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娱乐 >“三个半小时”的来龙去脉 正文

“三个半小时”的来龙去脉

[娱乐] 时间:2024-05-06 14:28:1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61次

原标题:“三个半小时”的个半来龙去脉

早晨听半小时广播,中午读半小时报纸,去脉晚上看半小时电视——这是个半官兵们所熟悉的“三个半小时”。

这项官兵们习以为常的去脉制度,诞生至今已有30多年,个半甚至超过了很多官兵的去脉年龄。

1988年6月,个半《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试行稿)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中,去脉明确提出了“要保证官兵每天有收听广播、个半收看电视新闻或读报的去脉时间”。

同年11月9日,个半《解放军报》刊发了一篇名为《“试验田”里的去脉新思维》报道,在文中首次提出了“三个半小时”概念——时事政策教育,个半除必要的去脉集中教育外,主要放到每天“三个半小时”(即听新闻广播、个半看电视新闻、读书看报各半小时)去解决。

随后这一做法在全军推广,逐渐形成了基层开展政治工作的一项优良传统,成为筑牢官兵思想政治防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效的重要阵地。

2009年,新修订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纲》第41条日常教育制度规定:各级应当坚持组织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新闻,组织读报和上网学习……尽管《大纲》中并没有明确提出“三个半小时”,但仍强调运用大众传媒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不少兵龄长的官兵对“三个半小时”都有特殊情怀。在网络不发达的年代,“三个半小时”是官兵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它将相对封闭的军营环境与外界连接起来,成为官兵了解世界的一扇窗。

随着时代变化,部队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网络抵达基层班排,“三个半小时”制度在信息洪流中不可避免地遇到新问题。

时间久了,有的官兵认为,“三个半小时”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和部队实际,应该将其减为“两个半小时”“一个半小时”,甚至取消这种制度。

坚持?抑或舍弃?

今年4月,中央军委下发《关于构建新时代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意见》,关于这一问题给出了“官方”答案——“创新‘三个半小时’实现形式”。

虽然只是短短一句话,但从制度层面告诉大家,“三个半小时”在新时代仍然具有生命力,仍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实施下去。

新时代的“三个半小时”究竟该怎样创新形式?如何焕发时代活力?陆军某部对此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尽管目前仍有不少问题等待解决,但这些尝试和探索,值得其他部队思考和借鉴。(■张 涛 刘 程)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