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蛋白过敏,困扰宝妈的新“流行病”

[探索] 时间:2024-04-29 14:13:3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58次

    

目前,流行病国内牛奶蛋白过敏过度诊断

与诊断不足并存

这背后更根本的牛奶问题在于,从科学角度

医生普遍对牛奶蛋白过敏缺乏了解

三月龄的蛋白的新宝宝突然连打十多个喷嚏,开始咳嗽、过敏流鼻涕,困扰妈妈王淇瞬间紧张起来。宝妈她排除了孩子感冒的流行病可能,猜测是牛奶因为当天家中长辈生日,收到大量鲜花,蛋白的新引起孩子花粉过敏。过敏花被移出室外,困扰但孩子的宝妈症状没有好转。2022年3月起,流行病宝宝便时不时打喷嚏,牛奶干咳,蛋白的新揉眼睛,眉毛周围红红的,最难熬的是晚上,他总在睡觉时突然撕心裂肺地大哭,手刨脚蹬,难以安抚。

王淇翻遍网上的相关信息,之后一个多月,她为了给宝宝确诊,带着孩子看了四位擅长治疗婴幼儿过敏的“京城名医”。

一位私立妇儿医院儿童保健科的医生听了病史描述,查了宝宝下眼睑,诊断为“99%的可能性是牛奶蛋白过敏”。这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食物过敏。王淇是母乳喂养,在医生建议下,当天起,她忌口八大类过敏食物,同时给孩子吃不含牛奶蛋白的氨基酸奶粉。一周后,另一家私立医院的儿童过敏反应科医生告诉王淇,孩子生长发育未受影响,甚至体重偏胖,“基本不考虑牛奶蛋白过敏”。第三位医生是北京一所公立儿童专科医院消化内科的专家,她只问了王淇两个问题:孩子湿疹是否反复发作,家长谁是过敏体质。之后,医生诊断为孩子过敏,建议断母乳,孩子喝氨基酸奶粉。最后一位医生是北京一家私立诊所的知名儿科专家,他笃定判断,孩子并非牛奶蛋白过敏,不用喝氨基酸奶粉,要对症下药,修复宝宝鼻黏膜,治疗肠道受损。

王淇选择了最后一位医生的治疗方案,宝宝除了睡眠仍不安稳,其余症状很快得到缓解。王淇将这段经历分享在社交媒体,收到大量私信,有关牛奶蛋白过敏如何诊断和治疗,正困扰许多家庭。

梅红是武汉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诊治消化系统疾病已有30多年,她向《中国新闻周刊》直言,目前国内牛奶蛋白过敏诊断存在很大问题,过度诊断与诊断不足并存。国际儿科专家、哈佛医学院儿科高级教授约翰·范德霍夫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这背后更根本的问题在于,从科学角度,医生普遍缺乏对牛奶蛋白过敏的了解,人们对这一疾病的认知有许多空白。

不同医生

对同一患儿的诊断相差甚远

食物过敏正成为困扰全球婴幼儿的“流行病”。2013年,发表在《世界过敏组织杂志》的一篇关于全球儿童食物过敏调查的论文显示,在发达地区,婴儿期食物过敏的患病率最高达到 10%,在中国等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中,食物过敏发病率也上升,约7%的学龄前儿童受食物过敏困扰。食物过敏主要由空气污染等大环境导致的免疫发育迟缓、饮食结构变化和遗传影响所致。其中,牛奶蛋白过敏最为常见,多发于婴幼儿时期。

牛奶蛋白过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些婴儿摄入牛奶或者相关乳制品后,几分钟或一两个小时内,出现急性瘙痒、红斑、呕吐、急性鼻炎或结膜炎等症状,一般为IgE(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另一些婴儿在接触牛奶蛋白过敏原两三天后,才会出现喂养困难、吐奶、腹痛腹泻、血便等胃肠道症状,部分还伴有湿疹等皮肤和呼吸系统症状,属于非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无论在国内外,医生在临床上接触到的更多患儿属于后一种。

在全球,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生率为2.5%~3.0%,但中国还没有针对该疾病的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2012年,重庆、珠海、杭州三个城市的儿童保健机构曾进行多中心大样本调查,显示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患病率为0.83%~3.50%。2018年,广东省7家儿童医疗机构针对6000多名患儿进行调查,显示两岁以下的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患病率为2.5%。

调查显示,近些年,牛奶蛋白过敏的患者数量并没有太大变化。但在临床上,多位受访的儿科、过敏科医生却明显感受到,咨询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家长在增多。新冠疫情以来,梅红所在科室的线上咨询中,“最火爆的就是牛奶蛋白过敏疾病”,个别医生一号难求。在梅红看来,现在父母对食物过敏越发重视,而且,牛奶蛋白过敏可以通过询问病史、看大便图片等线上诊断,一定程度上促成这一热潮。在王淇看来,家长急于寻访名医,是因为牛奶蛋白过敏确诊过程中,有太多疑问难以解答。

为诊治宝宝的牛奶蛋白过敏,今年以来,家住北京的许静求助了三位口碑较好的儿科医师。从3月龄起,她的宝宝大便次数增多,一天至少拉三次,粘液多,偶尔出现血丝,体重长得稍慢,但不算严重。她的宝宝是母乳喂养,如果母亲食用牛奶或相关乳制品,婴儿则有可能出现牛奶蛋白过敏。除了小麦和豆类,许静忌口了其他常见过敏食物,但宝宝症状没有好转。

今年年初,她带五月龄的孩子到北京儿童医院消化内科问诊。医生听了病史,看了大便照片,推测诊断为牛奶蛋白过敏,建议断母乳,改吃氨基酸奶粉两周左右。另一位北医三院的消化内科医生告诉她,宝宝过敏的几率很大,但不能直接判断为牛奶蛋白过敏。医生要求做便检,并推荐许静饮食忌口,继续母乳喂养,如果效果不好,改喝氨基酸奶粉,再次便检进一步诊断。她又线上咨询了武汉儿童医院消化内科的医生,对方同样认为宝宝大概率是牛奶蛋白过敏,但症状不严重,不建议喝氨基酸奶粉,优先推荐妈妈忌口后继续母乳喂养。许静一刻不想耽误孩子的治疗,最终选择了北京儿童医院医生的方案。

目前,国内外相关专家都推出了不少关于牛奶蛋白过敏的诊疗指南。在中国,中华医学会2013年发布《中国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循证建议》,2017年发布《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诊断与管理专家共识》,2022年,中华预防医学会也推出《中国婴儿轻中度非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诊断和营养干预指南》。在国际上,英国于2017年牵头发布《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中的牛奶过敏指南》(以下简称《iMAP指南》),都为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治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案。

刘光辉是中华预防医学会过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过敏反应科主任,临床诊治过敏性疾病已有40多年。他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说,包括牛奶蛋白过敏在内的食物过敏,一套完整的临床诊断包括三步:询问详尽的病史和饮食记录,过敏原检测,以及最终的金标准——食物回避与激发试验,三者缺一不可。

病史是患儿的第一手资料,是医生诊断的基础。梅红会详细询问家长,孩子吃什么奶,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还是奶粉喂养,何时出现症状,有无发烧,前期是否打过疫苗等。她总结了一些规律,比如6个月以下单纯吃奶的患儿,近期没有生病住院,出现便血、腹痛或者腹泻等症状,主要是饮食问题,会倾向于考虑是牛奶蛋白或其他食物过敏。如果孩子年龄超过6个月,近期吃过药或者打过针,出现大便带血,就要考虑其他致病因素。

对于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过敏原检测,并不能单独作为确诊依据。对于非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患者,过敏原检测后,结果是阴性,不代表患儿非牛奶蛋白过敏。即便IgE结果为阳性,也可能只是被食物致敏,并不一定会表现出过敏症状。IgE检测数值越大,孩子牛奶蛋白过敏的可能性越高。刘光辉建议儿科医生,不能忽视血清特异性IgE检测,这对最终确诊仍有提示作用。

范德霍夫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他在临床接触的多是非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的患者,实验室的检查不能为医生提供明确信号,因而大多数儿科医生靠的是临床经验,因此不同医生的诊断看起来都有所不同。

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和普通的慢性腹泻、便血、呕吐没有差异。此外,梅红提到,病史来自于家长的报告,不同家长的表达能力不同,一些家长就诊前看到一些过敏信息,向医生介绍时还有一定倾向,这都对医生的临床经验提出了很高要求。

牛奶蛋白过敏的症状涉及消化道、皮肤、呼吸道等多个系统,相关诊断分散在普通儿科、消化内科、皮肤科、呼吸科、变态反应科等多个儿科科室。“低年资、高年资的医生都在看,不同医生临床经验、对病例的分析和判断都不相同,而一些医生对牛奶蛋白过敏的认知也存在问题。”梅红说,这进一步导致牛奶蛋白过敏临床诊断的混乱。

过敏婴儿的饮食要缓慢调整,一般是从氨基酸奶粉调整为水解蛋白奶粉,再转为普通奶粉或母乳。图/视觉中国

过敏婴儿的饮食要缓慢调整,一般是从氨基酸奶粉调整为水解蛋白奶粉,再转为普通奶粉或母乳。图/视觉中国

牛奶蛋白过敏变成疾病“垃圾桶”

王淇发现,目前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断有两个极端:一些家长遇到的医生只通过某一两个症状,比如血常规检查中嗜酸性粒细胞偏高,就怀疑是牛奶蛋白过敏,推荐吃氨基酸奶粉。另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已出现了许多典型牛奶蛋白过敏症状,但医生还是让孩子继续吃普通奶粉。

梅红也注意到这一危险的趋势。她记得,过去儿科消化科医生看到腹痛腹泻的孩子,会先想是不是感染了病毒或者细菌。但现在,有的医生一看到患儿腹泻或者便血,甚至是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症状,第一反应便推测是牛奶蛋白过敏或其他食物过敏,会造成泛滥诊断。梅红认为,医生在诊断时要考虑便血、腹泻、生长发育不良等多重因素,再慎重分析判断。

她曾在线上接诊一位妈妈,孩子是母乳喂养,大便出血,当地医生认为是牛奶蛋白过敏。梅红仔细询问了她和孩子的病史,得知这位妈妈此前得了肺炎,吃过抗生素,推测这可能是婴儿出现症状的原因。梅红建议,先针对抗生素致病的可能性,给孩子吃药治疗,不行再换配方奶粉,“结果孩子吃了药,第二天就好了”。

曾永梅是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病区副主任和儿科教学主任,曾参与前述广东地区牛奶蛋白过敏的流行病学调查,有20多年的消化科诊治经历。现在她讲课时都会提醒年轻医生,不要把牛奶蛋白过敏当做“垃圾桶”,临床没有搞清楚的病症,最后都被扣上牛奶蛋白过敏的帽子。

近十年,牛奶蛋白过敏才逐渐被更多中国儿科医生和家长认知。曾永梅记得十多年前,儿科消化科医生总搞不清楚,为什么一些孩子哭闹得厉害,或者腹泻、血便反复。后来一些医生接受了新的治疗理念,让患儿用上配方奶粉,便血等一些棘手的症状得到好转。这些案例被分享给更多医生,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治得到推广。

“越来越多的医生认识到了牛奶蛋白过敏这一疾病,但对诊断标准不够了解或执行不严苛。”曾永梅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她曾听过,有婴儿生长发育没有达到父母的预期,父母带着孩子去做过敏原检测,数值高,有医生便怀疑是过敏,要求回避牛奶蛋白。但过度的食物回避,会反过来进一步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国内儿科对过敏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刘光辉提到,目前,国内只有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等少数几家机构设有诊断过敏的儿童变态反应科,包括儿科医生在内的大多临床医生,在医学本科阶段都没有系统学习过敏的专业知识。“站在变态反应学的角度,即便是一些高职称的儿科权威专家,对过敏专业知识的了解也远远不够”。曾永梅坦言,过去,她只知道IgE检测被写进诊疗指南,几年前,她给其他医生讲课,备课时,才真正把IgE检测的机制了解清楚。

多种因素下,中华医学会发布的2019版《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中直言,国内儿童过敏性疾病存在诊治标准不统一、漏诊、误诊、处理不当或诊断过度并存的情况,各科临床医生对这类疾病诊治规范,可能存在认知不足和使用不当等问题。

梅红提醒,母乳喂养的食物过敏,并不等于牛奶蛋白过敏,但现实中很多医生将两者混为一谈。也有医生分不清乳糖不耐受与牛奶蛋白过敏的区别。梅红解释,乳糖不耐受只会导致患儿出现消化道症状,比如腹痛、腹泻、大便带水等,但一般不影响生长发育,随着孩子吃奶时间变长,症状会自行好转。牛奶蛋白过敏的症状更复杂,最明显的特征是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因此,用于测试乳糖不耐受的IgG检测,并不能用于辅助诊断牛奶蛋白过敏。但刘光辉注意到,一些医院的消化内科医生不懂过敏,或受到某些IgG检测产品公司的营销影响,会让牛奶蛋白过敏的患者做IgG检测,但实际上,患者应做的是IgE检测。

未完成的确诊

牛奶回避与口服激发试验,是目前临床确诊牛奶蛋白过敏的“金标准”。当婴儿被怀疑是牛奶蛋白过敏,饮食要暂时回避牛奶蛋白——母乳喂养的妈妈忌口牛奶、奶制品及豆类,奶粉喂养的婴儿,更换为特殊配方奶粉。一个月后,如果婴儿的胃肠道等症状没有改善,要考虑其他致病原因。若症状改善,在婴儿的饮食中重新引入牛奶,进行激发试验,当症状再次出现,才能最终确诊。

对于大多数疑似轻中度的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幼儿,如果是混合喂养或奶粉喂养,《iMAP指南》推荐,婴儿吃深度水解蛋白奶粉进行食物回避。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是通过加热、超滤、水解等技术,将牛奶蛋白变成低致敏性、易消化的小分子蛋白质。但国内的相关指南要求有所不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组推出的《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诊断与管理专家共识》中建议,使用氨基酸奶粉进行初始诊断。《中国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循证建议》同时推荐了深度水解蛋白配方、氨基酸配方用于诊断。

当两位医生直接向王淇推荐氨基酸奶粉时,她怀疑医生们“是不是进了‘氨基酸教’,”她认为,“孩子没有严重到要吃氨基酸奶粉的地步”。多位国内医生表示,在诊断环节引入氨基酸奶粉,在国内有一定的必要性和无奈。梅红介绍,深度水解蛋白奶粉仍含有一定的蛋白,会使一小部分孩子过敏,最终还是要转为氨基酸奶粉,氨基酸奶粉则完全阻断了过敏原的摄入。多位受访医生表示,基于国内儿科医生对牛奶蛋白过敏的认知,使用氨基酸奶粉,是操作性比较强的诊断方式。

诊断环节更大的问题在于,口服牛奶激发试验在临床难以推行。多位医生表示,国内医院儿科医生普遍紧缺,缺乏做食物激发的现实条件。一些孩子在食物激发后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等急性过敏症状,这要求门诊具备一定的急救设备。此外,儿科门诊还要安排一个专门的房间和专业医护人员进行试验。《中国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循证建议》中写到,医护人员做激发试验时,牛奶初始量要以不能引发症状的小剂量开始,通常将一滴牛奶滴在孩子嘴唇,之后激发量由0.5毫升、1毫升逐渐增加至200毫升,每次加量的间隔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这意味着,一天中,一位医护人员只能给几位患儿做测试。梅红补充道,医院在这一块甚至都没有相关的收费标准。

梅红还提到,早期一些指南只提到在医院做激发试验,但“用什么方式激发、如何观察,指南中缺乏详细的指导,一些医生干脆装聋作哑”。王淇问诊的四位专家中,只有一位医生提到食物回避与激发的方法。

几年前,曾永梅和一些同行交流牛奶蛋白过敏的病例,不少人只是分享自己如何治疗,不提回避与激发试验。近两年,她注意到越来越多的消化科医生意识到这一环节的必要性,但不少人坦言,家长往往会拒绝这一环节。不少家长都不想让孩子再次承受过敏反应的风险。“他们说钱不是问题,只要孩子别再生病。”曾永梅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激发试验的缺失,是全球牛奶蛋白过敏诊断普遍面临的难题。约翰·范德霍夫向《中国新闻周刊》补充说,对于非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激发试验的症状往往会延迟几天出现,医生向家长解释结果时,也不得不更加谨慎。但更多时候,因为父母对配方奶粉的结果很满意,不愿做激发试验。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儿科变态反应专业医学博士罗布特·博伊尔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断正在增加,但其中不少被诊断为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幼儿,并没有患有这一疾病。他和几位学者在2020年发表的一篇研究文章显示,在高收入和中收入的国家,有10%的父母称,他们的婴儿患有这一疾病,但实际上牛奶蛋白过敏只影响了1%的婴儿。

2022年,中华预防医学会推出《中国婴儿轻中度非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诊断和营养干预指南》,细化了诊断流程。对于混合喂养的婴儿,该指南优先鼓励和支持恢复不忌口的纯母乳喂养,先判断过敏是否是由普通奶粉所致。如需配方奶替代,专家优先推荐深度水解奶粉。

氨基酸奶粉不一定是最优解

当婴儿确诊牛奶蛋白过敏后,《中国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循证建议》和《iMAP》都建议,在治疗时,轻中度患儿吃深度水解蛋白奶粉,重度过敏患儿使用氨基酸奶粉。

但没有精确的诊断,就难以做到精准治疗。曾永梅向《中国新闻周刊》提到,因缺乏明确诊断,一些孩子被怀疑是牛奶蛋白过敏后,需要继续喝几个月的氨基酸奶粉进行“治疗”。与深度水解蛋白奶粉相比,氨基酸奶粉口感差,有家长形容味道又苦又腥,不少人在喂养时,孩子非常抵触。

而且,氨基酸奶粉价格最贵,是普通奶粉价格的两三倍。一位过敏宝宝的家长算过一笔账,一罐400克的氨基酸奶粉近400元,一罐只能吃三四天,一个月的奶粉钱约三四千元。如果没做激发试验,出现误诊,会给一个家庭带来不必要的配方奶粉开销。未来一个阶段,家长还不得不花费很大精力为孩子增减辅食。

许静听从北京儿童医院医生的建议,给孩子换成氨基酸奶粉,宝宝症状逐渐好转,大便次数从1天超过三次变成1周一次,之后慢慢变成1天两次左右。但她仍想母乳喂养。过敏婴儿的饮食要缓慢调整,一般是从氨基酸奶粉调整为水解蛋白奶粉,再转为普通奶粉或母乳。

宝宝吃了一个月氨基酸奶粉后,许静自行给孩子换成深度水解奶粉。今年5月,宝宝打了一次疫苗后,大便次数又增多,医生让她再次换回氨基酸奶粉。她认为,宝宝的症状并不严重,但最终还是听从了医嘱。但许静发现,如果宝宝再吃1个月氨基酸奶粉后进行阶梯式转奶,将错过吃母乳的最佳时间,她只好放弃母乳喂养的打算。

在梅红看来,近年来,儿科消化专科医生接受了不少牛奶蛋白过敏治疗的培训,相关诊疗方案多是换配方奶粉。她认为,当一些患儿出现腹泻等症状时,医生不只有换配方奶粉这一种选择,也可以开相关药物,对症下药。“孩子吃了特殊配方奶粉,也并不意味着胃肠道不会再出问题。”梅红说。

近年来,低敏的配方奶粉的过度使用在欧美等国引发声讨。2018年,《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调查称,2006 年至2016年间,在英国,用于治疗牛奶蛋白过敏的专业配方奶处方增加了近5倍,这些费用由英国国民保健署买单,相关支出增加了7倍。研究者发现,并没有数据显示牛奶蛋白过敏婴儿如此大幅度增多。究其原因,该调查作者指控,包括《iMAP》在内的多个牛奶蛋白过敏指南,几乎都得到了配方奶粉行业的直接或间接支持。

近些年,博伊尔进行了针对牛奶蛋白过敏以及低敏配方奶粉发展趋势的多项研究。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如果遵循现有指南,大多数正常婴儿的症状,都会标记为疑似牛奶蛋白过敏,婴儿更容易被推荐吃低敏配方奶粉。2022年,他与挪威、澳大利亚的学者共同发表的调研论文显示,不仅是英国,2009年~2020年,挪威婴儿专用配方奶粉处方量增加了2.2倍,2001年~2012年,澳大利亚相关处方量增长了3.2倍。博伊尔直言,过度使用低敏配方奶粉,给品牌方带来了巨大利益,让家庭或者医疗保健系统承担了不必要的经济支出,也会影响婴幼儿的健康。“因为这些奶粉使用了葡萄糖浆、果糖或者蔗糖等代替乳糖,这些糖是导致儿童肥胖和龋齿的重要原因”。博伊尔说。

面对外界指控,2019年,《iMAP指南》修订版发布,其中特别声明,该指南从未直接或间接从任何来源获得任何资金。该指南的主要作者、伦敦国王学院教授亚当·福克斯对媒体表示,“我们从未从中赚到过任何钱,也从未有任何资金资助指南的制定,我们原本是出于好意。”

在中国,氨基酸等低敏配方奶粉属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相关品牌必须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注册,才能进入市场。特医食品不得与普通食品或药品混放销售,也禁止利用会议、讲座、健康咨询等方式对其进行虚假宣传。多位受访者认为,并没有相关证据显示,中国相关的诊断指南受到相关品牌方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线上线下相关过敏的科普讲座增多,这些讲座往往是配方奶粉企业主办或赞助,邀请公立、私立医院知名的儿科医生讲解。刘光辉注意到,的确有一小部分医生,因缺乏经费支持或受其他原因影响,为一些特殊配方奶粉品牌站台。“如果品牌方只是用经费来买一些专家华丽的辞藻,推销自己的产品,这种做法需要规范。”刘光辉说。

“婴幼儿领域大量研究,是通过婴儿配方奶粉企业赞助进行的。”范德霍夫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大多数研究发表时,同行评审会发现或部分消除不必要的偏见。但并非所有合作都是良性的,不是所有医生都能分清学术合作与为企业利益站台间的分寸,这需要相关学会进行规范。

配方奶粉的过度营销,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家长的喂养决策。一位家长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她有过敏史,在生育前查看了许多网上的信息,担心自己的宝宝过敏,因此“宝宝出生后,第一口奶喝的就是适度水解蛋白奶粉”。

世卫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22年发布了《配方奶粉营销如何影响我们婴儿喂养的选择》的报告,报告调研了中国、孟加拉国、英国等8个国家。报告提到,在中国、墨西哥、南非、英国和越南,配方奶粉的创新产品更专注于降低婴幼儿的过敏状态。配方奶粉企业也十分重视培养家长对这些奶粉的“需求”。该报告指出,中国的一些配方奶粉品牌营销人员透露,配方奶粉企业会创建和参与“宝妈群”,收集家长信息、推荐产品、提供礼物,诱导女性购买企业的产品。

对于家长而言,最头疼的问题依然是,当宝宝牛奶蛋白过敏时,到底该相信哪一种说法?在哈佛医学院儿科高级教授约翰·范德霍夫看来,由于临床经验的差异,医生对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断往往有不同的看法。但网络信息难辨真假,医生仍然是最好的信息来源。

曾永梅也希望自己是患儿家长看病的“最后一站”,给出一个科学的诊疗方案,但有时候她遇到一些病例,也会反问自己,“我的建议到底是不是真的科学?”她一般建议对方一周后复诊,或者打印病例,留下这些家长的电话或者微信定期随访,逐渐积累对牛奶蛋白过敏的认识。相关研究表明,40%~50%的牛奶蛋白过敏患儿1岁时能脱敏,3岁时大部分的患儿完全康复。

刘光辉正考虑在国内组建儿科过敏诊治联盟。他认为,中国对整个食物过敏的研究都远远不够,经费支持少,一线儿科医生没有精力做过敏的研究。他呼吁更多政府部门关注过敏的研究,儿科、消化科和变态反应科的临床医生也能共同合作,提升食物过敏指南的质量,使医生的诊断更加标准化。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王淇、许静为化名)

发于2023.8.7总第1103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牛奶蛋白过敏诊疗之困

记者:杨智杰

编辑:杜玮

运营编辑:肖冉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