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娱乐 >海南日记|水上的钱 正文

海南日记|水上的钱

[娱乐] 时间:2024-04-27 13:48:1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40次

原标题:海南日记|水上的海南钱

>>>点击进入专题

2021年6月8日 晴

作者:文珍

这是离开琼海之前即将奔赴三亚的一天。感觉一日日离海更近了——虽然在文昌琼海也都住海边,日记从琼海的水上酒店阳台甚至可以看到楼群、马路和一半海景,海南但那毕竟不是日记即将出航的海。

作家参观留客村。水上吴岳文摄

上午先去留客村蔡家宅。海南九点半从酒店出发,日记行约半个小时,水上驶过一片郁郁葱葱椰林摇曳的海南热带菠萝田,便到了一个屋舍俨然的日记村口。蔡家宅据说始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水上素有琼东“侨乡第一宅”之誉,海南现在则是日记美丽乡村的定点示范单位。

宏伟的水上蔡家宅。吴岳文 摄

下车点离一个古法红糖作坊很近,村里安排的导游向我们热情展示了作坊门口两个石轱辘压制甘蔗造糖之法,一时间也看不出所以然来,便信步走进作坊里,里面却赫然陈列蔡家森本人照片,深目削颊,西装革履,确是南洋侨领之相。而蔡家宅便是他远赴印尼发家后回乡造的祖宅——这和大多数中国人也无二致——占地四百多坪,房舍五十余间,布局宛如迷宫,据说还专门请了风水大师勘测,又从南洋一次次运回原材料,历经十年方始建成。

古老的制糖工艺。吴岳文 摄

文珍参观留客村蔡家宅。吴岳文 摄

留客村。吴岳文 摄

更吸引我注意的则是糖坊里的木制老式柜台,曲形回绕,也看不出什么木材,只觉形制罕见,却又颇堪实用。卖糖的本地大姐说这是老物件,却也不清楚究竟有多少历史。倘若一直从蔡家森时代使用至今,大约也有八九十年了。热带木材多质地密厚,海南黄花梨更名驰天下,就像热带的人性情多比陆上人迟缓,仿佛反应慢,却是经得起旷日持久考验的深情。比如村里另一处以“留守新娘”命名的参观点。番客下南洋前多先娶妻,却很少带妻儿出海,多因海路凶险折损者众,比如蔡家森就自村口“留客渡”经万泉河入海口出航,同行番客二十人,最后只剩他和另外两人活着抵达印尼(现在渡口也放着一艘木船,规模约是当时小艇数倍)。番客虽向死求生,但用现在的眼光看来,留下的人也同样不易,运气好的历尽艰辛终于可和丈夫团聚,更多的则是从“留守新娘”一直等成“留守阿婆”。

作家被古董吸引。吴岳文 摄

番客下南洋,而此地却不拜天后仍拜关帝。渡口完整保存一座明黄色的小庙,不知年份,庙墙有“余成顺先生、余学登先生捐建戏台”的字样,写得不甚讲究。看来这关帝庙虽小,却和许多地方一样,同时承担文娱教化的功能,只不知戏台是在庙前还是庙后。

蔡家宅。吴岳文 摄

与这巴掌大的小庙相比,蔡家宅的确堪称雄伟开阔。据说留客村四百年,有蔡、莫、余、朱、卢、周、覃等十姓人家,自清末起,旅居印尼和新马泰港澳者便不下千人,蔡家即是其中佼佼者。主要建筑多为两或三层楼房,外墙以本地青砖一铺到底,房檐雕龙绘凤,门窗木雕是本乡风情,楼上立柱花栏则为罗马浮雕,屋内地砖则运自南洋,历近百年而整饰如故,与朴素的琼东民居风格迥异,可以想象蔡家森衣锦还乡后如何光宗耀祖,将自己终于见识到的爪哇风情悉数搬回故土。更让人称奇的则是大院内前后庭上下楼都有回廊相连,如遇雨天,可不湿鞋履便走遍宅院每个角落,也算是海岛民居设计的奇迹。

文珍在蔡家宅。吴岳文 摄

蔡家宅号称是宅,其实是一个建筑群落,由精壮的远房亲眷把守院门,其他兄弟分住各栋,蔡家森一家则住最里,这样盗贼自水路来犯时,老弱妇孺可有时间奔至后山逃命。后山也是八百年重阳树王所在之地——这名字不禁让人想起金庸《神雕侠侣》的中神通王重阳,而这树独木成林,数十人不可环抱,也的确如有神通。据说风水大师反复勘测后,还在山坡上立一暗碑,上刻有“酉辛来龙”字样,寓意蔡氏子孙皆将自此地兴旺。蔡家书斋墙上也图文并茂地详细记述了一个以计化解水贼进犯的故事,看来当时侨乡贫富两极分化,劫富济贫多是常态,而蔡家宅为此地首富更树大招风。但种种未雨绸缪后,蔡家森先生一定想不到,大宅建成居住方短短数年,1939年日军便大举侵琼,蔡氏兄弟只得扶老携幼重返印尼。好在蔡家森是船王,名下有二三十艘大船可用。此后,这大宅便和留守新娘一般再也不复往昔热闹景象。这建筑和人的乱离命运,却是任何风水大师都无法推算出来的了。

文珍在留客村。吴岳文摄

留客村美景如画。吴岳文 摄

绿色长廊。吴岳文 摄

八十年后的留客村外早已海晏河清,只剩闲置多年的蔡家宅仍巍峨于晴天丽日下,更变成了一处新开发的旅游景点,据说旺季游人如织,听导游说,“蔡家在国外有地契,现在国家也承认私产。他们还是我们公司的大股东”。

听后总算为辛苦下南洋挣回偌大家业的蔡先生松了口气,却更替那些死于海途名字无考的番客与新嫁娘唏嘘。(文珍)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