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大通: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绚丽绽放

[休闲] 时间:2024-04-28 19:04:3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93次

原标题:魅力大通: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绚丽绽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012年,魅力民族被中宣部、大通中央统战部、团结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

2014年,进步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2020年,花绽放被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命名为“全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

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绚丽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魅力民族认真贯彻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大通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一家亲,团结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进步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花绽放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绚丽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魅力民族全县呈现出民族团结、大通社会稳定、团结和谐发展良好态势,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当下,正是2020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大通县各界纷纷筹划准备,即将掀起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热潮!

重宣教营氛围

铸牢共有精神家园

“你看,这里是56个民族的简介,我们是汉族,你可以看看自己民族的特色,同时也要尊重别的民族同学的民族习惯,以后互帮互助……” 9月1日,在大通县园林小学门口,代玉明正在给自己即将上一年级的儿子上一堂特别的“民族团结课”。

“大通是少数民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好的事情,孩子马上要融入新的大家庭,作为家长我应该引导他、教育他。”代玉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在大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宣传工作做到了角角落落,街道旁的墙面,学校、医院、社区内,随处可见民族团结进步的喷绘和宣传标语,“团结”一词,早已深入人心。

创建工作中,大通县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贯穿于全过程,认真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及法律法规,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丰富创建内容载体,扩大创建工作影响力和覆盖面。

其间,扎实开展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青海、西宁、大通解放70周年活动,并依托3月法治宣传月、9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主题宣教活动,编印专刊书籍,制作画册影片,在主流媒介平台广泛宣传报道全县创建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讲好大通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在公路沿线、公共场所、交通要道、繁华区域设立山体、灯箱、户外、屏幕等多样化的宣传标语,营造出全社会共创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同时,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 ”创建模式,坚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民族团结进步+脱贫攻坚”“民族团结进步+较少民族项目扶持”等,实现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理、精准扶贫等工作的有机衔接和融合推进。

树典型创品牌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杨老师,最近工作忙不忙?身体还好吧?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您就说……”9月4日,在大通县第二中学的杨毛吉工作室内,李长荣再次走进了昔日老师的办公室,虽然毕业已十多年,但他对老师的敬重却是丝毫未变。

“他过去上学一直在我们家里住着呢,一直到考上大学。”看着眼前的学生,杨毛吉满脸的自豪。

这位面露微笑、穿着朴素的藏族教师杨毛吉正是用大爱与包容令无数学生时常挂念。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她不仅将8个家庭困难的学生在自家抚养直至考上大学,更是在多年间资助了200多个孩子。

“有汉族、回族、藏族等多个民族的孩子,我也记不清了,反正都是自己的孩子。”无私的大爱也让杨毛吉不仅荣获了大通县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更是入选了2017年中国好人榜以及2019年感动青海人物等诸多荣誉。

近年来,大通县始终把典型引路作为深入推进创建工作的有力抓手,扎实推进创建“十进”活动,积极选树挖掘示范典型,全力打造市、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目前,共打造市、县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乡镇)和示范单位53个。其中, 20个乡镇被命名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乡镇”,园林小学、桥头镇小石山社区等19个示范点被命名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先后召开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3次、示范点达标命名挂牌5批(次),对涌现出的111个模范集体和173名模范个人进行了表彰,命名挂牌县级达标示范单位达624个,挂牌率达99.8%,成功打造了“朔北藏族乡边麻沟村— —幸福像花儿一样”“对越反击战英烈纪念馆”等创建品牌,各具特色、成效显著、示范引领的先进示范典型辐射带动了全县创建工作向纵深推进,有效形成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全力承接并圆满完成中组部课题案例调研、国家民委实地考核验收以及省、市级创建工作专项考核、复检复验、观摩交流等工作,全县创建得到了充分肯定和好评认可。

打基础助提升

巩固全县创建成果

“现在房子敞亮,孩子通过培训找到了工作,自己的养老金也提高了,对现在的生活真是越来越满意。”8月31日,在位于桥头镇的矿山社区内,回族老人马占德说起如今的生活满脸都是笑容。

2012年,马占德从附近的煤矿棚户区搬迁到了社区,过去下雨就漏的老旧房屋换成了80多平方米的楼房,孩子通过社区的培训也在县城开了一家牛肉面馆。不仅如此,就连自己的业余生活都得到了丰富。

“我加入了社区的红白理事会,平时帮助大家维护一下社区秩序,而且我们这个小区有多个民族的居民,我作为少数民族也会帮助大家解决一些矛盾,促进社区的团结和谐。”马占德说道。

今年以来,大通县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围绕“六稳”“六保”,致力于改善民生,全县经济发展稳中向好,进一步夯实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基础,现代农业、工业经济、服务产业持续发展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和转型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

2019年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6%,全体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2%和10.6%。全县民生福祉、社会保障、创业就业、医疗卫生、教育教学、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等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增强,实施水利水保、交通道路、学前教育等项目77项,改造农村电网197.4公里,建设农村污水管网36.7公里,小型污水处理站4座,打造县乡村养护示范路20条, 16个农村养老之家、爱老幸福食堂中央厨房建成运行。有效维护各族群众利益,让各族群众得到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心声】让团结之花绽放高原古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新时代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西宁市是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在西宁市交汇融合。目前,西宁市有233.37万人,是青藏高原惟一拥有百万以上人口的中心城市,少数民族人口约60万,占总人口的26%。团结一心、共同建设“幸福西宁”已成为西宁市各民族群众的共识和心愿。

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西宁市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遵循省委安排部署,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全市形成了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良好局面。

通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民族团结成为西宁城市发展的要素,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国家卫生城市后,将每月29日设立为西宁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日”,融合“三项创建”为一体,使各项创建成果不断巩固、不断深化。(陈曦)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