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 >海南周刊丨非遗传承人的AB面 正文

海南周刊丨非遗传承人的AB面

[焦点] 时间:2024-04-29 05:49:5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9次

原标题:海南周刊丨非遗传承人的海南AB面

编者按

考卷有AB卷,许多人的周刊社会角色亦有AB面。在我省各市县,丨非有这样一群非遗传承人,遗传他们一方面尽最大努力守护传承古老的承人非遗技艺,另一方面积极投身旅游、海南教育、周刊互联网、丨非文艺演出、遗传公共事业管理等工作,承人借助新形式、海南新平台进一步扩大非遗的周刊影响力。他们的丨非AB面,每一面都精彩。遗传

酿酒技艺传承人/乐队队长 朱晓保

亦歌亦酒赤子心

文\海南日报记者 曾毓慧

“三月三,承人黎家最美,青山绿水鸟语花香……”6月初,在白沙黎族自治县五里路茶韵共享农庄举办的一场露营活动中,“黎乡三月”乐队成员阿保、爬东、阿乐登台演唱原创黎族民歌《三月黎乡》。

朱晓保在白沙青松乡拥处村演出。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阿保全名朱晓保,今年44岁,是乐队队长,不仅能弹会唱,还能谱曲。此外,他还是酿酒制作技艺白沙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山栏酒里藏着黎族文化。朱晓保家住白沙邦溪镇南牙村,早些年,他外出务工创业,关于家乡美食、美酒的记忆一直萦绕心头。2015年,他返乡创业,开始在家中建黎家山栏酒坊,以产自白沙青松乡的山栏糯米为原料,采用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老手艺酿山栏酒。

“我这里有100斤、50斤、20斤、10斤装的,这些缸容量大小不一。”目前,朱晓保家的酒窖里储藏着400多缸山栏酒,重量约2万斤。他面向市场推出的“黎兰记”“黎家传奇”等山栏酒产品,在线上线下颇受消费者欢迎。2019年,朱晓保获得了海南省“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酿酒之余,朱晓保最大的兴趣爱好是音乐。他曾就读于海南一所高等职业院校音乐表演系,擅长民族声乐。尽管毕业后一直未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但对音乐的热爱从未消退。他积极参加我省各市县举办的节庆活动,结识了一群同样喜欢黎族民歌的朋友。

2013年,朱晓保与东方的吉世杰(艺名“爬东”)、昌江的吉怕明(艺名“阿乐”)志同道合,组建了“黎乡三月”乐队。他们潜心创作了《三月黎乡》《等你回》《黄昏乡恋》等多首曲调优美的黎族民歌,活跃于大大小小的展演舞台上。

“近几年,县里支持我们村融入黎族音乐文化元素建设美丽乡村升级版,这给我发展演艺事业和山栏酒产业提供了新机遇。”朱晓保介绍,在白沙旅文等部门的支持下,南牙村已被评为白沙“黎乐部落”,有关部门计划在他的黎家山栏酒坊前建小型音乐广场,添置音响等演出设备,鼓励“黎乡三月”乐队带动更多当地百姓唱黎族民歌。

“这几年,我每年参加各类演出大概五六十场。”在朱晓保看来,从事文艺演出和酿酒这两件事并不冲突。通过参加演出,他认识了许多新客户,遇到有人请教酿酒技艺的,他也会悉心传授,以心交心。近年来,朱晓保带领“黎乡三月”乐队先后获得2015年海南方言歌曲大赛优秀奖、2020年《中国好声音》全国海选——白沙赛区总决赛冠军、2021年海南省少数民族歌手大赛暨《中国好声音》全国海选——海南赛区“三月三”专场比赛亚军等荣誉。

建成酒坊的初期,朱晓保一度遇到经营方面的困难。后来,乐队知名度不断提升,酒坊的生意也越来越好。“酿制山栏酒和传唱黎族民歌,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我会坚持把这两件事做好!”朱晓保说。

崖州民歌传承人/音乐老师 麦宜斌

崖歌古树发新芽

文\海南日报记者 李梦楠

“摇侬咧!摇侬勿哭勿作样,摇侬不睡静静躺,勿作浪唠给母娘。”6月8日,在三亚市崖州区保港幼儿园内,20多名孩童坐在一起,摇着小脑袋,跟随他们的麦老师学唱崖州民歌,歌声清澈又灵动。

麦宜斌演唱崖州民歌。 受访者供图

课堂上的麦宜斌神情专注,面对孩子,他语气轻柔,脸上总是笑盈盈的。除了幼儿园音乐老师,麦宜斌更为外人熟知的身份是崖州民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我像孩子们这么大时,就是听着妈妈的摇篮曲入睡的。”麦宜斌记得,儿时,崖州民歌飘在田间地头、屋前院后,简单的哼唱,悠扬的曲调,听得让人陶醉。

麦宜斌在幼儿园上音乐课。 海南日报记者 李梦楠 摄

音乐的种子一旦在心里种下,就会生根发芽。长大后,麦宜斌遍访前辈,参加培训班,系统学习崖州民歌。

“不容易呀,学歌词就是个大问题。”麦宜斌介绍,崖州民歌歌词中不少字有特殊含义,如“味”并非指“味道”,而是“要”“就”的意思。“在演唱时不唱‘wèi’,而是‘vī’。白天跟着老师学,晚上我自己琢磨,笔记做了厚厚几大本。”

凭借优良的嗓音条件,麦宜斌很快在崖州民歌圈崭露头角,并加入了崖州民歌协会。2006年,崖州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麦宜斌成为崖州民歌传承人。

组艺术团、当主唱、上舞台,为了更好地推广崖州民歌,麦宜斌和协会成员经常走进社区或乡村表演。

演出不少,可效果有限。“你是港西小学的老师,既然在外面找不到人学崖州民歌,为何不问问自己的学生愿不愿意学?”正当麦宜斌为寻找和培养传唱人焦虑时,观众的一句话点醒了他。

“没想到,有好几名学生都有兴趣。我既高兴又担忧,我是语文老师,能不能教好民歌?”身份的转变,让麦宜斌心里犯嘀咕,但他决定试一试。他认真备课,从歌本中选择最简单的摇篮曲一句一句地教。

一首摇篮曲并不长,七字四句,麦宜斌却要教至少6遍。先用方言诵读几遍歌词,再挑出重点词句,讲解它们的标准发音和意思;学生记熟歌词后,讲解演唱时需要注意的咬字、发音、节奏等细节;学生会唱了,再讲解表演技巧……

“当干净轻快的歌声响起,一些上体育课的孩子跑到我们教室窗前,叽叽喳喳地问是什么歌,说他们也要学。”看到孩子们热情很高,2013年麦宜斌正式申请在学校开设崖州民歌课。从那以后,麦宜斌和孩子们的身影在哪里,歌声就传到哪里。

学生参加演出,麦宜斌比自己登场还紧张。给孩子们买零食、备药物,学着给孩子们扎辫子、化妆,从手忙脚乱到有模有样,“带他们演出,我也成了学生,好在最后效果都不错。”

时光伴随歌声流淌,校园里的大树落叶又抽芽。2022年,麦宜斌退休了,但仍有人惦念着他。

“在崖州,谁不知道有个爱唱民歌的麦老师。”保港幼儿园园长陈茹很关注传统文化,得知麦宜斌退休,她立刻抛出橄榄枝,请麦宜斌到幼儿园担任音乐老师。

“当这些歌已经融进你的骨血,你怎么会不热爱?”如今,上课之余,麦宜斌仍参加一些崖州民歌演出。在他看来,非遗传承人与音乐老师,并没有什么区别,两者的根,都是崖州民歌。“通过这群可爱的孩子,我越来越感受到,崖歌这棵古树正不断长出新芽。”

制陶技艺传承人/文化专干 王柳娟

泥火交融续传奇

文\图 海南日报记者 曾毓慧

6月9日上午,在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文化站,“80后”王柳娟正将一本本借阅归还的书归档,然后放回书架。期间,她通过电话与村干部沟通在校园周边开展“护苗”行动相关事宜。

王柳娟在文化站整理书。

王柳娟已在青松乡文化站工作12年,是站里唯一的专干。因工作原因,她无意中接触到黎族传统泥片制陶技艺,并刻苦钻研,成为黎族传统泥片制陶技艺白沙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并入选“南海系列”育才计划(南海工匠)。

据史料记载,黎族传统泥片制陶技艺主要流传于海南岛中南部黎族聚居区,2010年该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我省熟练掌握这门技艺的人不多,但青松乡有几位。

王柳娟是白沙元门乡人,参加工作以前,她经常见到黎陶,但从未上手制作过。2013年,也就是她来到文化站工作的第二年,王柳娟在组织举办黎族泥片制陶技艺培训班时看到,当地的老手艺人将研磨成粉的黏土揉成泥团,铺成薄饼状作器底,另将部分泥团放在平滑的木板上拍打成片状,从器底四周一层一层地往上贴片,做出各种陶坯,最后倒扣在柴堆上点火烧制。“这个过程太神奇了,我看一遍就迷上了。”她说。

泥片制陶技艺共有10多道工序,看似简单,实则很有讲究。近年来,王柳娟多次向当地的老手艺人“取经”,积极参加在省内外举办的各类非遗技艺培训及研修课程,与同行交流碰撞。熟练掌握制陶技艺后,她在已有的木拍、竹片、竹条等工具基础上,尝试使用螺壳、割刀、画笔、转盘等新工具制陶。

“我尝试开发新工具,虽然遇到过挫折,但整体来看,明显提高了制作陶坯的效率,也更有利于在纹路、雕饰等方面做文章。”2017年成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后,王柳娟腾出自家的一间房屋建成黎陶制品工艺坊,动员村民利用农闲时间学习非遗技艺。如今,跟着她学习泥片制陶技艺的王玉花已于2022年成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王柳娟(右一)展示泥片制陶技艺。

从制作大件的酒罐、陶锅、酒坛等,到尝试制作小巧玲珑的水壶、水杯,再到推出风格相对统一的“黎家青陶”系列产品,王柳娟不断探索新领域,制作既有传统风韵又符合现代人审美和使用需求的黎陶。这些年,她的黎陶产品多次在展会上收获订单。

“让泥片制陶技艺走进校园,能让青少年接触并逐渐读懂这门古老的技艺。”自2021年起,王柳娟兼任青松乡中心学校“第二课堂”讲师,手把手教孩子们制陶。

今年上半年,青松乡拥处村非遗工坊建成,王柳娟多次带着学徒们去拥处村开展交流活动,吸引本地村民和外来游客体验黎族泥片制陶,传播非遗文化。

近年来,作为乡文化站专干,王柳娟借助“啦奥门”山栏文化节等平台宣传推广非遗文化,吸引“00后”“10后”关注非遗、爱上非遗。“传承非遗技艺,既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的工作职责。有一些展会,我会在现场展示泥片制陶,成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可能是文化站专干最好的归宿。”

织锦技艺传承人/农家乐老板娘 林爱花

飞梭引线迎远客

文\图 海南日报记者 刘婧姝

早上7点多,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三派村一片宁静,哗哗的流水声和清脆的鸟叫声十分悦耳。村口爱花农家乐后厨里,厨师已开始生火烹食。“这是你们点的伊面,请慢用。”老板娘林爱花端出两份热气腾腾的早餐。

林爱花在农家乐擦桌子。

林爱花今年55岁,2019年王下乡“黎花里”文旅小镇项目启动建设后,她在家门口开办农家乐。除了经营农家乐,她还是当地知名的织锦技艺传承人,接触黎锦已40多年,会织上百种花纹和图案。

2021年9月,王下乡中心学校开设织锦课,她被学校外聘为老师,负责教五六年级学生织锦。

错综复杂的走线,五颜六色的花纹……织锦对外行人而言,学习难度很大。但林爱花在这方面很有天赋,许多纹饰,她只需看一眼,就能记在脑子里,回家轻松织成。

林爱花年少时性格活泼好动。11岁那年,因为好奇,她抢走姑姑手中的工具尝试织锦,却将线团弄得一团糟。“小时候大人织锦,我就坐在旁边看,很想上手试试,经常趁她们外出的时候捣鼓一下。”林爱花回忆自己当初学织锦的模样,不禁笑出了声。后来,母亲和奶奶看出她对黎锦感兴趣,便开始将织锦技艺传授给她。

林爱花教学生织锦。

采访中,电话铃声响起,正在擦桌子的林爱花放下手中的抹布,接听来电。“爱花,别忘记今天下午5点到学校给孩子们上织锦课。”打电话的人是王下乡中心学校校长钟诚。

换上黎族服饰,林爱花准时来到学校织锦室,孩子们已经摆好织布机在等上课。她迅速进入角色,仿佛跟在农家乐忙碌的老板娘并非同一个人。

“老师,脚打开好痛。”一位学生有些吃力地喊道。为了把经线绷直,学生的脚要往前平伸出去,同时腰部挺直。“坚持一下,正确的坐姿很重要。”林爱花说。

课堂上的林爱花有些严厉,她想将自身所学全部教给孩子们。“织锦确实辛苦,但既然选择学,就要学到真本领,否则就是在浪费时间。”林爱花说,她不想孩子们浪费学习非遗技艺的宝贵机会。

林爱花在经营农家乐的过程中,巧妙融入黎锦等黎族文化元素。农家乐的内外墙上有呈现黎族人生活场景的壁画,近2米高的护栏上挂着精美的黎族服饰和几把木吉他。闲暇之时,她便抱着吉他哼唱几首黎族民歌。有游客称她为“文艺女青年”,甚至有人远道而来只为与她合奏一曲。

墙上还有一张大尺寸的照片,拍摄时间为她去年在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参加黎锦纺染织绣技艺及衍生品研修班期间。虽然已熟练掌握织锦技巧,林爱花仍经常抓住各种培训学习的机会提升自己。

“平时我们常织的都是传统样式的黎锦,创新很关键。”这是近年来林爱花“走出去”学习后的感悟。她认为,应该推动黎锦应用多元化、时尚化,这样传承织锦技艺的路才能越走越宽。

“我准备为农家乐添置一幅长约两米的黎锦挂画,纯手工制作,图案有龙、甘工鸟、花草等。”林爱花正在谋划她的“大手笔”。她说,将黎锦元素融入农家乐的装饰中,让食客在就餐的同时了解黎族文化,也是一种传播非遗文化的有效方式。(曾毓慧 李梦楠 刘婧姝)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