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学史明理 | 好家风从“严”中来 正文

学史明理 | 好家风从“严”中来

[探索] 时间:2024-05-01 20:19:2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24次

原标题:学史明理 | 好家风从“严”中来

学党史:

1949年,严周恩来弟弟、学史时年45岁的明理周恩寿去华北大学培训,然后被分配到钢铁工业管理部门。严周恩来对该单位领导提出,学史对他弟弟工作安排上,明理要职位尽量低、严待遇尽量少。学史在“两个尽量”要求下,明理周恩寿被安排了仓库科员的严职位,分配的学史住房只有20多平方米,一大家子人就挤住在两间平房里。明理

悟初心:

70多年过去,严重温“两个尽量”的学史故事,仍令人深受启发。明理周恩来不仅在对其弟弟工作安排上提出“两个尽量”,还曾专门召集家庭会议,制定“十条家规”,要求亲人“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回顾党的历史,类似事例还有许多。比如,陈云曾给家人定下“三不准”:不准搭乘他的公务车,不准翻看、接触他看的文件,不准随便进出他的办公室;曾长期分管国家经济工作的李先念给子女立下“铁规”,严禁子女经商。

党员干部当然有亲情,但是权力必须“六亲不认”,应当与亲情“绝缘”。从“两个尽量”到“三不准”“铁规”,这些看似不近人情的要求,让人们感受到革命前辈的家风之正、家教之严。“严”的背后,是对家风深滋潜润作用的深刻洞察,是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高尚境界。星星之火何以能够燎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带领人民战胜强大的敌人?当年,司徒雷登总结国民党失败原因时,曾这样分析: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成员对它的事业抱有无私的献身精神。可以说,革命前辈注重家风建设,为后世为官者教育子女树立了榜样,使红色基因世代传承。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建设不是个人、家庭的私事,而是关系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的大事。家风正、家教严,才能防止借情之名、图利之实,防止身边人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亲朋好友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反观一些干部,之所以会被“糖衣炮弹”击中,最终落得身败名裂、家人同堂受审的下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持身不正,持心不纯,经不住诱惑,管不住身边人,结果不仅让自己在贪腐路上越走越远,还将妻儿培养成“利益共同体”,把家庭搞成“权钱交易所”。

好家风从“严”中来。党员干部培养良好家风,不仅要严于律己,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更要把严格的标准立起来,始终以严苛要求约束家人,不让任何人“沾光”,决不给特权“开绿灯”。见贤思齐,防微杜渐,杜绝不良家风的萌芽潜滋暗长,留下世代流传的精神财富,这才是党员干部对亲人真正的爱、对家庭和社会应尽之责。(张永生)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