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还是突破?《芭比》和她背后的故事

[时尚] 时间:2024-04-28 01:12:1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32次
有段时间没写院线片相关了,争议但这个暑期档整体质量难得的还突不错。在没什么新鲜八卦的破芭前提下,安利新片或者深挖现象级作品背后的比和背后故事应该不会令人费解吧?

那么今天要写的是《芭比》。

哪怕平常不怎么关注电影票房的朋友们也在刚刚过去这个周末感受到了它的强劲威力,目之所及的还突社交平台都被一抹粉红色牢牢占据:

大V们真情实感连发多条影评解析,而观众们则一边呼吁多加排片一边买满了既有场次……这部在国内几乎是破芭“裸发”的电影,在掀起大规模讨论后,比和背后终于实现了预测逆袭。争议

至于电影带来的性别立场讨论,则是破芭《芭比》和这个IP很难绕开的。

无论是比和背后美泰公司创造它的原因和社会背景,还是争议芭比娃娃在全球热卖后几十年后突然遭遇的质疑和冷遇,又或者是还突IP开发过程中频频触礁,以及现在联手端上这盘好菜的破芭主演兼制片人玛格罗比+导演兼编剧格雷塔·葛韦格……都代表着各自时代的女性思考。

(文章很长,用小标题分段,大家如果没那么耐心可以自行选择感兴趣的段落阅读)

芭比的前世与今生:不止是“爱女心切”那么简单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芭比创造者露丝·汉德勒(Ruth Handler)是因为看女儿芭芭拉没什么玩具可玩,所以创造了这个让小姑娘能自我投射的娃娃的故事。但她下决心要做改变之前,美泰(Mattel)公司已经创立十几年了。

说来比较微妙,美泰这个名字其实是露丝丈夫艾略特 · 汉德勒(Elliot Handler),以及另一位合伙人哈罗德·曼森(Harold Matson)从姓名里各取一个字首组成的。

哈罗德昵称叫马特(Matt),艾略特出了个“el”,连起来就是Mattel,中译美泰。

但艾略特做生意却是受了露丝鼓励。因为他本身是学设计的,婚后趁业余时间用几种亚克力试着做家具,被当时在派拉蒙工作的露丝看到商机建议其投入量产,甚至还亲自做销售拉到了道格拉斯飞行器公司的模型订单。

据说后来露丝又建议艾略特生产相框,为此她打算亲自去找摄影工作室谈合作。

也是在这时候,美泰公司诞生,艾略特却说没办法把露丝的名字放到公司名字里。即便哈罗德第二年就把股份卖给汉德勒夫妇,自己退出经营,露丝接手并做起了销售总监也还是如此。

但她在至少可以保证美泰雇佣女性和有色人种的比例,比别的企业都要高得多。

除了劝说丈夫把爱好变成事业、及时从家具领域转向玩具市场之外,露丝还抓住了一个重要节点,趁《米老鼠俱乐部》系列推出的当口拿出50万美元对节目进行赞助,并适时开发相关新品,让玩具需求变成了全年不间断的常态。

艾略特和露丝有两个孩子,年级稍小的儿子肯尼斯(Kenneth)可以玩美泰出品的连续发射玩具枪,也可以轻松找到把自己代入成消防员、宇航员或者西部牛仔的玩具车、多职业公仔或者可乘坐木马。

但年级稍长的女儿芭芭拉(Barbara)却选择有限:要么是对着婴儿娃娃假设自己怎么当妈妈、怎么照顾孩子,要么就只能用印有时装的纸板玩平面变装游戏。

直到1956年,汉德勒家族到瑞士旅游的时候,露丝意外发现了一个30厘米高、很受人们欢迎的美女娃娃,莉莉(Bild Lilli)。

莉莉其实是德国漫画家莱因哈德·博蒂安(Reinhard Beuthien)在上世纪50年代为当地小报《图片报(Bild-Zeitung)》创作的系列漫画主角,设定得非常下流:

金发蓝眼白皮肤,身材高挑又丰满,周旋在各个男人之间,喜欢开轻浮的黄色笑话。有些资料直接就说莉莉是高级应召女郎。

后来报社看莉莉人气越来越高,就联合玩具公司将她具象成可以触摸把玩的公仔。

最初上市的时候,是按照成人玩具分类放在酒吧、烟草店或者报刊亭里进行贩售的,人们也习惯把莉莉当成性暗示礼品,或者一种带颜色的玩笑工具来彼此恶搞。

只是因为莉莉可以换装,这对娱乐选择匮乏又不明白其内涵意义的小女孩们来说是很有趣的,所以这个娃娃逐渐脱离了原意、走出了西德,进入了露丝视线。

但当露丝带着莉莉玩偶想要说服公司其他人同意生产一个类似的、可变装的漂亮娃娃时,却遭到了大多数的反对,理由是这个娃娃“有胸”,而且男性设计师和高管们都不明白女孩这些玩具的游戏规则。

后来露丝接受电视媒体采访,还特意回答了“为什么坚持芭比有胸”这个问题。她说想让孩子们可以幻想自己长大的样子,成年人本来就有这个器官。

所以在这次的《芭比》电影中,导演格雷塔·葛韦格特意化用影史经典《2001太空漫游》中猿猴因为来自外太空的黑石板而逐渐学会使用工具、完成进化的设定,将之“改”成千万小女孩因为芭比出现而推动玩具史变革,来点明这个娃娃之于上世纪5、60年代的小姑娘们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当然从美泰公司或者从坚持要芭比制作发售的露丝·汉德勒的角度来说,芭比的诞生就是满足小女孩玩具市场空缺的、是可以“让所有的女孩子都意识到,她们能够成为自己梦想成为的任何一种人”的,可在其他人看来远不是那么回事。

为了让芭比制造更多利润,美泰公司做出靠配件拉动回购的策略,创作出一系列所谓高档服装供孩子们选择。考虑到纺织材料自身厚度,芭比的脖子腰肢必须细细长长,也就有了所谓逆天的衣架子身材。

而1965年美泰公司推出的“芭比睡衣派对”套装在营造闺房氛围时又给她配了个小型体重秤和一本《如何减肥》,上面标明芭比只有110磅(50公斤)、维持身材秘诀是“不要吃”。

这和玩偶本身的蜂腰长腿一起,给玩娃娃的小女孩们带来身材迷思:要像芭比一样瘦才是美,想变美就不要吃东西。

在露丝因为诈欺、虚假报告等金融罪行指控被迫退出公司经营之后,没有足够有话事权的女性坐镇的美泰还推过一款非常荒谬的芭比,只要摇动手臂就能让胸变大……

哪怕当时其他女性员工坚决反对过,说既不会玩更不会买。这次电影也借芭比之口狠狠吐槽了这个设计。

经济学家迈尔·麦科姆比说过“芭比的身体就是消费对象本身,是展示少年丰富的梦幻生活中的盛装和壮观场景的载体。她的非凡身体不仅是供给男人注视和迷恋的那种典型的女性体形,而且是一种以其形式引诱观者并卖出附属品的商品载体,是公司利润的真正来源。”

在“芭比”成为一个符号、一种形象指代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她所代表的“完美”其实是在制造普遍的容貌焦虑、强调和重复外界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换装游戏也有鼓吹消费主义而忽视精神内在之嫌,所以21世纪之后,芭比销量一跌再跌。

到2016年,美泰公司给芭比新增了高挑、娇小和健美3种娃娃体型,还推出7种肤色、22种瞳孔颜色和24种发型可供选择,才算是终于改变了芭比必须蓝眼金发、标准体型的传统。

但改变是为什么呢?真的是生产商们后知后觉刚刚才发现原来女性是多种多样的,还是受不了销量持续下滑做出的“自救”反馈?我想大家都会有答案。

2.敢信吗?我们差点看到安妮海瑟薇版本的芭比

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从电视赞助中吃到甜头的美泰公司就打算进军影视产业,和制作人罗伯特·B·拉德尼兹(Robert B. Radnitz)联合创立了一家电影制作公司,名字简单粗暴就叫拉德尼兹·美泰(Radnitz/Mattel Productions)。

因为罗伯特本身擅长的是儿童题材,这家公司出品也大多是温情向真人电影,比如《儿子离家时》(提名了第45届奥斯卡)《原野一家人》《至亲至善》……

后来美泰公司也试着把旗下玩具形象进行开发,先派出的却不是财富密码芭比,而是男孩玩具太空超人。

△这个系列1983年就出动画了,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最流行的动画之一

直到2009年,他们才把版权交给环球影业准备开发芭比这个大IP,但始终没什么进展。2014年又传出索尼影业要接手的消息。

一开始索尼想找脱口秀演员艾米·舒默(Amy Schumer)来演芭比。给大家欣赏一下这位的风格,是很有趣但拿芭比开涮也是必须的。

而美泰公司可是连丹麦舞曲乐队Aqua唱个《Barbie Girl》都要觉得在破坏芭比形象要跟人家打官司的主,想当然尔是不会接受艾米风格的。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