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医生偷偷抽烟,再来门诊已经要截肢了…

[热点] 时间:2024-05-08 06:25:3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59次
作者:西米

上个月,医生《柳叶刀》(The偷偷 Lancet)最新发表的研究[1] 估计,糖尿病患者人数将从 2021 年的抽烟 5.29 亿倍增至 2050 年的 13 亿多,接下来 30 年内,再门诊已肢糖尿病年龄标化患病率在任何国家预计都不会降低。经截另外,医生如果缺乏有效缓解策略,偷偷糖尿病将成为导致全球死亡和残疾的抽烟首要原因之一。

1990~2050 年全球糖尿病的年龄标化患病率预测(图源:参考资料 1)

内分泌代谢科医生林慧(化名)所在的医院,每天会接诊 300 余位糖尿病患者。经截

林慧觉得,医生和很多疾病不同,偷偷在糖尿病领域,抽烟患者和医生之间并不存在那么高的再门诊已肢信息壁垒,所以有些患者会带着「答案」来求解。经截但也由于经常「觉得没那么严重」,TA 们可能是最「不听话」的一群患者,容易迎来糟糕的预后。

从事内分泌领域 20 年以来,她曾遇到过患者,拿着新英格兰杂志上发表的新药「替西帕肽」来问自己是否可以用;也曾遇到患者因为害怕高血糖,自行进行了胰岛素的加倍。

以下是她的自述:

在门诊「消失」的患者拒绝截肢

和大多数科室患者一样,每一位糖尿病患者来到门诊的诊疗过程基本是固定的:

如果是「初诊」患者,先了解病史,家族史和病程;着重询问临床表现和并发症;做化验检查(包括血糖,糖化,糖耐量,胰岛功能等);特殊年龄或者表现的患者会开具糖尿病相关抗体的检查;等待结果回报;根据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针对性的治疗。

「复诊」患者的话,则根据患者最近几天的自我血糖监测值,以及三个月糖化,肝肾功能,血脂,血压,尿酸等指标情况调整用药。

针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如血糖控制差需要进行强化治疗,或者出现合并症如合并视物模糊,泡沫尿等并发症倾向),则需要收住院治疗。「更差的情况」则是因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昏迷,或者是胃轻瘫并发的呕吐等直接入急诊。

一般来说,我们建议初诊患者出院后 1~2 周来复查,因为住院期间进行的强化治疗需要在后期逐渐进行药物调整;而对于老病人,我们则建议 3 个月左右来复查一次:主要是进行血糖监测,药物调整以及可能的并发症检查。

因为同一个医生对患者进行长期管理,能够帮助患者进行更好的个体化医疗和管理。

遗憾的是,有些被要求及时复诊的患者,我再也没在门诊见到过。当然,这不排除患者去别的医院(比如更近的医院)看病的可能。

也有不听话的患者,时隔许久带着恶化的身体再来门诊。我刚开始工作时,就遇到过一个让我手足无措,至今记忆尤深的病例。

我记得第一次来就诊时,患者的病情比较平稳,用药还算规律,但他总是背着家属和我们医生,自己偷偷吸烟,用他的话说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再见时,就是他下肢受伤后无法愈合来院治疗。

此后的五年间,患者下肢血管的情况越来越差,伤口也始终无法愈合。(糖尿病足是导致我国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治疗困难,花费巨大。)

正在被处理的糖尿病足

图源:视频网站截图(非该患者)

其实,患者当时已经达到了截肢的条件,但患者并不想走到这一步。当时初入行业,我直接问了患者:为什么不截肢?

得到的是家属的沉默,和他红着眼的回答:「我还是想花钱保腿。」

有人拿着新英格兰杂志来找我

糖尿病,是常见的,也是独特的。

患病人群基数大,是糖尿病最大的特点,也是预防和治疗最大的挑战。《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年版)》[2] 指出:1980 年糖尿病患病率为 0.67%,而到 2015 至 2017 年则达到 11.2%,糖尿病患病率仍在持续上升。此外,尚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仍处于高水平。

即使研究一直在更新,依然无法改变糖尿病没有「治愈」,只能「缓解」的事实。在这样的背景下,糖尿病患者也是特别的,「久病成医」是大多数患者的常态。

有一天,一个患者联系我说,一篇新英格兰杂志上发表了新药「替西帕肽」,能不能给他也用上。说实话,这篇研究当时我还没来得及看,但我很快针对他的诉求进行了检索、解释。

「替西帕肽」是一种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受体激动剂。2022 年才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辅助饮食和运动,每周注射 1 次以改善成人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事实上,替西帕肽并不适合他。

一方面,他此前用过 GLP-1 受体激动剂药物,但因出现了胰酶升高的副作用而停用。他在网上学习到 GLP-1 受体激动剂药物对心血管疾病和肥胖有潜在治疗价值后,便一直关注这类药物,并在胰酶正常后自行恢复使用这类药物。

另一方面,替西帕肽尚未在中国上市,这涉及到药源和及时供应的复杂问题。

解释完这些之后,我感受到了他略显失望的语气。但我想,没准多久,我又会收到他发的其他文献。虽然考虑欠缺,也依旧存在交流壁垒,但这是属于他的医患沟通,也是他的自救。

我觉得,只要能缓解患者的焦虑心态,我们不应该排斥任何沟通。

听话,和听懂话,都是很重要的事

在门诊,我会告诉每一位患者「糖尿病治疗的五架马车」: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自我血糖监测。

遗憾的是,大多数患者做不到这五点;或许是因为我们强调的不够,或许是没有解释地足够清楚,亦或是生活习惯难以改变。不管怎样,这始终是糖尿病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不听话」是很危险的。

我在门诊遇到过一位患者,初诊时并不严重,血糖控制的还不错,但始终接受不了「无法治愈」。抱着这样的心态,她寻找可能治愈的偏方,花了几万块钱在电视购物买了所谓的「糖尿病药物」,同时停掉了医院开具的口服药物和胰岛素。

一个月后,一个疗程的药物结束了,而她的血糖,也飙升到了高值。

图源:图虫创意(非该患者)

还有一个不到 20 岁的女孩子,1 型糖尿病,不除外多内分泌腺自身免疫综合征。我们制定了「一天两针,每针 10 个单位」的初步治疗方案,但她因为惧怕高血糖,自行将每针 10 个单位逐渐加量到 20 个单位。很快,她相继出现了心慌手抖的症状。

这样的擅自加量,不仅会出现低血糖,也会出现因低血糖而发生的反跳性高血糖,血糖的波动对于身体无疑是巨大的伤害。

在过往的 20 年里,有患者害怕二甲双胍伤肾;嫌弃胰岛素注射麻烦;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血糖偏高没关系,还没有出现症状;觉得药物难买或者就医远自行停药;厌烦长疗程的用药去找偏方;长期治疗反复发作而抑郁焦虑…

这些,都是我亲历过的患者,也是本可以预后没那么差的患者。

为了让更多的患者「听话」,我们医院每周五下午在住院部糖尿病病房开展「患教会」,主要讲胰岛素的使用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医院门诊和住院部的墙上也会有相关的「宣传海报」。

第二件事是,如何让患者「听懂话」。

「糖尿病饮食」是我们会对每一个患者提到的概念,口头解释和操作起来比较复杂,我们通常会解释为避免食用「甜的食物」或者「升糖高的食物」。虽然会举一些例子,但显然,这是个模糊的概念,实施起来更复杂。

新入院的一个老年患者,入院时特别提到了「糖尿病饮食,吃不甜的食物」。第二天查房问护士血糖的时候,患者的餐后血糖非常高。进一步询问时才发现,患者早上吃了两个自认为「不甜」的馒头。

针对这样由于概念模糊导致的理解偏差,在后来的沟通中,我们会尝试去定义具体的食物类目,或者提供一份相关的图谱,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听懂话」。

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 年版)关于不同地区的食谱建议(此处为东北地区节选)图源:参考资料 3

比如,在「随诊管理上」,我们推出了五个医生专家团队组成的糖尿病互联网医院,帮助患者更方便的进行线上随诊和咨询,咨询内容包括用药疑问,血糖监测,胰岛素使用等;我们医院最近还推出了糖尿病的「互联网专病模块」,可以进行私人定制的糖尿病管理方案,包括线上直播和糖尿病科普等课程。

其实,根据我了解到的,每个医院都会开展不同形式的宣教和随访管理;可以说,我们致力于糖尿病防治的脚步,从未停歇。

但从糖尿病和并发症急剧升高的患病率,以及巨大的疾病负担来看,我们做的远远还不够。

糖尿病的防治,从来都不是单个个体或者群体的事情,多方多维度的干预,都应该提上日程。否则,等待患者和医生的,不只是升高的血糖。

监制:carollero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