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数治襄阳”稳步推进—— “一张屏”里的城市治理

[综合] 时间:2024-04-29 20:50:3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95次

原标题: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数治襄阳“数治襄阳”稳步推进—— “一张屏”里的城市城市治理

襄阳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指挥大厅,“一网统管”系统平稳运行。运行该平台共接入全市30多家单位1亿多条数据,网统率先构建了实时、管稳鲜活、步推多维、进张精准、屏里协同的市治“一网统管”城市运行治理体系。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悦 通讯员 谢勇 王正强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峰 通讯员 王正强 徐丹

田间地头焚烧秸秆等“冒烟行为”,数治襄阳处置完毕需要多久?

疫情防控形势下,城市居民购买“两抗一退(抗生素、运行抗病毒、网统退烧)”药品,管稳从核查到排除完毕、步推信息上报,需要多久?

在襄阳,答案是:10来分钟。

2021年8月,襄阳“两网”建设百日攻坚启动,该市“头号改革工程”拉开帷幕。12月13日,作为“一网统管”建设的重要标志,襄阳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指挥大厅正式启用。

截至目前,城市运行中涉及到的“人、物、动、态”多项城市体征,整合进市级城运中心“一张屏”。

随着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一网统管、“数治襄阳”稳步推进。

破信息壁垒

接入部门企业系统70个

5月24日14时30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襄阳市应急管理局,该局应急指挥中心负责人陈俊正通过“一网统管”平台的“城市之眼”应用模式,查看南漳县多个乡镇的实时视频。

当天中午,襄阳市气象局在“一网统管”平台上发布信息:“未来12小时内,襄阳市将有小到中雨,南漳、保康等南部山区有短时强降雨。”

按照部门管理职责和权限,陈俊在查看完相关乡镇的实时视频后,通过平台调集城建、交通、消防等抢险力量和物资,组织防范应对强降雨到来。

这是该市“一网统管”平台日常运转的一个缩影。其背后的关键支撑,是部门共享信息数据。

“一网统管”的目标是“高效处置一件事”,基础是“统”。其中的难点在于,条块之间、部门之间能不能主动把数据“拿出来”、让数据“跑起来”,最大程度开放、归集、共享。

按相关部署,襄城区、樊城区先行先试,为全市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市委政法委组建工作专班入驻城市运行中心,牵头完成线上线下处置平台建设和工作机制;公安、卫健、应急管理、交通运输等10个市直部门承担第一批应用场景建设任务,选派精干力量与技术团队进行深度融合开发。

气象局发布天气预警,住建部门可对全市重点渍水路段和点位,迅速调集人力物力;水利湖泊局发布汛情,港航海事部门可第一时间对港口码头、航线货船及涉水施工项目进行调控……信息共享、部门联动,一屏聚合力,一键促治理。

截至今年4月底,襄阳市级城运中心已接入部门企业系统70个,打通31个信息孤岛,实时获取业务数据3.15亿条,接入视频资源5.7万路,纵向直达省委省政府及省直单位,横向连通市直单位和县市区。

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吉虹介绍,以往,各部门都有自己的信息资源,外部门想用,但是用不了。“一网统管”初步打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壁垒,我的信息大家可用,大家的信息可为我用,为发力探索城市现代化治理的襄阳路径打下了坚实基础。

技术赋能

从人力密集到人机交互

5月24日8时30分至16时,襄阳市城管委的视频智能采集车在襄州区、樊城区、高新区累计行驶100余公里,抓拍相关违规事件165件起。

“这辆车的最大亮点,是视频智能算法。”该市城管督察大队四级高级主办刘江溯向记者介绍,该车配有360度高清摄像头,通过智能算法,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将市容秩序、道路保洁、渣土运输等6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实时抓拍,并自动上传至“一网统管”平台的“城市综合管理应用场景”版块,在现场附近的相关人员收到指令,第一时间前往处置。

同日,在市城运中心,工作人员随机调出襄阳古城北街的实时监控视频,通过智能算法标识出的一个个五颜六色的方框,映入眼帘。画面中,一名快递小哥将电动车随意停放,用以显示非机动车停放的橙色边框迅速在视频中弹出信息,并同步发至相关人员手机。不到5分钟,网格员抵达现场,告知快递小哥将电动车停放指定区域。随后,网格员现场拍照上传,信息又在“一网统管”平台弹出,形成闭环管理。

市城运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以“三级平台、五级应用”的城市运行体系为框架,开发建设了城市之眼、时空地图、物联感知等12个数字化基础底座,对智能探头设备叠加了38种AI算法。

市级城运平台感知网络接入了包括电梯监测、扬尘监测、桥梁检测、门磁监测等18种共2000余个感知设备;风险预警系统完成了10个方面的指标预警体系建设,平台可依据设定的风险预警值,对城市运行风险实时预警预报。

“相关问题智能发现、自动分派,比较明显的变化是,一些城市治理事项正逐步从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从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襄阳市城管委受理指挥科负责人刘磊举例,以往仅市区每天需调用城市管理相关人员300人以上,靠双脚走、眼睛看来发现解决问题,还容易被市民误解。现在通过“一网统管”平台的技术赋能,人力投入降低50%以上,处置效率也得到提升。

管用爱用受用

日均有效处置高频事项400多件

2月21日,市城运中心接到“排查17日至21日某地返襄人员”紧急任务,根据手机信息,2个小时内,8万多名返襄人员精准定位至村、社区。“以前是层层派单、遍地撒网,现在是扁平管理、靶向定位。”襄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五一”小长假首日,邓保高速石花收费站遭遇路段施工、车流陡增和核酸检测三重压力,车辆长距离拥堵。谷城县石花镇将信息在“一网统管”平台发布,半小时内,交通部门抵达管控施工,公安交警部门负责疏导交通,卫健部门增派医护人员,快速化解了拥堵问题。石花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一网统管’平台上发消息,3个职能部门‘接单’,联动解决,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

5月22日11时03分,樊城区中原街道茂盛社区党委书记刘园园接到区城运中心推送的信息:“5月22日上午,居民宋某某在药店购买了‘两抗一退’药品。”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刘园园通过电话联系、登门查访,了解到宋某某是因为夜间着凉引发喉咙疼,对健康码进行拍照后,相关情况上传区城运中心,全程仅耗时18分钟。

“一网统管”,最根本的是实战管用,各方面爱用、受用,而其中的关键,则是应用场景的丰富拓展及有效运转。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目前,该市正加大力度推进“1+6+N”应用场景建设。“1”为完善三级城运首屏,确保全市城市运行事件“早发现、早预警、早研判、早处置”;“6”为建设6个专题应用:综合应急指挥、社会综合治理、疫情防控线上指挥、城市综合管理等;“N”为各县市区、开发区推出多元化特色应用场景,比如智慧党建、智慧乡村、智慧园区等。

目前,通过“一网统管”平台,襄阳日均有效处置高频事项400多件,日办结率超98%,处置时间较以往缩短3倍以上。

短评

探索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肖擎

城市是“有机生命体”。这意味着,城市和人一样,呼吸吐纳、新陈代谢,需要功能协调、治理高效,保持城市“体征”的生机活力。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这是襄阳“头号改革工程”的两大组成部分。前者的目标是“高效办成一件事”,后者的目标是“高效处置一件事”。

两项改革都不容易,都取得了一定成效。相较而言,“一网统管”要破信息壁垒、拆数据“烟囱”,从硬件到软件建设,有不少打地基、建骨架的工作,加上海量数据的开放、归集、共享,难度有所不同。

寻常巷陌、出行居家,城市运行中的具体事件在“一张网”“一块屏”里得到有效处置,参与者有切身感受,市民也有积极评价。这样的变化释放动力,推动一座城市坚定地把一项改革进行下去。

“一网统管”不是简单的技术迭代,而是深层的改革创新。这既考验数据思维,更挑战自我革新、自我提升的自觉,这就需要条块、部门之间“一盘棋”,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相衔接,形成畅通的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运行体系。

襄阳的“一网统管”建设,锚定的是探索出一条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责任大、任务重。登高望远、脚踏实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才能为城市这个有机生命体“消烦解忧”,让愿景变成实景。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