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休闲 >皇城根下,烟火人家 正文

皇城根下,烟火人家

[休闲] 时间:2024-04-28 17:55:0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91次
杭州日报讯 创业开咖啡店不新鲜,烟火人家可夹在历史街区连成排的皇城根下杂货店与本地菜馆中间卖手冲咖啡,这种反差感显得有趣,皇城根下更何况冲咖啡的烟火人家还是一位年逾花甲的阿姨。“我每天坐公交车慢慢晃过来,皇城根下老街有人气,皇城根下什么店都有。烟火人家”单阿姨说。皇城根下

中山南路,皇城根下南宋御街的烟火人家南段,800多年前的皇城根下皇城根儿,杭州最具历史积淀的皇城根下老街之一,沿街及支小巷弄的烟火人家各种店铺,浓缩成原生态的皇城根下市井风貌——这是不少店家选择这条老街的原因之一。而在一买一卖间,皇城根下杭州街巷“十万家烟火”的生活气息透了出来。

在御街上给儿子打工 平淡的“接盘生活”令人羡慕

单阿姨今年61岁,年轻时在工厂上班,直到退休,咖啡对她来说还是不甚了解的洋玩意儿。

5年前,单阿姨的儿子相中了中山南路的店面,开出了自己的咖啡店,取名“倦勤”,白天卖咖啡,晚上也卖酒。自打儿子开店,单阿姨也会时常过来转转。“这条街上,有的店每年都换东家,有的却越做越好,把根扎下来了。”她说。

今年年初,为发展事业,儿子决定让单阿姨“接盘”当咖啡店的店长。为了能实实在在帮上儿子的忙,单阿姨开始钻研咖啡的门道,仅用了一周时间,就学会了磨豆、压粉和萃取这一整套手冲咖啡制作流程。之后,她又跟着网上教程,开始学拉花。“我还早呢,现在只能拉出一个爱心。”

咖啡店离热闹的大马弄不远,但每天一早去大马弄买菜的大伯大妈基本不会是店里的主顾。平时,店里到中午才有生意开张,但单阿姨还是会早早到店,擦擦洗洗,前后打扫一遍,闲下来了再看看股市。

想生意红火,还是得等节假日,与左邻右舍的反差感更能将过路人转化为顾客。让单阿姨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些上海和广东来的游客。“他们都和我差不多年纪,说还没见过我这个岁数的咖啡师,我也不解释,就是笑笑。”单阿姨说,羡慕她的年轻人也不少,都觉得像她这样平平淡淡开店就是他们想过的生活,“我会泼他们冷水,‘开店不难,关键是你能不能一直守牢’。”

这或许就是御街依旧充满生命力的原因之一,总有人守在那里。在单阿姨眼里,要守的其实是一颗心。“卖咖啡和卖酱油其实没什么区别。”她说,“都要用心。”

选来选去还是回来 烟火就该留给有烟火气的地方

相对于咖啡,豆浆和御街的气质更配。打拼30年,叶军总算把“游埠豆浆”这块招牌做出了名堂,在杭州开出多家分店。可对于“死忠粉”来说,吃“游埠豆浆”就该去中山南路,连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大多也是导航到御街这家店。

叶军14岁来杭,跟人学做豆浆,十六七岁搭棚子做生意,后来才开店,在城隍牌楼做了20余年。2019年,因为油烟问题和租约到期,老店面临迁址。叶军本想就近搬迁,却没找到合适的店面,最后,西湖边某知名商场抛来橄榄枝,叶军决定尝试综合体内的档口模式。

商场与传统早餐店在营业上是有时差的,气质上也有出入。“说到底,烧饼油条和豆浆吃的是烟火气,为的就是让大家填饱肚子。”叶军的妻子江文仙说,“在商场做了一年,我们还是下决心回老地方。”

2020年夏天,“游埠豆浆”重回南宋御街成了新闻。“老顾客牵的线,刚好有店面转手,算是机缘巧合吧。”江文仙说,“但从内心说,还是对这个地方舍不得、放不下。”

鼓楼、御街、大大小小的弄堂,叶军夫妇觉得自己一家已经是这里的一部分,工作在此,创业在此,连孩子都生长于此。“关键还是有人情味,在这里做生意踏实。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客人都是熟面孔,都是住在附近的老杭州。”江文仙说,“有一位老伯80多岁了,已经搬走了,还是三天两头坐公交车来吃。”而叶军决定到城市不同角落开分店,正是让那些搬走的老朋友不至于为了一口熟悉的味道而跑远路。

每天上百次翻桌,重开了才3年的“游埠豆浆”御街店又有了“老店”的味道。“无论如何,回来就好。”对着店门外的城隍牌楼,叶军说了这么8个字。

各种“味道”可以兼容 小摊上有最地道的杭州市井文化

开店算是杭州街巷买卖的一种“中高级形态”,在老杭州心目中,小巷里最接地气的,应该是小摊。杭州话称摆摊做生意的人为“行贩”,“行”发“háng”的音,这也是杭州市井文化的一部分。

中山南路近半的位置有条察院前巷,常年摆着的大小摊位,成了察院前农贸市场的延伸,宁波余姚人钟芸就是其中一名摊主。3年前,她从亲戚那里接手了经营多年的余姚特产摊,当起了地盘只有一扇门宽的“行贩”。

大马弄、察院前巷等巷弄的厉害之处是“老少通吃”,看钟芸的摊子就能发现这种特质:霉千张、宁波雪菜、鲞,这些是上年纪的杭州人喜欢的;甜酒酿和松花团子这样的“碳水炸弹”,是年轻citywalk(城市漫步)一族的能量补给。

钟芸原在余姚某仪表厂工作,干的是精细活,选择摆摊原本只是想“找件事做做”,顺便给在杭的宁波老乡提供一个可以尝到家乡味道的地方。摆摊后,她发现杭州本地客人光顾得越来越多,杭州市井文化中求精的部分也显现出来。“老杭州追求价格实惠之余,对吃的品质要求也很高。”钟芸说,这种精细化的要求,让店主、摊主不得不严格把控品质,“不然摊子招牌砸了,弄不好整条巷子的招牌也砸了。”

在杭州老街巷摆摊,与老杭州地气相接,钟芸学会了几句地道的杭州话,更品出了在察院前巷做生意的真味。“这里有真正的老杭州味道,其他地方是没有的。”钟芸看着巷子,想到了几个月后,“到时候,这里就是杭州酱货的天下,又有另一种味道了。”

延伸阅读

杭州老地名大多有来头

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城中不少老地名背后都有典故,比如,察院前巷曾是明代都察院所在地,大马弄曾是南宋马军司所在地,了解地名故事也是读懂杭州的途径之一。而以下这些与南宋御街相关的地名,故事更有说头。

白马庙巷

白马庙巷南起严官巷,东北面与中山南路相连,是与太庙巷相邻紫阳山麓的一条小巷。

白马庙,祭祀的是白马神。相传北宋靖康年间,当时还是康王的赵构奉命与金人谈判,在磁州(今河北磁县)被金兵追赶,在前有大江、后有追兵的危急关头,他骑的白马跳入江里,把他送到了南岸。渡江后,白马竟化为泥马,这就是“泥马渡康王”的传说。

大井巷

大井巷南起鼓楼,北至河坊街,是一条南北向的小巷,因巷内东侧有一口五眼大井而得名。

传说在五代时期,有个叫征韶的和尚为解决老百姓喝水问题,凿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大井,开五眼,井水清澈,源源不断。南宋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临安城大旱,城里所有的井水都干了,唯独这口井一直没干,老百姓都到这里来取水。

羊血弄

羊血弄在青年路东侧,南通开元路,北至积善坊巷,转东可通中山中路。

相传南宋时有户人家,家底薄,没有做生意的本金,只好去附近宰羊的羊市街取羊血,拿回家之后做成羊血豆腐售卖,羊血弄是因羊血豆腐而得名。

严官巷

严官巷东起中山南路南段,西至紫阳山南麓。

相传,宋孝宗有一次因食湖蟹过多而患痢疾,多日不愈,御医束手无策。太上皇赵构十分着急,派人四处求医,终于找到了一家专治痢疾的医馆,医馆的医师姓严。严医师开方用药后,宋孝宗果然很快痊愈。此后,严医师成为朝廷医官,严官巷由此得名。

扫描二维码 查看详情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