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侨乡行丨迤萨:一个百年侨乡的传奇

[探索] 时间:2024-04-28 06:59:1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94次

迤萨古城

  2021年是走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来,层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乡行斗争,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丨迤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百年伟大飞跃。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侨乡奇云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开展“声声祝福送侨乡,走基浓浓关怀暖侨心”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侨乡行活动,层侨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乡行传播好中国声音,丨迤第一站:红河州迤萨镇。百年

  在红河南岸的侨乡奇一座山梁上,屹立着一个马背上驮出的走基城市,它有着“江外建筑大观园”“滇南侨乡”“江外小香港”等美誉,层侨它的乡行名字叫“迤萨”。

  迤萨,是彝族卜拉语“干旱缺水”的意思,当地有民谣唱道:高高山岗是故乡,左有河来右有江,山高难把五谷出,水大难作救命汤。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这一百多年里,书写出一串动人心魄,感人肺腑的故事,创造出了一个和别处不相同的奇迹。

  今天,敢为天下先的迤萨人,正以满腔的热情,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迎来新的繁华与发展。

  马帮开创经商路

  “为了生存。”

  谈到迤萨人当初走马帮的原因,红河县侨联委员、越南归侨王增华简明扼要地说。

  “生存”,这只有11个笔画的文字背后,是迤萨人艰难的爬坡过坎。那11条开通的商路,是迤萨人用血泪甚至生命写就的人类生存、迁徙的奇迹。

  翻阅红河县史志,早在300多年前,一个名叫“鸿发”的老板在迤萨发现铜矿,他组织建水、通海、石屏等地的人们前来开采,铜矿持续开采了100多年,后来因铜矿资源减少等问题才停业。

  铜矿停业后,缺田少地的迤萨人迫于生计铤而走险走马帮。清咸丰三年(1853年),第一队马帮从迤萨出发,开通了到李仙江、猛野井的商路,把土制食盐驮运到中越、中老边境一带销售,同时购买当地的山货、药材,驮回迤萨、建水卖给当地商人,开创了迤萨马帮“下山创业”的历史。

  清光绪八年(1883年),迤萨马帮的“马锅头”王科甲、李继先、李体国等人,赶着骡马,冒着生命危险,从迤萨出发,沿红河的瓦渣、哈普,绿春的上六村、下六村、三猛、略卡、坪河,进入越南的都鲁、傣族寨、勐底、勐蚌,历经半月到达越南莱州,成为迤萨第一批走出国门、跨国经商的马帮。他们把驮去的日用百货、小成药、花边丝线等出售后,换回当地的棉花,驮回迤萨卖给妇女纺线织布。

  清光绪末年(1907年),迤萨人孙重、周绍、潘永等相约参照走莱州的办法,赶着骡马从迤萨出发,历经一个多月到达老挝琅勃拉邦,走出了迤萨进入老挝经商的马帮之路。

  清宣统末年(1911年),迤萨武举冉学泗与安帮的邵恒泰等人,又从迤萨出发,经琅勃拉邦,历经四十多天,开辟了老挝苏尾、腊博、腊红,到达川圹的商路。邵恒泰在老挝川圹定居,坐地经商,成为迤萨第一代定居异国经商的华侨。

  1912年至1949年,是迤萨马帮发展的鼎盛时期,小小边城,每年有上百队马帮、近千人出国经商。随着迤萨马帮的扩展,先后又开通了到达缅甸、泰国的商路,出国经商在迤萨成为一种风尚,成为创业成功的典范。在这背后,则必须承受更多的煎熬和痛苦,甚至自己的生命,境内流传的一首民谣就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可怜可怜真可怜,可怜莫过出门人。

  睡的草皮青褥子,吃的野菜和酸汤。

  白天黑虫千千万,晚上蚊子叫嗡嗡。

  一阵热来一阵雨,染上疾病无药医。

  为防土匪和官兵,绕道破箐钻草林。

  连日走的荒郊地,一路崎岖马难行。

  马无料来人无米,人困马乏是常事。

  为银奔劳真不易,养活妻小把命拼。

  就是靠着这股敢为人先、敢拼敢干的精神,一代代迤萨人踏着石板上的马蹄印,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目前,红河县在外华侨有1万余人,分布在18个国家和地区,75%的归侨侨眷都生活在迤萨镇,迤萨镇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流逝的或许是时间,不变的始终是迤萨人向上生长的磅礴力量。

  改革助力谋发展

  1949年,新中国宣告成立,红河县沐浴着共和国的光辉,于1951年正式建县,沿袭600年之久的世袭封建土司制度终被推翻,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红河县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大家庭,迈上了跨越发展的康庄大道。

  郭宗柱是红河县迤萨镇当地有名的农民致富奔小康领头人。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迤萨的侨属企业几乎是一个空白,只有少数几个侨属在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中加入迤萨公私合营小组,从事商品零售服务。

  1966年迤萨成立侨属合作服务社,经营饮食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和国家侨务政策的不断落实和国家商品经济、农村经济政策的开放,出身于赶马人之家的郭宗柱借着国家提倡的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大好时机,从承包30亩土地种甘蔗、香蕉入手,依靠自己的辛勤耕耘和刻苦钻研,逐渐掌握了科学技术。1987年又在此基础上承包150亩荒山,修建了2.5公里沟渠,建起了7个蓄水池,种下了5000多株芒果、700多株荔枝、500多株龙眼、300多株甜酸角,成为当地开发经济林果的先锋。至1999年,郭宗柱种植的产品远销成都、重庆、上海,总收入达140多万元,全家实现了脱贫致富。

  终于过上好日子以后,郭宗柱致富不忘国家,不忘其他贫困乡亲,他除了每年按时足额向国家交纳公粮和定购粮外,还时常捐资国家、集体支持公益事业建设,并带头扶贫帮困,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人。1992年由郭宗柱作担保人,在老挝南塔省与县供销企业联合开办的南塔宾馆,成为红河县第一家到国外合作经营的企业。

  因为对红河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建设有着突出的贡献,1991年郭宗柱被省政府授予“云南省工人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积极分子”称号,1989年被评为“云南省劳动模范”,1999年又受到国务院侨办、中国侨联的表彰,200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郭宗柱获“归侨侨眷勤劳致富示范户”

  郭宗柱是迤萨人谋求幸福发展、创造美好未来的一个典型代表。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迤萨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红河州委、州政府对南部六县实施分类指导的政策机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生活质量、工业生产、城市建设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67年10月1日正式建成供水的利莫水电站使得勐龙河水流上迤萨,白天泵水、夜晚发电,迤萨人望水兴叹、点豆油、烧柴火照明的日子成为过去;1981年12月26日,虾洞清泉泵至迤萨,工业、建筑业用水也得到了解决,迤萨人盼“白龙姑娘”重回迤萨的神话变为现实;2000年,迤萨成功实现与国电并网运行,强大的电力为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2005年县水处理厂的改造扩建工程使得迤萨人用上了符合国家卫生饮水标准的自来水,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进入21世纪,迤萨的公路交通建设进入高歌猛进的新时期,到2019年,全县通公路里程1273公里,全县13乡全部实现通公路,随着2021年高速公路的通车,迤萨镇实现了从马帮运输到高速公路的飞跃。

  以迤萨镇为代表的水、电、路的开通,为红河县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撑。红河县的财政总收入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的123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2.48亿元,增长201倍。财政支出由376.6万元增加至25.04亿元,增长665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4元增长到8614元,增长13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99.1元增长到30877元,增长44倍。人均储蓄存款从7.02元增长到9221.9元,增长1313倍。

  全县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和人民幸福安康的新气象。

王崇信讲解马帮历史

展现马帮历史的浮雕墙

  文化宣传颂侨乡

  古诗云:“原有五个塘子,恰似五岳朝天。玉带兮云台高筑,华表兮,南河北江。”迤萨东有莲花新村托起,西有安邦村拥抱,南有勐龙河水映山城,北有千年红河颂赞歌,被誉为“挂在天空的一座城”,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如何记录与传承,在这背后,倾注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情感。

  花五年时间建成的红河县博物馆来之不易,中西合璧的建筑是一方文明和历史的见证。跟随讲解员的步伐,走进位于迤萨镇东门街的博物馆,青瓦飞檐、雕花门窗、彩色琉璃、一砖一墙、一窗一门、一巷一道,都能让你捕捉到属于迤萨马帮的历史痕迹。

  建筑面积达3280平方米的县博物馆由“姚初院”和“钱二官院”构成,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门楼及迤萨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馆内展出文物500余件,承担了全面展示红河马帮文化及其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重要任务。

  博物馆展厅分为山城崛起、马帮商号、马帮商人、跨国经商、马帮之路、马帮兴起、马帮后代等七个单元展区,丰富的展品、厚重感的老照片、翔实的文字,讲述了迤萨马帮的历史文化。

  在红河县的另一处,也有一个马帮侨乡历史文化展馆。位于红河县侨联“侨之家”的二楼,不大,但从每一个展品的摆放和介绍撰写,都能看出布置者透着温度与热情的用心。

  “当时,我们决定要装修展馆的信息传出去以后,红河县的海外侨胞、归侨侨眷、侨属家庭和热爱侨乡文化的热心人都群策群力、奔走相告,积极捐赠,希望把迤萨这段‘侨’的历史记忆保留下来,让马帮精神世代相传。侨联因此有了很多珍贵的捐赠品,比如邵金科先生生前用过的一件呢子大衣和一台松下半导体收音机。”红河县侨联主席杨亚国为我们讲述了马帮历史文化展馆成立过程背后的故事。

  邵金科儿时跟随父母流浪到红河县迤萨镇安邦村,10岁丧父以后他成了一个孤儿,在亲友的救济、邻居的关心照顾下平安长大并娶妻生子,也许如大多数人平凡的过完一生也不错,生活偏偏不肯这样。

  21岁时,邵金科跟随马帮队伍到老挝做生意被滞留在外,与国内的亲人也失去了联系。靠着坚韧的心性和智慧,他独自一人在老挝奋力拼搏,小生意越做越大,日子越过越好,成为当地华侨中的佼佼者。在老挝,邵金科积极带领10多户贫困华侨创办农场和饲养场,种植水稻、玉米、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和饲养牛羊,使他们摆脱了贫困,同时也带动了当地人民的生产,促进了老挝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得到了老挝政府的重视和奖励。

  由于为中国人民和老挝人民的友谊作出了贡献,1962年国庆观礼,国务院邀请邵金科以老挝华侨国庆观礼团副团长的身份,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观礼过程中,邵金科还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参观团长座谈会上,他向周总理汇报了在老挝创办农场和华侨学校的事,周总理十分高兴,派人给他送来一包中国优良稻种、一包蔬菜籽种和一台收音机。回到老挝后,邵金科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收音机收听中国广播电台,关注国内动态。

  邵金科去世后,这两件物品一直被保存在其儿子邵麟祯的家中,听说红河县侨联要修展馆以后,远在美国的邵麟祯来到迤萨,由红河县侨联兼职副主席邵辉带着他来到侨联,亲手把大衣和收音机交给了红河县侨联主席杨亚国。

  “当时真的是非常感动,我接过来的不仅是珍贵的捐赠品,更是马帮人爱国爱乡的历史记忆。这也让我们怀着一股使命感来做这件事,我们希望侨胞们来侨之家,能真正有家的感觉。多年来,侨联只要知道侨胞回家省亲,就欢迎他们来侨联作客,向他们宣传党和国家的侨务政策,介绍迤萨、红河的发展情况、投资情况,欢迎他们回家乡投资搞建设。”杨亚国说道。

  在文学艺术界,一批有实力的作者创作出版了一批反映本土题材的著作。钱存广老师是侨乡历史的活字典,20余万字的《红河土司的传说故事》对研究侨乡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得益于红河得天独厚的梯田景观和多彩的民族风情,红河摄影在国内外摄影界有着很高的知名度。杨增辉、李信忠是领军人物,分别出版发行的《从诺玛阿美走来的民族》《白鹇鸟落脚的地方》《探秘江外名邦红河》等大型画册在国内外多次获奖,对宣传美丽红河起着不小的作用。

  现任《侨乡红河》杂志主编王崇信原先是红河一中的校长,退休以后他想着为侨乡文化做点什么,《知青岁月》《无悔的青春——红河支边干部回忆录》两部重要的书籍首次记录和填补了红河历史的一页。

  “迤萨一路发展到今天不容易的,背后的故事也不应该消散在历史里,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代,这样一群特殊的群体,值得书写,值得铭记。我自己生于斯长于斯,所做的是分内事。”王崇信说。

  历史的巨轮轰隆隆往前进,山间铃响马帮来已经是一场不可复制的梦。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现实记忆鳞爪片语的痕迹。即使如此,置身其中,依然很容易被隔空而来的情感重击攥住——迤萨人在披荆斩棘中获得生的希望,怀着昂扬向上的斗志,他们创造出炽热的奇迹。现在,新时代新图景在迤萨人面前徐徐展开,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云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供稿供图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