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热点 >张秋香:永不凋谢的银花 正文

张秋香:永不凋谢的银花

[热点] 时间:2024-05-07 00:24:0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85次
在过去,张秋“帕帕头上戴”是香永谢关中妇女一种特殊的穿戴习惯。翻看老照片,不凋务棉能手张秋香也和那个年代的银花妇女一样,经常戴着一个白色的张秋棉布帕帕,那是香永谢她用自己种的棉花纺线织布做成的。

戴着棉布帕帕,不凋张秋香下地干活、银花进城开会、张秋上京领奖,香永谢去河滩地锄棉花,不凋在大学课堂为学生讲授棉花作务技术,银花从渭南县双王乡八里店村(今渭南市临渭区双王街道八里店社区)来到首都北京,张秋受到毛主席、香永谢周总理的不凋亲切接见。

5月27日,刚刚入夏不久。此时的八里店村,往日大片的棉花已被小麦、油菜等取代。若是在以前,这个时节最要紧的就是棉田防虫。那时,张秋香每天在棉田里盯着,绝不会让害虫毁掉一株棉花幼苗……

“九员女将”的秋香组

20世纪初,张秋香随父亲从山东到陕西,成年后嫁到八里店村。“家里几口人挤在一间土房中,抬起胳膊就能碰到屋顶。”今年76岁的李月侠曾跟随张秋香学习棉花作务技术,对她以前的经历非常熟悉。

新中国成立后,张秋香响应政府种植棉花的号召,干活不怕累、不惜力。但由于当时技术落后,棉花产量低且品相差。

1956年,张秋香带领8名手脚麻利的妇女,成立了双王乡第一个棉花作务组进行棉花种植试验。这个以张秋香为负责人的组被当地群众称为“秋香组”,包括张秋香在内的9名成员被大家叫作“九员女将”。

“秋香组”成员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打破了“谷雨前,不种棉”“棉花栽不活”的老观念,开创了棉花提早播种、移栽补苗的新技术。“秋香组”试验田亩产棉花首次突破50公斤大关时,乡亲们敲锣打鼓庆祝丰收。1956年,张秋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秋香组’最重要的务棉经验就是抓伏桃、抢秋桃。棉花在三伏天出桃,质量才会更好。‘秋香组’先在大棚中育苗,然后移栽到田中,将棉花成熟期提前,进而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李月侠说。

“看天看地种棉花”

在试验第一阶段,“秋香组”棉花创高产取得了丰收。但张秋香要让棉花产量更上一层楼。

“秋香组”成员不断试验研究,1958年,实现试验田亩产皮棉突破105公斤,并总结出“看天看地种棉花”的经验,解决了棉花种植各环节的管理难题。

经过观察研究,“秋香组”成员发现影响棉花高产的主要原因是棉花长枝和结铃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张秋香提出“三增三保”的办法。

实践出真知。实用的务棉经验引起农业方面专家的关注,并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从棉花结桃开始,全国各地的棉农纷纷赶到八里店村学习。曾经有一段时间,位于县城的招待所搬迁到双王乡,专门用来接待外地学员。

“秋香组”种植的棉花产量逐年增加,试验田由30亩扩大到50亩,成员也由几人增加到几十人。八里店村年轻人进入“秋香组”学习棉花种植技术,并向外地群众传授经验。

那时,八里店村村民苌交运作为务棉技术员,经常去外地讲授“秋香组”务棉经验。“在山东巨野,我给当地群众叮咛下种子一寸深就可以,下种过深不利于发芽出苗。这个秘诀就是‘秋香组’经过试验总结的。”苌交运回忆说。

家训“认真做事 好好做人”

“种棉花就像管娃娃,用心思才能务好。庄稼人在地里出多少力,土地就会给你多少回报。”张秋香经常这样说。

她几乎将所有精力都用在务棉花上:每天天不亮,就下地锄棉花;外出返乡后,先去地里看棉花长势;渭河涨水后,淤泥将棉花秆淹了,她脱掉鞋在泥水中收棉花……

张秋香的孙子姬新虎回忆,奶奶经常在灶口烤个馍带着吃,后来才知道她是想趁着天晴干活。棉花丰收时,奶奶总是下决心来年还要有更高的产量。

“奶奶下地劳作的身影让儿孙难忘,她那勤劳朴实的宝贵品质也影响着我们。奶奶经常给后辈讲必须要认真做事、好好做人,这已经成为我们的家训。在工作中,我们努力贡献力量,争取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姬新虎说。

1957年,张秋香荣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1979年和1989年,她两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并被树为“全国三八红旗标兵”。1989年,她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张秋香深爱着秦东大地,深爱着一簇簇洁白的棉花。2000年,张秋香带着对这块土地的深深眷恋离世。老百姓称她为“永不凋谢的银花”,这是对她最好的赞誉。记者 仵永杰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