机械工业总局直属的一家军工厂。

这家地处东北的军工厂,立即开始了仿制工作。

没想到,小小的萨姆7的仿制工作却非常不顺利。

一来军工厂并没有得到技术资料,只是用实物逆向仿制,难度较大;二来当时中国军工技术力量非常薄弱,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又无法得到外援支持。

从1974年开始,折腾到1983年前后长达9年多,中国才大体完成了萨姆7的仿制工作。

期间遇到很多技术难题,只能花费大量时间一一解决。

在1978年,曾经制造成功了第一批实验性导弹,结果9月试验中所有导弹都脱靶。

即便到了1980年导弹大体研究成功,4月的一次试射中,发射3枚导弹也只有1枚击中靶机。10月试射中,又出现导弹刚刚发射就爆炸的情况,差点危及射手的生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又花费了整整1年时间。

中国仿制的萨姆7,叫做红缨5。

1984年的国庆35周年阅兵仪式上,红缨5正式亮相。

不过,红缨5的批量生产,则是1985年的事情。

而此时苏联已经发明了第二代便携式防空导弹萨姆14和第三代萨姆16、萨姆18。

其中萨姆18在1983年开始装备苏军,性能绝非萨姆7或者红缨5可以企及的。

可见,当年中国军工水平不高,距离世界一流水平差距很大,甚至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虽然刚装备就已经落后,红缨5仍然填补了解放军便携式防空导弹领域的空白,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解放军的基层官兵再也不需要使用笨重的高射机枪了,而是可以使用单兵携带的红缨5。

红缨5诞生没多久,就开始大量出口。

当时是中美蜜月期,而苏军正在入侵阿富汗。阿富汗反苏游击队表示,他们的最大威胁就是苏联的米24武装直升机。

于是美国从中国购买了不少红缨5,运到阿富汗交给游击队。红缨5和美制毒刺导弹混合使用,给苏军直升机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一共损失了300多架。

红缨5的性能比毒刺还是差了不少,主要是它使用的技术相对落后,遇到苏军的现代化诱饵弹就必须容易被干扰。

同时,红缨5的飞行速度比较低,只能对付直升机。相反,毒刺则可以击落苏军的攻击机甚至主力战机。

红缨5采用迎头攻击方式,敌机的飞行速度不能大于每小时540公里。

二战野马式螺旋桨战斗机,最大速度也有每小时710公里,任何一种喷气式战机都远超过这种速度。

也就是说,如果红缨5迎头攻击,只能对付敌人的直升机。

想要对付现代化战机,红缨5就必须采用尾追方式攻击,斜射距离不能超过4200米,也就是说飞行高度最多只有2300米。

同时,敌机飞行速度必须小于每小时1000公里,不然导弹根本就追不上。

即便我军老旧的歼6战斗机,最大飞行速度也有每小时1500公里。

也就是说,红缨5只能对付直升机和少数低空低速飞行的战机,比如正在投弹的攻击机。

实战中,红缨5即便对付强5这种老旧的攻击机,也是颇为吃力的。

强5的巡航飞行速度为每小时800公里,红缨5很难追上。

而阿富汗游击队,也是用红缨5对付苏军的运输直升机和武装直升机,还是能够胜任的。

有意思的是,阿富汗游击队对于性能相对较差的红缨5却比较满意,很多时候甚至超过美制毒刺。

这是因为,红缨5的使用非常简单,只需要花费数小时训练,就可以熟练操作导弹。

射手操作红缨5时,首先通过目视找到敌人战机位置,通过导弹的瞄准具锁定目标,再激活导弹。导弹的红外导引头捕捉到目标以后,就会发出提示声音。

此时射手需要扣动扳机,将导弹出去。导弹发射以后,红外导引头会自动跟踪敌机,导弹会不断改变位置,直到击中为止。

导弹飞行10多秒以后,如果还没有击中目标,就会选择自毁,防止落地后误伤友军。

而毒刺的训练则较为复杂,一般需要游击队派人去巴基斯坦的训练营地,学会使用毒刺后再回到国内。

红缨5则可以直接送到游击队手中,最多只需要附送一具红缨5训练装置。

用这套装置训练几次以后,就可以掌握发射要领,甚至可以说是傻瓜式的武器。

另外,红缨5的价格非常低廉,仅为毒刺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

话虽如此,红缨5也没什么了不起。

看到苏联在80年代全面换装第三代便携式防空导弹萨姆16和萨姆18,就知道萨姆7或者红缨5的过时程度。

红缨5的问题很多,主要是难以对付现代化固定翼战机,只能用来打直升机。

而且红缨5技术太落后,很容易受到干扰导致失效。

越南战争后期,南越空军战机一旦发射红缨5,只要及时发射红外诱饵弹一般就没事了。

为此,红缨5进行了改进,推出了红缨5A导弹,性能进步却有限。

还有一种红缨5C导弹,这是车载版本,采用四联装方式。

红缨5装备解放军就过时,很快被前卫系列导弹取代。目前红缨5已经基本退出现役,只装备少量二线三线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

世界军火市场上,红缨5的口碑也不高,认为这只是一种打直升机甚至打商业客机的导弹,只是价格很喜人。

著名电影《战争之王》有这样的台词:先生…有没有兴趣看看萨姆7地对空飞弹?中国制,过时的型号,用在现代军事战机上或许不行,不过打打商业客机还是挺不错的。850美元而已,等于是白送给你了。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返回,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