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评|简单粗暴的“打击式教育”理当摒弃

[休闲] 时间:2024-04-29 20:09:2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24次

原标题:东方快评|简单粗暴的东方的打“打击式教育”理当摒弃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对孩子进行打击式教育,快评希望能够让孩子谦虚、简单击式教育上进。粗暴但过度打击,理当却往往给孩子带来过大心理压力,摒弃适得其反。东方的打日前,快评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简单击式教育对2006名18-35周岁青年进行的粗暴一项调查显示,高达90.6%的理当受访青年坦言父母对自己进行过言语上的打击式教育,45.4%的摒弃受访青年表示持续到中学。59.7%的东方的打受访青年认为打击式教育会导致孩子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快评(10月28日《中国青年报》)

在传统观念影响下,简单击式教育有太多的父母奉行打击孩子这种家庭教育的方式,认为孩子不能惯着,惯着就是溺爱,也不能夸,夸了就会“翘尾巴”。喜欢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用“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进行比较,即使心里对自己孩子很认同,在外人面前也常以自己孩子为骄傲,但面对自己孩子时嘴上却一定很严厉。九成受访青年坦言父母对自己进行过打击式教育,说明这种方式正成为家庭教育的“拿手戏”。

不可否认,父母的适度打击可以警醒孩子,激励孩子进步,但过度打击对孩子的心理危害也是不可估量的。媒体调查显示,40.2%的受访青年直言会引起反感和逆反心理,33.7%的受访青年坦言会导致孩子自卑;59.7%的受访青年坦言会导致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46.5%的受访青年表示性格叛逆,自暴自弃。事实上,孩子是情感上最脆弱、最经不起打击的人。父母的语言是有能量的,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对孩子带来一生的伤痛。

从某种意义上说,打击式教育也是一种“棍棒教育”,尽管出发点都是“为孩子好”,但方法上是简单粗暴的,也可谓是一种“语言暴力”。教育是需要用爱的,暴力不是爱,而是害。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说:“一味地挖苦,贬低,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反对父母,反对学校,或者反对整个世界。被放弃的孩子,他对世界充满敌意。残存的信心,根本不够来改变自己。”卡耐基也曾说过,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

教育部门曾出台“教师忌语”,规范教师的言语。家庭教育中父母也应有“家长忌语”,懂得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正当批评是必要的,但不能夹枪带棒、讽刺挖苦、歧视打击。语言暴力也是一种家庭暴力,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刚通过的《家庭教育促进法》也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因性别、身体状况、智力等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实施家庭暴力。

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起点。期待以《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实施为契机,引导全社会形成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帮助父母厘清权责边界,摒弃简单粗暴的“打击”和“棍棒”,学习和掌握家教的正确“打开方式”,别让打击式教育成“拿手戏”。当我们从“打击”“棍棒”变成了“赞美”和“鼓励”,就是我们给到孩子最好的教育

(付彪)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